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进江苏省如皋市汝城街道光华村古庄社区、城北街道平原池村,道路宽阔整洁,庭院整洁美观。在如皋,文明村镇的建立带来了人气和财富。村民们的口袋鼓鼓的,繁荣的日子开始迎面而来。
小盆景中的和谐
如皋市汝城街道古庄社区是全国文明村,是远近闻名的“盆景”村,可谓“家家育苗,户户绑盆景”。盆景不仅是这里美的源泉,致富的秘诀,也是邻里生活的“润滑剂”。
走进古庄社区,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特色“庭院”。竹楼、梅园、雀舌园、罗汉松园...一户一品,不拘一格。走在这里仿佛置身于花园世界。
种植者正在院子里修剪盆景。中国文明网刘晓鹏摄
现年66岁的“罗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现在,他和女儿王海霞经营的企业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周边居民纷纷效仿,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农家花园。王海霞说:“盆景种好了,路修好了,院子漂亮了,环境也变好了。”在这里,让院子变美不仅是生活的追求,也决定了盆景的销量。“让客人看到真正的美,盆景就可以卖了。”王海霞说。在离王光明家不远的地方,由王小贱和王晓军经营的“兄弟花苑”挂着“以德修身,以德待人,勤俭持家”的家训。王晓军告诉记者,盆景种在“夫妻档”“父子兵”并不少见,几乎都是全家动员。“大家在共同劳动中培养感情,不仅不觉得累,反而更和谐。”
中国文明网采访了王海霞。中国文明网刘晓鹏摄
大家都在同一条线上工作,会不会有邻里矛盾?在古庄,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齐心协力会更红火。盆景是一个个性化的小市场。只有齐心协力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做大做强。“大家可以把盆景绑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但会让邻里关系更加团结。”王晓军说。
大内的致富之路
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原池村是中国美丽的休闲乡村。我一到村头,清新芬芳的荷花就向我扑来。在“荷塘月色”千亩生态荷塘文化园内,种植着各种观赏性的荷花和食用性的莲藕。平远池村以太平井、朱元、大内命名,历史上有莲藕传统。五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远落后的纯农业村。当时新任命的村总支部书记刘伟健提出,种植荷花、搞旅游、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是平原池村的突破之路。
平原池村生态优美。中华文明网张殊凡图片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平远池村立足历史资源,整合金融支持项目,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农田改造、运河修复与道路建设、大坝拆除与桥梁建设、河道整治、垃圾池建设、村庄绿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改善了村庄面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荷塘,总面积1685亩,种植面积1092.63亩,使平原池村成为公路旅行中的“网上名人地”。刘玉建说:“通过建设滇池文化公园,我们实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落后。在荷塘边,记者看到了正在训练的旗袍选手。2017年平远池村成立了村级旗袍队,至今已有30多名队员。旅游旺季将开展旗袍秀等活动,为景区增添人文气息。旗袍玩家秦告诉记者:“最近我们也玩了直播,大家在这里都很开心。”
桌子上经常说八仙
秋带人民茶馆位于汝城街道光华村,服务半径7个村民小组,近300户。鉴于光华村秋带片区周边商业超市和休闲设施相对缺乏,茶馆不仅是“会议厅”,更是“采购点”和“宣讲平台”。近日,升级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和宣传教育、关爱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人民茶馆正在开展宣传活动。中国文明网刘晓鹏摄
走进茶馆,首先看到的是六张大小不同、材质各异的方桌。左边是一个半旧的书柜,里面放着书和报纸。右边有一个小舞台,上面正在讲述“榜样就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茶馆一侧的墙上,有一张文明的“红黑榜”。邱毅茶馆负责人范广健告诉记者,红黑榜每季度更新一次。红榜记录了村民扶邻移风易俗的正能量事件和先进模范人物;破坏公共财产和非法建筑将被记录在黑名单上。“有了‘红黑榜’,我们对基层治理有了新的把握。过去很多村民会在‘公示’后主动整改。如果我们拒绝整改,我们将发动村队进行监督和帮助。确保实施。”
茶馆墙上挂着一张文明“红黑榜”。中国文明网刘晓鹏摄
在销售点,村民可以买到油盐酱醋、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在传统节日、重大节日、寒暑假等。、主题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活动、文娱活动等。还将在茶馆开展,让普通人在茶馆里评论邱岱身边的人和事,讨论交流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时事政策,寓教于乐,培养“爱、敬、善”的文明新风尚。
记者手记:如皋,好一场秀!
江苏的美丽在于乡村。短短一周时间,“文明在哪里”报道团队就走访了真正繁华的贾汪,真正温暖的港口城市。如果我再用一个词来形容如皋,可能就是“真秀”了。
如皋村外在很“美”,内在相当“美”。这里的人灵活,懂得整合资源,懂得团结的力量,但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极度自信,敢于做,敢于炫耀。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最重要的是重塑人的精神和信仰。美丽乡村建设有什么秘诀,就要提到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
文明在哪里?文明在如皋的“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