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 为回国敢叫板美国总统的师昌绪:让中国人挺直腰板 战机领先世界

栏目:国际 2021-09-26 23:00:10
分享到: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1952年,在美国司法部长的办公桌上,有一份名单,上面有35个中国名字。

其中,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还有一位35岁的年轻学者石长旭。

他和其他34名学者一起被美国禁止回国。

然而,为了回国,石长旭四处奔走,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写信给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解禁。

不仅如此,他还把这封信印成传单,分发给美国人。正因为如此,史长旭的照片登上了《波士顿环球报》的头版,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后来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迫使美国允许在美留学的学生离境。

知道学生要回中国,石长旭的导师很不解:

为什么要回国?

你不觉得你的工资低吗?

地位低?

他笑着回答:“我不认为工资低。我是中国人。我在美国可有可无,但我的祖国需要我们。”

后来,这个敢于挑战美国总统的年轻人成为了“中国材料科学之父”。

1918年11月15日,石长旭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大营村。他家很大,五代同堂,有40口人住在一起。

他的父亲是晚清学者,职业是教书。在父亲的影响下,石长旭最大的梦想就是当老师,养家糊口。

他确实按照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高中毕业后,考入保定师范学校。

但是后来,当战争开始时,石长旭改变了主意。

“小时候,战争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中,我刚上高一的时候,传来了日本侵略沈阳的消息,我们全班包括老师都泪流满面。然后我想,中国一定要强大,不能被欺骗。”

战争期间,石长旭一家40口人的大家庭土崩瓦解,他们分头逃亡只是为了生存。

但那时候生活并不容易。石长旭两次差点死在路上。有一次,他坐在一辆已经满了的闷罐车的车顶上,差点被限高梁刮下来;还有一次,他坐的卡车刹车失灵,从悬崖上九死一生。

1941年,石长旭被派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但由于距离昆明较远,他负担不起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路费,只好考入陕西国立西北工业学院矿业管理系。

1955年,石长旭回到祖国。

他一回到家,就面临着工作的选择。

因为当时中国科学院技术部主任严济慈对他说:你可以选择中国任何一家合金研究所。

思考后,石长旭来到沈阳金属研究所,那里条件最艰苦。

多年后,石长旭回忆说:“要活着,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为人类做出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为中国做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进入沈阳金属研究所后,他带着攻克的团队来到抚顺钢厂,参与了航空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高温合金”的联合攻关项目,解决了国内首个试制高温合金GH30的质量问题。

1960年,在他征伐工程最忙的时候,石长旭在沈阳的妻子怀孕了。

他开始两头奔波,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

为了不耽误工作,石长旭每天早上火速乘坐第一辆无轨电车到火车站,然后坐闷罐车一个半小时到抚顺钢铁厂。

晚上下班后,他站在闷热的油罐车里,赶回沈阳照顾妻子。

这样来回跑了两个月,一向强壮健康的石长旭发现自己在流血,腰经常疼得直不起来。

他去了医院,发现自己得了肾盂肾炎。

即便如此,他也怕耽误工期,所以只是咬紧牙关,直到实验正式结束。

几年后,石长旭又接到了一个大家都称之为“不可能”的任务。

1961年,美国成功开发了锻造空芯涡轮叶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这项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航空空发动机和高温合金的水平。

当时美国严密封锁了这项技术,如果我们想完成这个任务那基本上是确定不可能的。

然而,在中国新型战斗机研制大会上,航空空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柯荣发布军令:“一年之内出来空心脏涡轮叶片,如果拿不出来,我愿意在研究所门口把头低下。”

会后,晚上8点,柯荣赶到石长旭家,让他承担研制空核心涡轮叶片的任务。

柯荣进屋的第一句话是:“空心刃,你能行吗?我已经保证了我的头。”

这句话让石长旭迷惑不解,因为空他不仅做不到,甚至从未见过。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接下了任务。多年后,石长旭回忆说:“当时我就想,美国人都做到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如果他们愿意做,他们肯定能做。"

之后,柯荣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张空心刃的草图。

有了这张图,石长旭带领数百人的研究团队进行实验。

仅仅过了一年,空心刃就成功了,中国的新型战斗机也有了关键部件——发动机。

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采用铸造空芯叶片的国家。

1967年,我国研制的空心型桨叶战斗机在高空飞行速度下超过苏联原型机10%以上。到目前为止,中国一些先进飞机的发动机仍然配备这种叶片,4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因故障而导致的事故。

上世纪80年代,全球两大航空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的英国劳斯莱斯公司总设计师参观沈阳发动机厂,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采用风冷铸造空心脏涡轮叶片。他感慨地说:“我来中国不是白来的,只是因为看到了你们的成就。”

多年的科学研究让石长旭的头发变白了,背驼了。

但他还是像陀螺一样,忙得停不下来。

有人说这个老人好管闲事。

虽然中国从1975年开始着手解决碳纤维的关键问题,但在技术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碳纤维产业也没有建立起来。

甚至是国内新材料研发中为数不多的失败案例,所以各部门都不愿意或害怕投入巨资,使得碳纤维研发成为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烫手山芋”。

这种情况让石长旭特别焦虑。他说:“我们的国防太需要碳纤维了。如果碳纤维不能起来拖国防,我就死定了。”

就这样,82岁的石长旭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俭,对他说:“准备抓碳纤维”。

李克俭一听,马上劝他:“这件事不用担心!谁抓到麻烦!”

但石长旭非常坚定,随后开始召集会议,争取各方支持,为研究单位申请资金,去厂家现场考察。

如今,我国所需的碳纤维可以立足于中国,完全依赖进口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再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直到石长旭91岁了,他还是没有停下来。他每天只睡4-6个小时,一年参加40多次会议,写文章,做报告,北去哈尔滨,南去广州,十几趟。

不出去开会的日子,他每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班,8点出门,9点上班,中午从不午休。

就连他的妻子也开始抱怨这个工作狂人:“在这个家里,他的书和资料满屋子都是,谁也不许动。书桌上没有他写字的地方。他还想占家里的餐桌!”

2011年1月14日,石长旭以500万元的奖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回国后,石长旭把500万交给了研究所。

“政府对这笔钱有规定,其中450万用于研究,50万用于个人。这是一项集体工作,只是为研究所设立了奖学金。”

一年后,石长旭回到母校天津大学,向年轻一代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既不聪明,也没有背景,但我愿意努力,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

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我国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太少了。当孩子们被问及他们将来想做什么时,许多人说他们想成为科学家。现在,年轻人要么想当官员,要么想当企业家。

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如果人们渴望成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做基础研究风险很大,可能一辈子都一事无成。但是,有些人应该坐在高等院校的板凳上,不要搞“热点”,否则国家不可能成为强国。"

2015年2月27日,石长旭被评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但2014年11月10日,石长旭去世了。

石长旭夫人为他捧起奖杯。

她说:“石长旭是一个很不显眼的人,但他有一颗报国的心。他已经尽力了。我相信,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他努力,他就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未来事情会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