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窥视杯中
作者:韩寒
我想到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没完没了的解释。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的“三字经”有“立命,性本善”之说,说明刚出生的人就像这群干布,能严于律己;接触到社会的水,即使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地像羞涩的草叶,原本的严谨慢慢展开,逐渐渗透。思想接近列子。
中国人的性格一直都是钢铁般的好,所以也偶尔会有洁身自好的人,直到出生后几十年都极其纯洁。这些极其纯粹的人没有被淹没,不能被社会容纳,他们是“穷人”。散文就是这样。《杂文报》和《文汇报》上有很多揭露邪恶的文章,读起来非常愉悦,认为作者真的很讨厌邪恶。其实不然,你要仔细读一读,然后才能尝到作者自己的怨恨——老子为什么不是官员?骂官员的人如果突然得到官位,就会像李白一样,应该为自己的官员感到骄傲。可惜官位抢手,不适合骂官想当官的人。因此,他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责骂官员。
写到这里,布衣已经仿佛是一个很疲惫的人躺在床上伸展着,支撑着杯子。接触久了,难免暴露。我还想到了中国人一直遵守的儒家中庸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幸的是,你首先要学会谦逊。一开始,一个人应该是傲慢的,但也逐渐变得卑微。钱钟书起初骄傲,可怜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为“太笨”、“太懒”。可惜没有看到自尊的骄傲,浑身都泡在水里。李敖状态还不错,国民党暂时磨他。他一个个杀了他,他也杀了国民党。他说如果想找一个尊重他的人,他会照镜子,但在中国能找到多少叛逆的人才?
然而,在中国做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并不容易。《舌尖上的鲁花》收集了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舌尖鲁花》是什么书?-一本笑话书!以后会有人这样教育儿子:“我儿子好。当你老了,即使你有天赋,记得不要骄傲。如果你把舌头鲁花的骄傲,你必须开玩笑!”中国人好,融入社会,谦虚。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在我看来,没什么好说大话的,就像古代女人习惯纠缠自己的小脚,遇到正常的脚,就叫“大脚”;中国人习惯说“小话”,如果是正常的话,自然就叫“大话”。
敢说大话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让后人害怕,不敢说大话,不敢说话。幸好胡适因病去世,否则看到这一幕他会痛心不已。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
写到这里,布已经在吸水了。所以它涉及到过度沉浸于社会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居世界第一。我也看过很多批评和赞美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好;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不管一个美国孩子有多富有,他都不能被允许进入播放黄色磁带的电影院。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是否知道这与青少年犯罪有关,如果有太多的未成年人被社会污染,他们会……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把性和犯罪区分得太清楚了。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时没有罗马先知。有一个拉丁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身体”和“犯罪状况”。可见罗马人早就意识到身体是犯罪条件。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写作背景
这是1999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题目。当时韩寒根本没有收到半决赛通知,无缘半决赛。得知具体情况后,主办方决定给韩寒一个补赛的机会。为他重新设置了单独的考场,重新命题。为了公平起见,作文题不得不当场出现。主编李利用考场现有条件,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里。他只说了一句话:“写在这个题目上。”一个多小时后,纸团沉入杯底,但韩寒的文章浮出水面。
在作文《杯里偷窥人》中,韩寒从现象中深入本质,把生活比作扔进水里的纸团,慢慢会被水侵蚀。慢慢下沉,直到沉入杯底。生活是洁白无瑕的,但一旦投入社会,就会被社会的“脏水”污染侵蚀。逐渐失去本来面目,直到完全落入这个社会,无法自拔。这个构思显示了韩寒的才华横溢。评委们看到这样一篇奇怪的文章非常惊讶,因为对于专业作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话题。一个16岁的男孩思维敏捷,文笔犀利!韩寒随后成为唯一入围这三篇文章的获奖者。
注:当时根据作者和评委的回忆,标题是“杯子里偷窥的人”,但后来展示手稿时,应该是“杯子里偷窥的人”。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