你会拍一部好电影还是一部坏电影,可能在你开始拍摄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有四个重要的相机设置可以决定你拍摄的成败。
如果设置得当,就有机会拍出好电影;如果在设置上出错,再怎么努力,也只会拍出一部烂片。不要让你的投篮输在起跑线上!
1.快门速度不够高
很多新摄影师都会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我的照片会模糊不清?”这可能是因为快门速度设置得不够高。
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很多人根本不“设置”快门速度,他们用的是自动档,相机根据场景环境自动控制曝光。
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变速箱拍摄的照片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拍摄移动的物体,相机设置的快门速度可能太低,物体就会被拍摄到:
如果要拍摄运动物体,最好将曝光模式调整为快门优先模式,然后设置足够高的快门速度,这样才能记录运动物体的瞬间。
“等等!我拍的对象没动,但照片还是虚拟的,整个画面都是虚拟的。发生了什么事?”
这种现象在弱光环境下的手持拍摄中比较常见。由于环境光不足,相机会延长曝光时间以保证画面的亮度,并使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导致手抖:
在室内和弱光环境下拍摄时很容易握手
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握镜头时能保证手不抖的最低快门速度”。低于该值,手握相机时可能会抖动;安全快门的值通常是镜头焦距的倒数。
比如用50mm镜头拍摄时,必须保证快门速度高于1/50s;使用200毫米镜头时,快门速度必须高于1/200秒,以确保不会出现手抖。
2.不敢增加灵敏度
对于摄影师来说,高感光度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因为高灵敏度往往会产生噪声和图像质量;灵敏度越高,噪声越多越明显。
灵敏度提高,图像质量显著降低
很多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会想尽办法用最低的感光度来获得更好的画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始终使用最低灵敏度。
其实在一些拍摄场景中,你要增加感光度才能成功完成拍摄。上面提到的弱光环境下的手持拍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微光手持拍摄中,快门速度不应低于安全快门,光圈值不应超过镜头的最大光圈。为了保证照片的正常曝光,必须增加感光度。
要用手拍夜景,必须提高灵敏度
当然,感光度高会导致画质差,但画质差总比整张照片模糊好。两害相权取其轻。谁叫你不带三脚架拍夜景~
拍星星空也是如此。当你想拍摄静止的星星空时,快门速度不要太低,因为如果曝光时间太长,星星会移动,造成“拖尾”。
因为快门速度和光圈有限,环境光严重不足,所以必须增加感光度才能保证正常曝光。
流星的禁忌空:“拖尾”
在这种环境光不足,快门速度不能太低的拍摄场景中,必须增加感光度,保证正常曝光。
无论如何,“拍出自己想要的画面”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画面质量,所以先做好前者再考虑后者。
3.曝光补偿调整不当
除了手动档,无论是自动档、程序曝光档还是光圈/快门优先档,相机都会根据测光结果来控制曝光。
大多数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曝光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被摄体,自动曝光的结果往往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比如拍摄雪时,自动曝光拍摄的照片往往会变暗,白色的雪变成“灰雪”,让人不舒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画面中有很多白色的部分,相机测光系统会判断画面“亮”,所以曝光时会比较暗。
为了保证雪的颜色和质感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我们经常需要手动调高一些曝光度,让白色变得更白,从而还原雪的本色。
这就是著名的“白加黑减”曝光补偿原理:当画面中有大量白色物体时,需要手动增加曝光补偿:
增加曝光补偿后,雪更白,更有质感
相反,如果图片中有很多深色,则需要减少曝光,使黑色更暗。
如下图,在拍摄黑色背景的静物时,黑色背景容易发光和变灰;曝光补偿降低后,黑色背景变得更暗更均匀,真正起到了背景的作用。
降低曝光补偿后,黑色更暗,背景更干净
另外,在拍摄一些特殊题材时,往往要根据拍摄要求调整曝光补偿,才能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例如,在拍摄剪影时,您通常需要适当减少曝光,以确保拍摄对象的剪影更加完整且足够黑:
如果曝光结果不确定,可以打开实时取景功能,在液晶屏上显示当前参数下的最终拍摄结果,然后据此调整曝光补偿。
4.聚焦模式选择错误
在日常拍摄中,我们常见的模式是单次自动对焦:半按快门,对焦后再按快门完成拍摄。
单次自动对焦非常方便快捷
在拍摄静态或小运动题材时,单次自动对焦即可胜任;但是,如果你在拍摄运动,尤其是拍摄对象和相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快的时候,单次自动对焦很可能会出错。
垂直运动方向的高速物体容易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使用连续自动对焦。
半按快门对焦后,相机会锁定目标或对焦区域,一旦目标距离发生变化,相机会自动对焦。
因为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连续自动对焦最适合拍摄运动题材,可以保证焦点始终落在被摄体上,保持被摄体清晰。
连续自动对焦,使焦点始终落在被摄体上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和主题,会使自动对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你只能用最麻烦,也是最精准可控的手动对焦。详情请参考文章《这四种情况别忘了手动对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