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老照片

栏目:教育 2021-10-11 16:09:23
分享到:

1938年,抗日大学毕业生士气高昂,冲破敌人封锁,奔赴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晋察冀边区反大二体育大会举行了一次刺伤比赛。

1939年7月7日,在抗二支部运动会上,抗二支部文化艺术团在广场上表演。

1945年,我在康大二分校培训,走天桥。

在山里,抗日大学毕业的学生刚刚离校,正背着书包走向抗战前线,用树枝做伪装,随时准备应对敌情。路边是另一群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员。

欢迎来到延安抗日前线海报

欢迎来到延安抗日前线海报

欢迎来到延安抗日前线海报

反大学课外活动丰富。每个大队都有社团,每个学生队都有救国室,活跃学生生活,把政治思想工作融入文化娱乐,包括编辑出版墙报。这份墙报是抗二分校六队为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而制作的。写在或刻在十六张纸上的文章和画的漫画直接贴在墙上。虽然条件简单,但图文充满革命热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抗战时期,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奔赴前线。正是这些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华北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学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许多欢迎队伍都是学生和士兵。人们举着自制的旗帜,喊着口号,可以看到所有历经磨难的学生,皮肤黝黑,非常疲惫,光着脚穿着草鞋走在泥土地上。

图为1940年在延安军政大学举行的户外讲座。1936年6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创办了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校园迁至延安,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2月,在晋东南和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了康达分校。1939年,总校迁至华北敌后根据地,先后在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建立分校。到1945年,普通学校和12所分校培养了20多万革命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日军政大学更名为军政大学。

这张照片是用四个反大徽章拍摄的。第一个倒三角是教员徽章。上面的大五角星徽章光芒四射,黄蓝相间,下方刻有“教员徽章”字样;第二轮徽章:电影中间雕刻的红色五角星徽,星徽上刻有“反大学”的名称,左右角空白色处刻有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底角刻有毕业时期和“毕业徽章”字样,设计庄重朴素;第三种是另一种教员徽章。整个形状就是一张中国地图。中间是一面写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横幅,中心还是一颗五角星

这是抗日前线路上刚毕业的抗日女学生队。学生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穿着布鞋,戴着布帽,以英雄的姿态和自信大步向前。反大学的学生最多有一万多人,其中十分之一是女生。除了学习一般的军事和政治教育,女子团队还提供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

这就是抗日大学毕业的学生们,他们历尽艰辛,冲破敌人的封锁,在华北抗日前线行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批爱国青年和革命人士涌到延安报考。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底,15000多名年轻人涌入大学。当时大学学习4到8个月,仅第三期就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第四期达到3000多人,为我党我军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

这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旗。据资料描述:旗底为红色,左上正中有两个仿宋体写的白色大字“康达”,底部横着三条白色波纹,右上方的图形是由白线组成的五角星,上面叠加着一个八路军战士骑马、持枪飞奔的黑色图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在图上方呈弧形分布,右侧为白色旗杆罩。

本微信官方账号尊重原创。有些材料来自互联网。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快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