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支付是交易的终点,是货币流动的起点。从易货交换到电子支付,支付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笔者通过四个维度,分析支付在历史进程中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易货交换阶段
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时代。在原始社会早期,即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物资严重匮乏。有许多诗句描述:“吃你的头发,喝你的血,晚上呆在树上。”“窝在夏天,洞在冬天。”“吃不饱,穿不上衣服。”这些描述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活动的特点和状况。基本上当时旧石器时代还是自给自足的。由于生产力极低,没有以物易物的基础。
历史的车轮向前进化,人类结束了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是人类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
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物质的选择、加工和改造,生产出石器、陶器等产品;我学会了钻柴火和制作渔网。生产力提高以后,日常生活或生产资料有一定的剩余,然后就有了偶然的和个别的易货交换。
在宗法社会中,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由氏族代理变为部落。生产力提高了,随着早期的分工,有了更多剩余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甚至加工过的手工艺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交换稀缺的商品,部落之间存在着稳定、长期和频繁的易货贸易。
历史不断演进,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工大。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完全分离。在这个阶段,人类已经掌握了青铜工具和铁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开始以交换为目的直接生产。《诗经》里有一句话:“傻了就买你的布,换你的丝。来交易丝绸,来找我。”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物物交换已经达到了一个普遍的阶段。
随着易货交换的增多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发现它的不足,就像我们做产品一样,从“好用”开始,到追求“好用”。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要求,希望便于携带和保存,解决一些交换的东西,如猪牛羊等,不便于携带,存放时不易腐烂变质的问题;希望它更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价值认同不同,所以可以解决。它需要与许多不同的对象进行多次交互和交换才能完成;比如我希望它的价值足够高,能够解决一些交易所因为价值低而导致规模过大或者数量过大的问题...人们开始寻找越来越多的通用替代品,后来被称为“通用等价物”。
二、通用等效阶段
普遍等价物是在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之后产生的。第一次大的社会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一些部落特别是畜牧业从狩猎和采集中分离出来。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多个阶段。在这些阶段,许多东西已经被人类用来进行普遍等价。前期是牲畜、斧头和粮食,中期是奴隶、织布、铁器和贝壳,后期是布匹、杂货、金银。
《资本论》提到,普遍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作为其他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物质的特殊商品。它是价值形态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是货币的前身。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但也反作用于商品交换,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在这个寻找最适合万能等价物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的选择,各个国家和朝代最终都在贵金属上设置了万能等价物,于是就有了货币。
第三,普遍等价阶段
1.贵金属阶段
货币是在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之后产生的。第二次大的社会分工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工具和铁工具的应用增加了可耕农业面积,从而导致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黄金和白银本质上不是货币,但货币本质上由黄金和白银组成。”
——卡尔·马克思
正如马克思所说:“金银自然不是货币,但货币自然是金银。”在以交换为目的的易货生产过程中,人们最终发现贵金属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便于携带等优点,是当时通用等价物的最佳选择。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可以追溯到商代的铜壳。由于商代青铜冶炼工业发达,在历史上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冶铸业的成熟和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社会日常生活的满足,还在于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交易活动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货币的发展。
贝币,一种由贝壳制成的货币,是当时流通最广的货币。计量单位是“弦”和“友”,五个贝壳为一根弦,两根弦为一个友。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交易的频繁,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了,贝币的价值和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已经接近使用不足的地步。社会上有很多贝壳货币的仿制品,如石壳、骨壳、蚌壳、青松壳等。
由于其来源不稳定、易磨损、价值小,人们开始根据其特点和社会需求追求另一种货币“万能等价物”。那时候,人们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上,青铜币开始出现。
在铜壳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也出现过其他货币形式,如金包铜壳和蚁鼻钱等。使用过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废除了货币制度,才正式告别“货币时代”。
铜币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图片:贝比
秦朝以后,货币开始由国家生产和铸造,铜币和铜锭进入金属铸造阶段。
一般来说,金属货币具有以下特点:
该值长期固定。金属货币状态长期稳定,不易腐蚀变质,不受季节影响。
且通用性强。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
很有价值。作为通用等价物,它对人们的携带和交易有很大的价值。
2.法案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出现和繁荣,人们的跨区域、大规模的商业交流越来越多。对货币等支付媒介也有了新的要求,更容易携带,更有价值。资金开始进入账单阶段。
1)飞钱
唐宪宗时期,各地钱币稀少,有一段时间,国家下令禁止货币出境。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最终决定商人应该把钱支付给各种剧团、军队、使者或在各地有分支机构的富商,拿到代金券,然后回到当地拿到钱。《新唐书》记载:“商贾进京,委财入奏庭,与军、使、富户。轻装上阵后,他们会拿着优惠券,把钱带走。”。
除了资金短缺,还有安全原因。商人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需要携带大量的金银。这个过程一路上非常不方便,不安全。为了降低风险,商家更喜欢用这种方法:先在官方号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录着地点和钱,开完后再带着凭证出门,这样凭证的持有者就可以去另一个地方提现了。
这种凭证相当于今天的汇票,叫做“飞钱”,也叫“换钱”“换钱”。
图:唐代的“飞钱”
2)交配
交子诞生于北宋,被公认为世界上使用最早的纸币。与美国、英国、法国发行的纸币相比,早晨要用六七百年。
饺子最早诞生于宋代的四川。据史料记载,在四川俚语中,它的意思是票据和凭证。
支付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背景,正如饺子的诞生是由当时社会形势的诸多因素形成的一样。
第一个要素是缺乏赚钱的材料。当时,宋太祖和赵匡胤国家非常缺乏黄金、白银和铜,所以他们下令从四川回收黄金、白银和铜,并将其运输到中央政府。取而代之的是铁钱用于货币制造,禁止将铜钱带入四川。同时,宋朝政府面临辽、夏、金战争,军费和赔款支出巨大,导致金属短缺,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第二个要素是铁钱便宜又重。当时文献记载“一千铁钱重二十五斤以上”,一千铁钱的重量,大钞二十五斤,中钞十三斤。买一块布要2万块铁,500斤重。这是人力无法承载的重量,必须由汽车来承载,进一步推动了“交子铺”的诞生。人们将铁钱存入“交子铺”换取“交子铺”,用于日常交易和生活。
第三个要素是经济发达,交通不便。成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场所,贸易繁荣,大量交易需要较轻的货币。更重要的是,“蜀道难上,难于上青天”,人和货一直那么难进出,他们希望在货币上尽量轻便,这也是饺子最早出现在四川的主要原因。
第四个要素北宋在货币上并不统一,有很多货币地区互不通用。北宋时期,行政单位在州县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道路,道路被视为最高行政区域。当时,有些道路是专用铜币,有些是专用铁币,有些是铜币和铁币兼用。所有货币区也要求严格禁止货币外流。在这种情况下,交叉交易的使用可以防止铜和铁货币的流出。
在这种种背景下,“杂交育种”应运而生。饺子产生后,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饺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饺子店遍布各地,饺子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后来交子店的顾客发现日常经营中只会用到一部分押金,于是开始印制面额和版式统一的交子,在市场上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使用。此时,“交子”已逐渐具备信用货币的特征,成为纸币的雏形。缺少的只是官方认证。
北宋景德年间,益州张治洲雍整顿交子铺户,肃清不法分子,由16位富商独家经营。到目前为止,“饺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正式承认。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支付儿童费用,京朝官员各一两人担任监工,主持分发儿童,并“设造纸场以克服伪造之弊”,严格控制其印刷工艺。这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汇”。伪造交易所相当于伪造公文。
“付费儿童”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商业发展,解决了现金的发展,是支付手段的一次飞跃。
图:北宋交子图
3)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汇票是无条件支付的佣金,由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三方组成。
出票人:签发票据并交付给他人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出票人对持票人和合法持票人承担提示付款或承兑时必须付款或承兑的保证责任。收款人和适当的持票人通常是出口商,因为出口商在出口货物或服务的同时或稍后向进口商支付该付款单,并命令后者付款。
付款人:也称“付款人”,是指受出票人委托支付汇票金额的人和接受托付单的人。在进出口业务中,通常是进口商或银行。在托收支付方式下,通常是买方或债务人;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一般是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
收款人:指以汇票方式要求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人。它是汇票的债权人,通常是卖方和收款人。
现代金融的概念基本属于洋货。我们来看看12世纪的意大利,贸易繁荣,商人云集。作为贸易中心,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货物和商人聚集在这里。
多种货币在这里流通,使用起来往往不方便,从而造成贸易不便。当时,货币兑换商应运而生。作为交换,不同的货币根据市场形成的不同汇率进行交换。除了这项业务,兑换商还负责相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
12世纪中期,意大利货币兑换商发布了“支付指令”。当交易所向异地商户开具支付凭证时,附上委托支付凭证。当持票人要求付款时,必须同时向付款人出示两张凭证,否则不予付款。13世纪以后,支付委托凭证逐渐独立成为支付凭证的效力,进而诞生为汇票,发展至今。
支付委托的流程如下:
商人把钱给米兰当地的兑换商;
交易所根据收到的货币出具交易所委托支付凭证;
商家持委托凭证在罗马兑换货币,可以是原币,也可以是本币。
这种支付凭证,也就是早期的汇票,有一个米兰的地方交易所作为出票人,一个罗马交易所作为付款人,一个商人作为收款人。
汇票作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也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意大利的贸易发展,解决了人员携带和国际兑换问题。
下图为美国旧金山的美国银行汇票。
4)本票
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或者以意大利为例。在中世纪,意大利是一个商业中心,商品聚集,然后财富聚集。商人交易带来的大量金银财物不方便、不可靠,于是专门的银行或金匠应运而生。他们提供场地、设施、安保,开账单,并随时兑现。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或金匠发行相当于本票的票据,用于即期现金。
图片:中华民国本票
5)纸币
纸币,顾名思义,是由国家银行或政府委托的银行发行的。
纸币生产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流通中硬币的磨损。1661年瑞典银行发行纸币,169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殖民地发行纸币,1694年英国银行发行纸币等。但是在中国,从最早的交易所,清朝的银票,民国的法币,到现在的人民币,世界各国都广泛使用纸币。
货币有五大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存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功能。纸币不具有存储手段的功能,但具有支付手段的功能。世界上货币的功能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货币,包括美元、日元、英镑、欧元和人民币。
下图为新版100美元。
图片:新版100美元
6)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传递,实现货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递、转移和记账的一系列支付活动。这也是现代支付最典型的特征,有别于古今支付。
正如我们所说,支付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背景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电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实物形式的支付,开始在使用纯电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方面进行创新。基于卡支付和基于账户支付都属于电子支付的创新。
到目前为止,电子支付已经经历了许多阶段:
第一阶段:支付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银行间业务处理,如银行间结算。
第二阶段:支付系统和其他组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业务处理,如银行支付工资、汇款和转账等。
第三阶段:支付系统利用网络终端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如ATM存取款等。
第四阶段:支付系统利用销售终端为客户提供在线借记服务,如POS刷卡等。
第五阶段: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电子支付服务,实现在线支付和实时扣款,如网银、账户支付等。
与古今支付相比,电子支付可以概括其优势:
高度加密。电子支付采用电子消息传输和密钥支付,安全性高。与纸质现代支付相比,伪造难度更大,也不会出现纸币伪造的问题。
保存时间差和空之间的差异。在线支付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类似于实时支付和实时到达;与以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支付相比,大宗交易需要携带和运输大量货币或纸币。电子支付实现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支付,无需携带,突破了多次和空的限制。
实现可用资金与总资产的联动。在现代和古代,纸币或金属被用作支付工具,需要携带和运输。总资产和可用资金之间总有空的时间和距离,因为携带和转移资金总是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把所有资产都随身携带。电子支付可以实现货到付款,账户资产可以货到使用,总资产和可用资产实时挂钩。
图:电子支付产品——比特币
在电子支付的现代支付系统中,它由支付服务机构、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监管等多个部分组成。
四.支付发展概述
从易货交换到万能等价物,从飞钱到支付,从本票到汇票,从纸币到电子货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支付工具的发展。支付工具的发展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
在几千年的支付过程中,开始是物物交换;现在一个是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按照分类,支付货币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货币的实物商品本位阶段。先不说最初以羊换鸡的易货;或者贝壳、金银作为万能等价物;或者纸币与金银绑定的交换标准体系;本质上是实物作为普遍等价物,作为商品,以一定的价值或价格进行质的交换的行为。直到世界经济发展,黄金储备严重不足,美元实际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金与美元脱钩,这一阶段结束,进入货币的第二阶段。
货币的第二阶段是信用货币阶段。货币与实物完全分离。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独立发挥货币的货币功能。货币价值是根据每个国家的财富实力、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心和利率水平来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纸币和电子货币,如人民币和比特币。
为什么要谈支付的演变,谈钱?因为支付本身就是一种功能手段,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
支付的三个流程:交易、清算、结算,具体拆分可以分为货币形式、交易方式、认证形式、交易终端、记账方式等。它们的演化模式见下表。
支付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互联网支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几乎和水、电、煤一样基础。互联网支付本身已经进化和扩展了它自己的许多边界。从一开始做中间收入,交易信息过度处理;信息流慢,资金流多,开始做一些大数据分析,做精准画像,精准营销,还有信用信息系统;以后希望资金落地,掌握用户入口,做账户体系,从网关支付走向账户支付,从卡基向账户基飞跃;再到围绕账户体系的实名认证、场景构建和应用构建,这种支付方式的每一次拓展都改变了行业对支付的理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通过支付交易,可以透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内部的信息和资金流动,这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核心技术设施。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统,有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支付系统。
本文最初由@王晓晗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复制
标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