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轩寺位于北京明清紫禁城西北角附近,是明清时期的皇家道教宫观。它最初被称为“三门”,因为它有三个拱形门。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万历年间重修,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崇尚道教,增加了雍正帝对大寺南侧牌坊的画像。
此后,大高轩寺前有三座牌楼,呈“货”字形向南排列,东西牌楼朝东朝西,南牌楼朝南朝北。
▲1900年在大高轩寺前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三座牌楼。
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改革开放了北海金岙景山钱洁至廖宇桥的道路,东西两侧的拱门成为这条道路的过街拱门。
为了稳定起见,北京的牌坊一般用两侧呈“八”字形的斜柱支撑。
▲2019年10月拍摄的景山寿皇殿前带柱牌坊。
大高轩寺前的这些牌坊是用厚厚的楠木建造的,方柱深入地下,所以没有使用柱子。这在当时北京的许多牌楼中是很有特点的。因此,老北京曾经有一句歇后语“大高轩店牌楼无奈”,成为这里牌楼最大的吸引力。
民国时期,1917年,南侧的“甘源子石”牌楼严重倾斜,危及桐梓河北岸的交通。应民国政府要求,溥仪小院于1920年3月拆除。
据民国初年出版的《燕斗丛考》记载,大皋玄庙也是明成祖宗斋蘸酒的地方。有一座牌楼,很宏伟。民国六年,它被倾斜到南方的一个广场,所以被拆除了。今天,只有两面。相传题额是严嵩所写。
南侧的牌楼是1937年重建的。
民国时期,大高轩馆由故宫博物院管理和使用。
▲民国时期存放在大高轩寺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大高轩寺长期被某单位侵占,损毁严重。
▲清末大高轩寺全景照片。
1955年1月,为了拓宽景山街前的道路,在大高玄寺前拆除了两座相对的楠木牌坊。
1956年,为方便即将开通的无轨电车,拆除了两座“九梁八柱”西丽亭和南侧牌楼。而南牌坊里以“干元和资源”开头的石匾,则流向月坛公园,成为林中一张石桌的桌面。
▲月坛上的石匾。
1960年,由东西牌楼左构件组成的“红有田敏”牌楼,在西郊中央党校院内重新建立,并一直保存至今。而东侧的“孔胡”和“先天”匾额却不见了。
据王秀华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文章《祝福天民牌坊》,是当时中央党校的新校舍。为进一步美化校园,更好地保护文物,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大礼堂牌楼部分移交中央党校进行改造重建。
修复工程由北京方秀二公司古建筑部承担。据当年参与修复工程的两位老师傅和游介绍,原来的牌坊破损严重,无法按原样修复。之后,他们不得不将存放在原大高玄寺前的月坛中的东西两个牌坊构件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牌坊。同时增加了很多材料,将原来的四柱九楼改为四柱七楼。
重建后,品牌大厦顶部为厅堂式,覆盖黄色琉璃瓦,全长16米。柱子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使用的是柱石。从当年修建牌坊的一张预算表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为3.5万元。
这座牌坊的牌匾是“鸿祎田敏”和“太极仙林”。这是大高堂前西牌坊修建时的牌匾。
▲图为中央党校重建的“鸿祎田敏”牌楼全景。
▲中央党校修复牌楼建筑细部。
1982年和2006年,位于中央党校的“红友田敏”工坊两次上漆并送金。今天,这个历史变迁的见证,虽然历经沧桑,却格外辉煌。
▲重建南拱道内侧。
再来说说雍正帝修建的南牌坊的命运。2004年,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在大高轩寺前重建了桐梓河北岸的南牌坊,并将从月坛公园收回的石匾“甘源紫石石”归还原址。所以南牌坊上的牌匾是雍正时期的真迹。
▲改建南拱道。
当时有新闻媒体介绍了相关情况:2002年,位于钱洁景山、与紫禁城西北角隔桐梓河相望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高轩寺,将与南牌楼一起重建,南牌楼位于大高轩寺中轴线上,是一座四柱九层的牌楼,黄色玻璃和绿色装饰屋顶,明楼和二楼为五步斗拱,四块夹石为白色大理石。
▲京郊平谷吉雅山也有一座名为“鸿祎田敏”的牌楼。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禁止复制和转载。引用时请注明出处。本期致力于破译历史细节,纠正人们在观察历史时因虚假交流而产生的一些误解,力求提供高清真实的历史图文。请注意连续解密历史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