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宋学智演讲地点:吉林外国语大学在线课堂演讲时间:2020年9月
《神一样的话》前后的故事
■提出“类神论”
总的来说,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有两个人物,一个是严复,一个是他的信、达、雅理论。二是傅雷及其“神似论”。
宋学智,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浦东阜雷文化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翻译研究和法国文学研究。著有《文学经典翻译的影响与接受》等。,并翻译过《副领事》、《小王子》、《In Magela》等。
傅雷根据自己长期翻译法国文学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民族的风气远不一样。外语是分析性和散文性的,语文是综合性和诗性的。这两种不同的审美原则使双方的词汇难以凑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离西方人有多远。他们喜欢抽象,更擅长分析。我们喜欢具体,胜过全面。如果不在精神上完全融化,我们只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移动,这不仅会完全失去原文的美感,还会模糊其含义,让读者感到困惑。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译文在用词和规则上与原文不同。各类人物各有特点,各有优点,各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可侵犯的戒律。傅雷发现,法语起始语和汉语目的语之间有十一个具体的差异,如:“两国有不同的词类、不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语法和习惯、不同的修辞规则、不同的口语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信仰、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都被用于翻译工作
上海福雷图书馆的读者正在浏览数据图片
经过20多年的翻译实践,傅雷翻开1951年出版的《高老头复译序》一书,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就效果而言,翻译要像一幅画,要的不是相似而是精神相似。”
12年后,在给罗的信中,他再次明确了自己对翻译的看法:“对神的强调似乎少于对形的强调。”罗对傅雷《神似》的解读是:“所谓‘重神似而轻形似’,是指倚重光明而选择放弃哪个的问题,不是说可以忽略相似,也不是提倡反对相似。”这是符合傅雷思想的,因为傅雷在给宋祁的信中也同时强调:“我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忽略,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句法。”
富图片由康康提供
■明喻理论对翻译界的影响
傅雷以“神似论”为核心的翻译思想提出后,首先引起当时中国翻译界的热烈反响。罗认为傅雷“既强调信、达、雅,又提倡‘神似’,不建义气”。他“从绘画的方法中推导出翻译的原则,把翻译从对文字的推敲上升到对艺术的锤炼”。罗进一步指出,“形似”“案例”“求信”“转化”四个概念应该是中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傅雷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这一重要论点引入翻译理论,将翻译提升到美学范畴和艺术领域。许军说:傅雷“把翻译比作绘画,说明了翻译的难度,把‘神似’作为克服困难的基本途径,很有见地”。张泽干认为,“傅雷的‘神似’丰富和发展了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神韵’、‘神韵’、‘生动’理论,是翻译思想螺旋式上升的又一生动体现”。
傅雷图书馆展出的傅雷外文译本图片
在中国现代翻译家中,傅雷很少能超越法语翻译的范围,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整个外国文学翻译领域,而讨论和研究这些翻译家的热情与傅雷不相上下,甚至更少。在法国文学翻译领域之外,对中国翻译理论的未来深信不疑的刘认为:“‘神形’问题是中国艺术理论史上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重要命题。傅雷以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翻译努力引入了一种新的理论,将翻译理论与美学理论相结合,是对严复“三难”说的重要补充。”时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刘敬之指出:“傅雷的翻译境界让‘信、达、雅’和‘信、达、美标准’显得过于简单,有种‘没有痒处’的感觉。原版“神似”是最高境界,也就是钱钟书所说的“化”的境界。《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一书的作者认为,傅雷的“类灵论”取长补短,融汇各家之“类灵论”,成为“类灵论”的历史终结,也是继严复“信达雅”之后,在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竖起的又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旗帜。
傅简介图片
当然,傅雷“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观点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困惑和质疑。如果断章取义,与傅雷的翻译言论无关,自然有人会认为这种说法难免偏激,可能会给文学翻译活动带来不当的引导。为此,郑海玲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澄清傅雷“神似论”影响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人们在“理解、评价或实践神似论”过程中存在的误解。江枫认为傅雷是一个被误读的语言艺术家,他的翻译是“形神兼备”、“忠实生动”。孙迎春强调,傅雷“重神似而不重神似”,其实是为了突出“艺术创作的重大意义”。
傅雷翻译了康康提供的稿件图片
“形似”与“神似”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由来已久的关系。自从它们被引入文学翻译领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时至今日,大部分学者都会认同孙志立的观点:“既要有主次之分,又要统筹兼顾,努力在‘万神皆同’上下功夫,走一条‘神形兼备’的道路。”事实上,当代中国翻译学界关于“形神”的争论,与傅雷的“神似”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讨论也可以看作是傅雷“神似”影响下的学术浪潮。
傅雷翻译了康康提供的稿件图片
■翻译界之外“神似论”的传播
傅雷的“神似”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也在译界之外广为流传,他们的关注度和讨论热情是普通译者无法比拟的。一方面,“神似”原本是中国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另一方面,由于傅雷的多才多艺,他的“神似”引发的关于绘画和翻译的讨论能引起翻译界之外学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傅雷有大量的经典翻译实践作品,可以支撑他的翻译思想。因此,傅雷的“神似论”更有说服力,这使得神似论从茅盾、郭沫若、曾虚白、陈西滢到林语堂一路历数,包括“生动”、“精神”、“神韵”、“神韵”和“神韵”。
傅雷的翻译作品具有“神似”的特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在比较了法国其他老一辈文学翻译家的作品后,陈思和指出“傅雷的翻译更具可读性和耐读性,似乎传达了东方人消化西方文化后诞生的一种精神魅力”;而“优秀的翻译家的中国作品,在创造和丰富中国文学的历史上,作出了与创作同样的贡献”。同样,傅雷以其“神似”为指导的实用翻译作品也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家叶在《忆老巴尔扎克》中指出:“傅雷的翻译像山海一样让我着迷。我不止一次承认,傅雷是我受益于这门语言的老师。巴尔扎克的语言魅力只有通过傅雷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他翻译中独特的节奏、语感和造句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傅雷是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艺术鉴赏家和音乐评论家。他区别不同的文艺学科,把独特的艺术性和普遍的艺术性理解和融合,使他能更高层次地接近艺术的真谛,把握艺术的方式,领悟翻译的本质,把握翻译的本质。以这种方式整合和概括的“神似论”,经过了大量翻译实践的检验,其影响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文学翻译领域,在更大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传播开来,引人注目。
傅雷“精神相似”理论的深度发现
随着西方现代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一些西方理论的角度对“神似”理论提出质疑甚至批判。提出的观点包括对“神似”理论分析不准确、理论不清晰、意志模糊、理性不足、感性过剩等。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中国翻译研究的观点,如“中国有翻译思想,但没有翻译理论”。一方面,对“神似论”的质疑和批判,从反面展示了“神似论”的高度关注和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理性地看待“神似”翻译思想与西方理论的差异。在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文明对话中,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理解和思考“神似”说?
■思想和理论之间的关系
中国有翻译思想,如“相似论”,但为什么不是翻译理论?它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是否给它带来先天不足,从而影响它继续存在的价值?对“神似论”空的再认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我认为,首先要讨论思想和理论的关系。一方面,思想大于理论。一般来说,思想大于理论,可以涵盖理论,甚至可以看作是很多理论的集合。这种大于理论的思想可以称为“大思想”;另一方面,理论也是由思想发展起来的,而这种“思想”就是原始思想和观念的起源。它比理论小,我们可以称之为“小思想”。但是,这个小思想仅仅用数量来表达,它在数量上达不到一个理论所要求的论证的扩展性、充分性和系统性,并不是说它在质量上有缺陷,而是说它在质量上是稳定的、内部统一的、充满活力的。虽然是“小思想”,但它是理论的核心要素、胚胎和酵母。我们不能因为是“小思想”就看不起它,因为理论就是从这样的“小思想”发展而来的。只有“小思想”合理、正直、有逻辑、有规律,才能保证生成的理论不偏颇,发展壮大后才能真正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因此,理论的科学性取决于“小思想”的科学性,理论的先进性取决于“小思想”的先进性,理论的创新取决于“小思想”的创新。神似论作为一种翻译思想、概念和命题,把握了文学的本质,诠释了艺术的真谛,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合理性是不可否认的。当然,对于它的科学性,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对它进行充分的发展,对它进行辨析、论证和澄清,对真理进行透彻的解释,使它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标准和战略、目标和技术分析
但是,傅雷似乎并不想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谈翻译,就像他曾经说过的:“谈理论,大家都知道没必要浪费笔墨;让我们更深入地谈一谈。人们为自己感到羞耻。即使我们开始一场辩论,也很容易贯彻不同的意见,让它过去。翻译重在实践。”傅雷希望文学翻译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实现预期的审美价值。如果“神似”可以作为指导原则,给文学翻译一个正确的实践方向和正确的审美追求,他一定已经满足了。如上所述,傅雷指出了法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等十一个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傅雷眼中,“形似”应该是翻译活动应该追求的审美目标,或者说是对翻译结果进行审美评价的标准,也应该是解决以上十一种疑难杂症的翻译策略或灵活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神似”能否在翻译实践中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似乎更为重要。
然而,作为一种策略和技巧,“神似”如何真正应用于翻译实践?如何帮助我们化解语言障碍,再现原文的美与精彩?来自传统的傅雷,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人表达审美经验和价值的方式。他们善用感性语言而非知性语言,把自己的判断寄托于美的价值而非事实。他们不是为了现代意义上的对话或交流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人而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常常只是为了寻找知心朋友而表达自己的野心。如果你得到了,你可以志同道合,快乐;如果你们不喜欢对方,那就走自己的路。傅雷似乎不在乎谁在理论上被说服或影响。在人文学科中,专注于实践比做无意义的争论要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傅雷没有明确地把“神似”作为一种标准或手法来表述,可能还存在一部分思维方式的问题,这就是精神思想存在的问题。也许傅雷从来没有想过在现代理论层面上费多大的劲。
■中西理论的差异与“神似论”的重新解读空
但傅雷不愿在理论层面谈翻译,并不意味着“神似论”不具有理论探索的价值和空理论发展的价值。“神似”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关键词,在中国传统文论包括绘画理论背后,有着丰富的话语资源;作为一个反映中国翻译研究发展的关键词,一个对提高和提升中国翻译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关键词,对它的解读似乎还远远不够,关于它的文字空还剩下很多,需要后人去填补。在这种情况下,对“精神相似”的质疑甚至批判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没有道理,值得更多的思考。
我认为,在翻译理论方面,我们应该利用西方理论形式的优势来弥补我的理论形式的不足。傅雷自己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的区别。我强调综合、归纳、暗示和暗示;西方人重新分析,巧妙地曲折,为恐惧而挖掘,为恐惧而描写。”中国文人在表达自己的文艺自我概念时,除了感受、体验、诗意之外,更趋向于概括、全面、宏观。这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模式和由此产生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话语形式和体系。这样的翻译理论话语形式和体系虽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拘泥于规则,可能不适应当代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当代学者对理论形式的现代诉求。
但是,话说回来,中国文人的文化评价不是没有细节和局部的整体,也不是没有归纳和概括的全面,更不是没有微观观察和思考的宏观。东方的理论和思维模式似乎是自上而下的,更喜欢给读者一个简短的陈述,高度概括,高度精炼,简洁明了。其实也是自下而上,根据实际走出来的。不是无根的树,也不是被动的水,而是有根的顿悟。否则,那些古代文学理论肯定是长期站不住脚的,甚至更站不住脚。然而,它在高度概括之前,省略了渐进的步骤,一个接一个的归纳步骤,以及一个接一个的提炼步骤。这正是西方人的翻译理论所擅长的,即细微的分析曲折和系统的描述使人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遵循他们的观察和分析,思考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理论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我认为,傅雷的“神似”说是建立在中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的,体现了中国文学理论的一些特点和东方文化的一些优势。它的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在于,它把中国翻译研究发展到了继“信、达、雅”之后的新高度。它是理论的种子和核心,至今依然鲜活而深刻,蕴含着可以释放和转化的现代因素。也许是因为傅雷一心只想在翻译实践中做出务实的成绩,不愿意就“见仁见智”的理论“展开争论”,最终“听之任之”。那么,这样的理论工作恐怕只能落在当代学者的肩上。
以“精神的相似性”为例,如果要建构我们的当代理论,似乎应该回到其审美活动得到高度概括之前的原点,自下而上地逐步还原民族审美记忆中对“精神的相似性”的认知、评价和判断的过程,为文学译者指出通向艺术高峰的路径和审美考量的关键节点, 并把“精神的相似性”演绎成一种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甚至是一种可操作的应用手法我们不仅要进行中西对话,更要进行古今对话,继往开来,开拓“精神的相似性”带来的新启示,开启新的空,寻求新的理论活力的出现。
总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声音的中国翻译理论现代话语机制,既是傅雷及其翻译活动留下的重要潜在价值,也是中国翻译研究现代化和演进的需要。无论是外来文化的输入还是中国文化的输出,建立在中国自身文化资源和独特优势基础上的翻译理论都能更准确、更有力地解释翻译内外的活动。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