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M1主战坦克未能占据优势,但相当平庸。如今的M1主战坦克改变了“丑小鸭”的面貌,在海湾战争和伊战中崭露头角。其先进的瞄准系统、火控系统和M829系列炮弹对其进行了极大的增强,已经进入世界一流主战坦克行列。
自1981年以来,美军开始装备M1主战坦克。面对苏联的125毫米坦克炮,虽然北约提出用120毫米坦克炮代替传统的105毫米坦克炮,但美国在M1诞生时并没有将自己的120毫米坦克炮投入实际使用,而是在炮塔之间预留了空空,采用了105毫米坦克炮作为主炮。
当时,M1主战坦克还很简陋,正面装甲只有320毫米汞柱左右相当于抗穿透力,400-600毫米汞柱相当于抗爆裂力。在M1IP改型上,只增加了8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M1A1只是取代了氧化铝陶瓷复合装甲,直到M1A1HA这种著名的改进型贫铀复合装甲被加入到坦克炮塔的前装甲。尽管如此,瑞典陆军主战坦克招标期间的公开信息显示,M1A2炮塔的前装甲只有600毫米口径。
为了满足性能要求,设计团队直接为M1安装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500 kW的燃气轮机。为此,M1庞大的车身上还配备了一个总容量为1900升的油箱,勉强能让它达到500公里的最大巡航速度。但燃气轮机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M1不仅可以使用传统柴油,还可以使用航空空煤油甚至汽油,从冷态快速起步加速到32 km/h仅需7秒。
但是使用燃气轮机的后果是M1坦克的巨大体积。光是基础型的总战斗重量就达到了54吨,甚至“有希望”在M1A2时代增加了一系列改装套件后飙升到了70吨。燃气轮机的型号和最大功率完全没有变化,这也导致M1A2SEP的机动性略有下降。
尽管有巨大的尾部炮塔,M1没有配备自动装载机。自1983年装备以来,M1只能使用“黑大叔”装载机。美军还美滋滋地宣称,手动装填在爆炸射速状态下可以达到高达15发/分钟的高射速,而苏联坦克的自动装填机只能达到8发/分钟,但事实却是骨瘦如柴。事实上,即便是美军曾经在M1搞过的后舱装弹机,也没有任何一款装弹机能得分15分/轮。
从1993年开始,美国逐渐开始关闭M1主战坦克的生产线,M1坦克所用的AGT-1500燃气轮机也在2000年左右宣布停产。目前,美国新建M1A2SEP坦克约有400辆,其中“新建”炮塔约有100辆,在完好坦克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改造的有300多辆。整个系列总共生产了近9000辆M1汽车,现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坦克被密封在墓地里,有使用价值的密封坦克可能会更少。
直到M1A2SEP才在车内增加了空键——这是为了冷却大量新增加的数字指挥、瞄准和通信设备以及供指挥员和炮手使用的第二代热成像系统。然而,这种坦克从1999年开始服役。为适应治安战,在车下专门配备了热成像防弹弹、侧裙和防雷装甲。今天的M1A2SEP跑70吨。
总的来说,虽然M1系列得到了加强以适应实战,但自M1诞生以来,美军打了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在治安战中,即使面对乌合之众般的武装组织,也能反复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故障——这使得美军不得不逐渐让M1A2适应城市战,让M1A2一路增重。至于炮塔的前装甲,则是“听天由命”。毕竟美军目前不需要面对强大的装甲力量。如何在治安战中减少人员伤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