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金泰资本集团记者周琦
插图:中国经济周刊美国编辑刘一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受春节假期停工和短期需求激增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健康防控物资缺货。
支援战争的“疫情”刻不容缓。近日,一批原本不生产、不经营医疗保健品的企业开始“无所作为”,转而“转产”口罩、防护服、酒精等急需的医疗保健品。比如生产汽车、石化、工业产品的企业参与口罩生产;床单被套、服装企业改造或新建生产线生产防护服;甚至一些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酒厂也开始生产医用酒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这种生产变化也是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比如纺织企业口罩的生产变化也是相关的。“如果企业能够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防疫物资的供应绝对是一件好事。从口罩的角度来看,从长远来看,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包括作为应急物资的国家储存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这将导致未来口罩的使用增加,因此改变生产也是适应市场的行为。”
汽车工厂、石化工厂和电子产品工厂“跨越国界”生产医疗和健康用品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宣布,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变更口罩生产。
通用五菱表示,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将由广西建工集团改建,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本项目共设置口罩生产线14条,其中N95口罩生产线4条,普通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10条。日产量预计将达到170多万。
从事汽车装备生产的通用五菱跨界生产口罩一事,引发网友热议。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它远远超过了通用五菱。
2月6日,富士康在关伟宣布,在利用全球布局优势采购储备防疫物资的同时,集团子公司工业富联近日在集团龙华园区首次引进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成功实现试生产。预计到2月底,相关产能将达到每天200万头。
据悉,广汽集团还将主动研究建设口罩设备及生产线加工生产计划,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还有一些口罩原材料的供应商,实力强大,等不及下游生产,要自己“上手”做口罩。
2月6日,中石化官方微博表示,公司有熔喷布为原料,急需口罩机增产、口罩抗疫。如有剩余可用设备,可移交中石化,公司协调生产,增加口罩产量。此外,中石化本月还将加紧生产聚丙烯、合成树脂等近10万吨医疗卫生原料。
也有相关行业的厂家在改装后开始生产口罩。
上市公司延安必康的主营业务包括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医药中间体。以前没有口罩生产业务。不过,延安必康近日表示,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尽快完成医用级口罩、防护服生产线改造。生产线改造完成后,公司将首先努力实现日产30万只医用口罩的目标。预计2月中旬可以调试安装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材料,2月底达到计划产能。
由于福建福清没有口罩生产厂家,口罩供应将被切断。了解情况后,当地纸尿裤商家爸爸宝贝潜心研究改产加口罩生产线,将一半的纸尿裤生产人力转移到了口罩生产上。预计第一批通用医用外科口罩将于2月15日下线,届时将由政府统一调配。
但据媒体报道,医用口罩从流水线包装出来后,需要消毒20小时左右,放置分析几天到十天,然后需要取样送检。因此,大多数合格口罩出厂都需要一段时间。
酒厂、制药厂和食品厂转向酒精
受疫情影响,75%酒精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酒精在很多药店和超市缺货,甚至有些医院75%的酒精都是急需的。
2月5日,中国酒精饮料协会酒精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酒精生产企业紧急向当地卫生健康委申请无菌酒精生产许可证,并向省工信部门申请应对疫情应急物资运输许可,尽快将足够的无菌酒精送到急需的防控一线。
酒厂、日化厂、制药厂甚至食品厂都开始陆续改造生产消毒产品。
2月4日上午,曾经主要生产卫生湿巾、纸巾、棉垫的洁宝日化有限公司调整生产线,开始生产75%酒精消毒液、84消毒液。“现在我们生产75%乙醇消毒液和84消毒液,一天能生产4万瓶,也就是20吨左右。”捷豹日化董事长周进平介绍。
以中成药起家的馨子制药有限公司也于2月4日宣布,其液体消毒剂产品“75%乙醇消毒剂”近日取得吉林省卫生健康委颁发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并将向相关审批部门备案。备案后,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陆续投产。
山东省临清市渭河酒业春节后提前开工,临时决定投资近百万元对酒厂酒精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对灌装设备进行彻底消毒灭菌。计划生产10万瓶75%酒精,捐赠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因为是暂时转行,这些酒很多都装在酒瓶里。1月28日,大年初四,工厂提供了一批酒精给环卫、园艺、消防等部门的一线工人。
就连食品厂也加入了“抗疫大军”。
2月7日,新疆冠农水果皮草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全力组织酒精生产,尽可能为防疫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冠农股份子公司绿源糖业制定了酒精生产计划,以满足霸州、铁门关及周边地区对消毒水的需求。
据田玉娥信息,绿源糖业的经营范围包括食品制造、加工、销售,以及其他农畜产品、农产品、农副产品的收购、初加工、销售。酒精制造以前从未涉及。
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冠农股份党委安排,已动员员工熬夜加班,确保产能供应,共同应对疫情。
服装厂和纺织厂被改造成生产防护服
除了口罩和酒精,国内很多医院,尤其是定点救治发热病人的医院,医疗防护服也供不应求。虽然各部门都在通过各种渠道采购防护服,为一线医生提供防护,但很多地方的需求仍然供不应求。
2月3日晚,原生产服装的企业洪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适应国家疫情防控需要,缓解部分医疗器械产品供应紧张的压力,洪都有限公司在取得《江苏省应急医用材料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批准文件》后,将生产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产品由政府统一调拨,不对外销售。
据悉,洪都有限公司通过协调资源,将一个具有制药生产水平的10万级洁净车间改造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车间。根据产能规划,洪都有限公司批量生产后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能约为6万件/月,通用防护服产能约为20万件/月。
作为服装企业,中华老字号三枪有限公司并不“落后”。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改革内衣生产线,变更防护服生产。2003年非典期间,生产线打了三枪就停工了,纺织工人连夜赶制口罩。再次面对疫情,改造生产线只用了78个小时。2月5日,第一批5000件符合规格的防护服在一线三枪换装。
据介绍,下一步,三钢集团将继续快速组织内外部资源,力争尽快达到日产8000套以上的产能。
2月4日,上市公司水星家纺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受上海市政府委托,对部分生产线进行改造生产防护服,日生产能力2000套,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公司生产非医用防护服,已获政府批准并已开始生产。
疫情后资源浪费?官员:政府购买和储存
许多制造商已经“跨界”和“转行”,为抗击流行病做出贡献。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疫情过后,这些产能可能会转化为过剩产能,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国家层面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给了企业一颗“定心丸”。
2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于卫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为鼓励企业增加生产N95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的重点医用防护物资,企业生产的所有重点医用防控物资将全部由政府采购储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公告,允许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新增购置的设备计入当期成本,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疫情防控重点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可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依此类推。
此外,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配套政策。
如福建省泉州市发布通知,2020年1月26日至2月底,如安装生产新购置或经设备改造的口罩生产设备、防护服热压生产设备,按设备投资金额执行。30%给予补贴;对2020年2月底前研制成功并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定符合生产要求的口罩生产设备,给予一次性R&D补贴100万元。
上海市经信委还向多家口罩厂下发了《产能紧急征用通知书》,要求全力调配原材料和人员,并对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合理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对这种转产非常热情,相关公司的股价经常暴涨。
对此,潘鹤林认为,从目前来看,生产转型对整个公司业绩的提振有限。“首先,这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产能不会占很大比例;其次,口罩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技术门槛和附加值都不是特别高。而且由于这次疫情,很多企业后期会进入这个领域,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投资者也要谨慎区分,不要盲目跟风。”
编辑|李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