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ct 反复发烧一年查因无果;最终还是PETCT扛下了所有

栏目:科技 2021-09-27 00:36:42
分享到:

80后的刘大爷住在上海,近一年反复发烧。知道了刘叔叔的病情后,我们不禁觉得这真是一个转折!

第一,初步诊断

19年8月中旬,刘大爷在家中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开始出现低烧、咳嗽咳痰等不适。自行服用退烧药后,刘大爷的症状有所缓解。然而,没有药物的帮助,发烧还是一样。这种情况折磨了刘大爷近一周,体温一度高达38.5℃。刘叔叔发烧头痛,选择去最近的医院治疗。血常规基本正常;胸部CT提示:1。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建议随访;两肺散在钙化;两肺下部有少量纤维灶;2.纵隔淋巴结钙化;3.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4.左侧肾上腺连接增厚;5.动脉粥样硬化;于是,刘大爷决定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经过一周的系统治疗,刘大爷没有不吃药就没有发烧,于是刘大爷申请出院。结合刘大爷既往病史,医院出具如下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ⅱ型糖尿病;3.腔隙性脑梗死;4.术后甲亢眼病;5.胆囊切除术后。负责床位的医生反复叮嘱郭大爷出院后要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休息等。

第二,后续访问

出院一个月左右,刘大爷又因为感冒发烧了。他的体温一直在38℃左右徘徊,头晕、头痛、乏力、四肢酸痛,没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口服清开灵后体温能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但第二天会复发,症状和以前一样。持续近两周,上述症状仍反复出现,刘大爷选择继续住院。住院期间复查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胸部CT显示双肺磨玻璃结节明显增大,其余相似。医生认为刘叔叔很有可能是肺部疾病引起的发烧。为了进一步确诊,接诊的医生为刘大爷预约了支气管镜检查。检查时取病理组织,结果无明显异常。

针对刘大爷的病情,接诊医生随后调整了治疗方案,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低烧在晚上还是时有发生。刘大爷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按照之前的经验,在没有完全控制病情的情况下申请出院。主治医生很无奈,无奈之下只能指示叔叔出院后继续观察他的体温变化和血糖。他平时注意低盐低脂,控制饮食。来医院复查胸部CT、血常规、生化、降钙素原等。服药10天后。必要时可以做PET-CT、骨穿透等相关检查。

第三,条件重复

两次入院出院后,刘大爷低烧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幸的是,他又赶上了疫情。当他提到“发烧”这个词时,大家都避而不谈。刘大爷去医院门诊部复诊,也有过不少波折。所以,刘大爷觉得如果他能忍受,就不会轻易再来医院了。直到今年5月底,刘大爷又发高烧,这一次他控制不住自己吃药。直到那时,我才勉强来到医院的发热门诊。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了新冠肺炎筛查,医院在达到新冠肺炎标准后入院。入院后,医生改进了常规检查,建议进一步确认骨穿透情况。但骨穿透病理结果未显示异常;

鉴于患者病情复杂,接诊医生邀请呼吸科主任医师会诊。针对刘大爷的症状,主任建议尽快进行PETCT全身断层扫描,进行综合评估。

第四,PETCT的结果好坏参半

在刘大爷进行PETCT的当天,医生看到刘大爷的病史资料后非常惊讶,于是特别关注了这个病例,然后在刘大爷显影后立即看了片子。发现双侧肾上腺连接处增厚,特别是左侧,增厚部位的FDG代谢明显增高,SUV值高达18.69;核医学医生向主任请示,讨论后一致怀疑是恶性病变,很可能是淋巴瘤。这个结论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好消息是困扰刘大爷近一年的发烧原因找到了,但担心的是结果不理想。

5.病理结果证实了PETCT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医生为刘大爷做了经皮肾上腺穿刺,将增大的肾上腺组织送到了病理科。最终结果证实PETCT诊断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刘大爷已在血液科接受系统治疗,病情稳定好转。

PETCT是近20年来中医医院越来越频繁使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PETCT的中文名是螺旋CT扫描。PETCT与常规CT有很大不同。PETCT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检测方法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它以螺旋形式扫描,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有漏诊的可能。同时,PETCT检查时间短,患者接受相应放射性物质的刺激概率会大大降低,对人体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同时,PETCT可以三维了解相应器官和病理组织的大小和形态分布,为下一步的疾病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功能、代谢等分子信息。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精细的解剖和病理信息。PET-CT结合了两种成像技术,使两种成像技术的优势互补。通过这种高水平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识别肿瘤是否有复发、分期和再分期,发现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指导肿瘤治疗方案,并进行评估。PET-CT是一种安全、可靠、无痛、无创的检查,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微量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考生无需担心。

文章来源:年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