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宝妈抱怨宝宝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而且这些妈妈还认为孩子发育不正常,有的甚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的发育标准都不一样。有些宝宝可能在7、8个月就能发出爸爸或妈妈的声音,但有些宝宝要到两岁左右才能说简单的话。
邻居小梅的孩子就是这样。小梅说宝宝已经15个月了,但她只能叫妈妈。有时候,当孩子想拿东西时,她只能指着一个物体发出声音。
小梅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听力和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只是说话晚了。然而,小梅觉得孩子说话的迟缓可能与她平时没有很好地锻炼孩子有关。
其实邻居小梅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1~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有些孩子会晚一点说话。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家长不应该忽视的原因。
父母让孩子尽快开口说话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1.在1到2岁之间使用正确的语法
如果一个家庭成员说话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思维混乱,尤其是1~2岁,这是孩子掌握语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候,父母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说得好。
例如,使用较短的句子,慢慢地谈论婴儿、睡眠、饮食等。在说话的过程中,句子要清晰,要有频繁的停顿,让孩子更好地模仿,积极表达。
2.给孩子更多的表达机会
生活中一些父母的行为也限制了孩子的说话。比如宝宝想要什么东西,父母只要把眼睛放在上面就知道了,然后就放在孩子身边。
其实完全剥夺了宝宝说话的权利,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尽快开口,就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
你可以引导孩子说:你想要这个球吗?或者你想要一些水吗?以此类推,然后让孩子重复父母的话,当他有其他需求时,他会因为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而大声说出来。
3.知道回应孩子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单纯的让孩子听音频或者看视频只是单向输入却得不到宝宝输出的效果,所以沟通是双向的。
如何让孩子说得更好,那么就要知道回应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家长不应该回避和忽视。我们可以通过重复孩子的语言来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
4.通过非语言交流实现语言发展
事实上,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与父母的沟通就非常重要。它包括多种形式,不仅仅是靠语言,尤其是在不理解父母话语的过程中,一些非语言的交流会极大地促进宝宝将来说话。
比如给孩子穿纸尿裤的时候,边摸边和宝宝交流。即使听不懂,也会把父母讲话的口型或声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为以后学习语言和说话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