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六字真言 这“六字真言”把修道的方法、境界、层次都说完了

栏目:旅游 2021-10-04 10:56:58
分享到:

这个“六字真言”完成了修道的方法、境界和层次

本文节选自《老何姿说》

“到虚拟极点,保持安静。一切都在一起工作,所以我们可以回顾过去。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回到自己的根。归根结底,安静意味着回归生活。”这是道家修道的原则和方法,背离这个原则是不对的。有些人想修行修道,想学静坐,就要看这篇文章,彻底了解真正的方法。其实只要有办法,就不再叫求静,而是求动。既然要自信打坐,为什么不加一个方法呢?岂不是更乱更忙?

《老子》和《神仙道教》所有的道经都合成了《道藏》,有八千多卷,而《老子》只是其中的一卷,无法完成。如果你读完了,你可能会疯掉。但是我都看了,但是我没有疯。看完之后明白了,本卷所谓的“那个”就是那卷的“这个”,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大致说来,八千多卷道经离不开老子的六个字:“虚则静。”“虚”几乎等于佛教的“空”,而空在一些道家的《丹经》中只是简单的使用,这也是唐宋以后丹书受佛教影响的原因。

在过去,道教只有“清”和“虚”两个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虚”是象征那个境界的空精神。它们其实是一回事。“之”是动词,表示达到和达到;“虚拟的极致”,要求你做到空的极致而不被任何污染。至于空,处于极端是什么感觉?如果有另一种外观,就不叫空。空找不到脸。

而“保持安静”就是讲功夫、讲功能,坚持你一门心思坚持保持。并且用几个禅师黄龙楠的形容词:“狸猫捉老鼠,目不瞬,四足接地,根直,尾直。”一只精灵般变态的猫,等着抓老鼠,四脚蹲在地上,头直尾直,两只锐利的眼睛盯着即将到手的猎物。他专心致志,一动不动,随时等待着跳跃的机会,给予致命一击。这是对一个人从事禅修、谈话、努力工作、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描述。否则,陶公不能成事。

禅师也有一个比喻:“像一只孵蛋的鸡。”这不像猫抓老鼠,盯着爪子准备走。但是闭着眼睛发呆,不在乎天塌下来。如果你踢它,它不叫,也不在乎。它直接去了亲爱的蛋。这也是对功夫的修正,也是对老子所说的“至虚极静极”六字真言的描述。这六个角色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功夫和修道的状态和水平。世界上各种修道方式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接下来,将解释原因。

“一切都是同时做的,我会看的。”“作”是一个形容词,宇宙万物,山川河流,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创造力不断发展。它一直在动,但从来没有安静过。宇宙是一个动态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忙碌,每一棵草都在无休止地生长,这是道的一种功能状态。所有生命都在生物化学中是合理的;生物化学走到尽头,自然死亡发生,这也是合理的。“万物同时运转”,创造变化,生生不息,向着死亡之路泼水。因此,庄子解释天地万物,说:“生者死。”出生和登陆的日子是死亡开始的日子。孩子出生一个月,亲朋好友欢度佳节,但前二十九天的生命现象早已逝去,早已逝去。即使活了一百年,在之前的九十九年里,他们都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生命的两端,庄子幽默地指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不死,只等时间”。“如果你活着,你就会死。”生活看似幸福平安,实则在那里等待死亡。只是排队的时间比别人长。从出生第一天到最后一分钟,多可笑啊!这种道教的观点太可悲了。其实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你死了,如果你死了,那么你就会死,也就是如果你死了,那么你就会出生,那么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永生呢?“一切都是同时做的,我会看的。”“赋”是回头路。如果我们用佛教的形容词“无边无际”,生命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将永远存在。不生不异相,不死也不一无所有,而是说那里永远有无穷的能量,可以用而不用尽。这种无比巨大的生命价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叫“恢复”。“福”也是一个占卜的名字,福卦也叫“地雷福”——坤卦在上,以土为特征,贞卦在下,以雷为特征。雷的意思是,电,生命发展的能量,将从现在开始发生。因此,老子后来提出了“回去”的主张,即“逆其道者动之”,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修道是回归本源,追寻生命本源的东西。

“所有的东西同时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修复。”有抱负的人不会一头扎进贫困,而是回头向生活的源头走去。后世禅宗使用的成语“还我本来面目”,可以作为这句话的参考和注解。我真的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当我清楚地看到大自然时,我开始与生命中固有的能量联系在一起,持续而巨大。

“当丈夫和财产众多时,每一个都会回到它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安静,这意味着生活得到恢复,生活也经常得到恢复。”让我们看看,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东西是什么?-草。“野火从来不会把它们完全吞噬,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把它的根挖出来后,只要有一点点瑕疵,它就会迅速长大。无尽的力量,植被似乎是最快最明显的例子。按照中国的阴阳五行术语,木代表生发的机会,东方显示木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现象。植被是同一个词的意思。“云”代表一种普通的草,也用来形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一批死了,一批生了,生的越多,越叫“人”。后人就从这种道家的“人群”和佛家的“众生”演变成了文学中一个很美的名词:“众生”。后来出现了“森林”这个词,也是形容草木一样的无数情况。

老子说万物如此多姿多彩,“各归其根”,他观察每一个生命,依靠自己的根来生活。植物没有根,不能生存。人也有根。人的根在哪里?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一心求道,却一味修行,尽力以丹田为根,这是不对的;有人误以为根在肚脐,更离谱。肚脐只是我没出生时和妈妈一起吸收营养的一个口。我一落地就被切断了。怎么可能是修道的根源?人的根在虚空,在头顶之上。虚拟空是我们的土壤,是人与万物的区别。植物的根种植在土壤中,而人和植物的根种植在虚拟空中。所以,道家讲修道,“填精补脑,长生不老”。这个“精气”并不完全指精子的精气,而是与精子有连带关系。当我们看中国传统绘画时,长寿老人——南极神仙,他的头被画得比普通人高,这被称为“寿头”。大脑也是智慧的源泉。因此,当婴儿出生时,头顶仍然是敞开的,与天根相连。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中,所谓“天根月亮洞常来常往”的意思就是在这里。当这个地方又封闭又坚硬时,他开始慢慢说话,他的意识逐渐增强,天根被切断了。大脑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根”,如果你想修复它,直到你能补充你的大脑,永远活着。

然而,如何“追根溯源”?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安静。"归根结底,安静意味着复职."只有能静到极致,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到生命的根源。这是什么根?-假想的空。“到虚拟极点,保持安静。”在佛教中,我们被直接告知“空”。所谓空只是一个形容词,所以不要认为空没有任何意义,那是错误的。空等于老子说的。那么,“归根结底,安静就是复职”。安静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道家有两句话:“空空碎,地沉”,把这种宁静的状态描述到了极致,连空都必须打破,这才是真正的宁静。

道家讲修道的过程,就是“炼气、炼神、炼神”。原则是正确的,但它们之间的各种程序性变化很麻烦。一定要做到,不仅没有身体的感觉,还有物质世界、意识形象,甚至是虚空的感觉,这才符合“要虚而守静”的状态。

老子的文章刚在这里露了一点光,马上就写了一圈又转回来。就像打太极拳一样,看起来你打了它,但后来你收回了它。如果你说不,等一下,手会从另一边攻击。很难提防,也无法阻止。这就是道教龙的精神。《老子》的编纂也是如此,所以它继续解释了道家风格的现象。

找到了生命的根,就可以“不生不死”,永远活着,永远存在。“知往往意味着知得清楚”,你意识到生命的根是不死的,所以叫明道,他成了智者,不再迷茫,不再发呆。如果人们不了解道的根源,不了解生命的本质,“不知道有多少次,犯了一个错误”,并且鲁莽行事,他们肯定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没有好的结果。我不知道生活的真相在哪里,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言而喻,道家风格是乱用的。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易经》,人生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论。原来!历史上谁能真正找到结论?我们看到的《易经》是最精彩的。8864卦最后一卦麻烦了。水火有难,永无止境,无法下结论。万物的发展是永不见底的,无边无际的,无穷无尽的,难以捉摸的。也可以说,它总是有自己的源头,流水,喷涌,滚滚而来。怎么形容是每个家庭的主观。《易经》从干坤开始,最终徒劳无功。如果我们理解了,就会体会到古人说的两句诗的意思:“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何从”。

我经常跟同学说,有两样东西要学——佛教和易经。但是这两门课不容易学,也不需要学。不学就永远不会追求。好像学不会。味道无穷。你一辈子都有事做——老了不孤独。你越研究它,它就越有趣。古人说“夜读易经”,如果夜读易经,鬼神受不了。我的经验是晚上看《易经》睡不着。刚看了又看,看到了一些著名的东西,所以想说清楚。我继续看书,然后就睡着了。结果,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真的是“坐在小窗里读周易,却不知春去了多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整个春天都溜走了,味道很好。

学得好的人如果把生活看得清楚透彻,这种生活是什么滋味?有什么好看的?模模糊糊的好,打开生活的内幕,一看,根本就不是艺术。也许是个玩笑。总之,如果你真的打通了易学,“潜移默化地理解一切”,那就没事了。

“有规律”不等于永恒。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变得有规律,他必须从自己的生活中回顾过去。“当丈夫和财产众多时,每一个都会回到它的根源。归根结底,它是安静的,这意味着回归生活。”也就是说,宇宙中的生命之源是纯粹而空洞的。“什么都没有,哪里引起的灰尘?”为什么要执着于一切,不肯放手?其实也没什么好抓的。别在意,宇宙中的一切都属于你!人们问我,怎样才能学会布施,才能不贪利敛财?我说:“地球是你的。你为什么不给?”不管怎么说,哲学化并不违法,地球是你的,他的,每个人的,你自己的。这就是知识。我们生命的起源既不是诞生,也不是毁灭,所以我们应该把握这种不朽的起源,并彻底了解它。“不知道多久,犯一次错”,让生活从你身边溜走,一味地活着,不会有好结果。

认识“常”需要把握道的本原,从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懂得“常态”才能“包容”,心灵才能包容,才能覆盖整个世界。因为有了这种头脑,智慧的领域可以无限扩展。因此,说“宽容是公开的”,自然使世界公开,没有自私。

既然我们可以“让是公”,当然“公是王”。王,王也,望也,助也。一切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互相帮助。生活经常告诉算命先生,如果你想根据你的星座做一些事情,你必须选择一个你自己的“繁荣的日子”。是第一天还是第十五天?比如,如果有人是火,木头能生火,那么属于木头的那一天就是他的“旺日”。“相”就是协助和帮助。在五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日子。你的好日子对你有益,但不一定对别人有益。

“公为王”,而这个“王”不一定就是王的解。按照现代的意思,一切都是社会,而佛教说一切都是众生;忘记自己,处处为别人着想,你关心众生,众生也关心你。如果用一般合作的口号,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是为了每个人,每个人都是为了你,最终他们不分彼此都是一样的。“公为王,王乃天”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的。天地万物生长,日月照耀万物。这是公平的,不在乎报酬。这就是“天是道”的自然规律。

如果你有一颗像天地一样包容一切的心,你就会符合道的原则,这样你就能“道长存”,历史悠久,长生不老。佛教的说法是“无我”,意思是“大公”、“天”。明白天道,“无身不危”。“无体”意味着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直到最后一口气才会到来。死后,我们的骨头会变成尘土,我们的身体会消失,但生命的精神会永远存在。长生不老,其重点,全在这六个字上“以虚极,以守静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