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吴美星
作为新中国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的威望享誉海内外。她的两位丈夫也是大名鼎鼎:一位是黑龙江省第一省委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启龙;另一位是开国上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思齐。
斗争中的革命伴侣
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被赐为童养媳。1926年,18岁的李贞摆脱了封建婚姻的束缚,加入了何勇镇妇女解放协会,并很快成为农村妇女协会的主席。
李珍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共永和区委书记张启龙的指导和关心。张启龙1900年生于浏阳永和,毕业于浏阳市乙类师范学校,1925年入团,1926年由团转党。他是浏阳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在妇联组织的妇女培训班上,张启龙向人们讲解了劳动人民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原因和理由,并在黑板上写下了“人”字,这是李贞认识的第一个字。李珍的母亲病得很重,没有钱给她治病,张启龙就拿出生活补助,让妇联交给李氏一家,让李珍的母亲能及时得到治疗。李震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家庭的温暖,对这位前途无量的青年领袖非常感激和尊敬。
1927年3月,经张启龙介绍,李震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张启龙、李震成立刘冬游击队,张启龙任县委宣传部部长、游击队政委,李震任兵工委主任。他们一起打游击,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1928年5月,张启龙在为游击队收枪时,在观音寺附近被团防局带走。和他们一起去的游击队跑回来报告情况,省委特派记者王守道立即打电话给游击队,商量营救张启龙的对策。据他分析,张启龙是敌人通缉的“重点罪犯”,团防卫局不敢随意处决,肯定会护送县城邀功悬赏,于是提出了拦路救援的办法。
李震同意了这个计划,并补充说要提防敌人的“替换”,并建议他同时伏击和侦察。她自告奋勇,伪装成小贩,潜入观音寺。不出所料,敌人在押运中“切换”,将张启龙转移到其他地方拘留。当晚,在群众的帮助下,李震找到了张启龙被关押的具体地点,游击队迅速出击,但没有张启龙的踪迹。李真急了,把马刀架在团防局队长胡林脖子上,厉声道:“张启龙在哪里?”别说砍你的脑壳!”胡林只好放弃张启龙在林家的祠堂。原来的“替补”押运被游击队发现后,团防卫局因担心游击队抢劫监狱,迅速调走了张启龙。游击队冲向林家祠堂,救出张启龙。事后,王首道表扬了李的第一个成绩,张启龙紧紧握着她的手,眼里充满了感激。
张启龙
反动派的“香清会”和“上门团”并没有放过张启龙的亲属。1930年,他杀害了父亲张德昭、叔叔和表弟后,迫害第一任妻子黄光菊和女儿致死。为了安抚张启龙,李震在生活上给予了他很多关心和照顾,给他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帮他洗衣服,还特意做了布鞋放在他的枕头下。渐渐地,双方从战争友谊升华为爱情。1932年,经组织批准,张启龙和李震成为革命伙伴。
“肃反”中的强制离婚
1933年夏,“肃清反革命”的浪潮蔓延到湘赣苏区。主持肃反的省总工会主席刘世杰,努力扩大肃反,把一批苏区干部变成了“AB团”。对此,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王守道,省委常委、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张启龙等。坚决反对。在省会议上,张启龙对刘世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博古等人听了刘世杰的故事,指责湘赣省委容忍“反革命”,这是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即宣布改组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王守道被调走,张启龙被撤职,而刘世杰担任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继续扩大肃反。
同年秋,刘世杰在报纸上点名张启龙为“反革命分子”,随后命令安全局将他关起来。李真不敢相信。她去探访她的牢房,当面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张启龙只说了一句话:“情况可能会更糟,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1935年,甘思齐和李伟成为革命伙伴
果然,刘世杰等人诬陷张启龙为“最大误会”,将他开除党籍,并准备以“反革命”罪执行枪决。经过任、的介入,张启龙得以保全性命,但被安全局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
其间,刘世杰找李贞谈话,要求她“政治上划清界限,生活上不要含糊”,要么与张启龙断绝夫妻关系,要么取消党员资格,离开革命队伍。李伟拒绝与张启龙离婚,并表示:“张启龙犯了‘严重的右翼错误’,现在还可以改正。我不能背叛我的党介绍人!”
张启龙也拒绝离婚,但刘世杰威胁说:“你是反革命。你还想让李真做‘反属’吗?”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张启龙的心。为了不给李珍带来麻烦,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写了一份离婚声明,并附了一封信给李珍,请她尽快签字。信上说:“各人各司其职,不要为犯人牵累。你是生是死都无所谓,一刀两断就安全了。”李贞忍不住放声大哭,被迫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就这样一对革命伴侣分开了。
切断永恒的爱
虽然张启龙和李震被迫解除婚姻关系,但他们的战友和亲人之间的友谊却保持了几十年。
张启龙虽然在“肃反”过程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对党的信念从未动摇。带着“刑期”,他随红六军团西进,被罚做搬运工。胃病发生,额头冒汗,他咬紧牙关默默忍受;当他的脚穿破时,他光着脚拄着拐杖走路。在艰难的旅途中,李贞对张启龙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使他平安到达了黔东。
根据张启龙的表现,湘鄂川黔边区恢复了他的工作,并被任命为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总务室主任兼秘书长。1935年10月任红六军团供给部长,但党员身份未恢复。
到达延安后不久,经中央批准,红军党委恢复了张其龙的党员身份。1937年洛川会议后,毛泽东批准他调任延安。1938年农历除夕,张启龙、王首道应毛泽东之邀赴宴。毛泽东亲切地询问张启龙的情况,语重心长地说:“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忘了讲张启龙等同志的问题。湖南、江西省委的处分是错误的,我给你平反!”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特别称赞他是一个受打击后完成长征的人。
李真和甘思琪结婚后,张启龙和李真不期而遇。他没有抱怨李珍,而是真诚地祝贺她。
后来,在北京生活期间,张启龙和李震不仅像老战友,还像亲人。张启龙觉得她家太寒酸,指着客厅里的沙发、藤椅、书柜、书桌,幽默地说:“这些四条腿的东西,就像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已经‘缺胳膊少腿’了,还缠着绷带!让我们反思一下,要求组织派人来给你换一个新的。”李真笑着说:“这些不用担心,做就是了。”张启龙知道,李真在生活中是“抠门”的。说服她不容易,所以她不得不放弃。
1987年6月3日,张启龙去世。李珍戴着黑纱,出席追悼会,向她尊敬的战友和亲人表示深切哀悼。
战争中嫁给了红军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会师后,迁往湘西,成立湘鄂川黔省委和省军区。时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震调任军区组织部长。
一天,李震从农村回来动员群众。任的妻子拦住了她。寒暄几句后,陈琮英试着问:“你想不想再找一个人?”李真直言:“我不想因为结婚耽误工作。再说,我跟张启龙也快离婚了。”
陈琮英理解她的心情,劝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环境相对稳定,再找人互相照应。见李真低头不语,陈琮英干脆指出:“你很关心自己的事情时,他提到了一个人,你知道的,甘思齐。”
甘思齐,湖南宁乡人,1904年出生。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1931年赴湘赣苏区,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李震对甘思齐非常熟悉,认为他是一个豁达、平易近人、多才多艺的武将。至于嫁给他,李伟摇摇头说:“人家在苏联学过,我却是童养媳,没文化,不适合。”
陈琮英说:“为什么他们不匹配?他文化高,你文化低,可以帮你学习!你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说实话,甘导演对你的印象非常好!说你有朝气有能力,作风扎实。你是一个伟大的女同性恋。”听到甘思琪对自己的评价,李真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1935年元旦,任主持了婚礼。李震和甘思齐在湖南省永顺县塔窝村的一栋居民楼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贺龙来到现场祝贺,幽默地说:“今天甘思齐和李贞结婚了,这是全新的,没有封建色彩。不拜天地,不拜祖先,就一心一意干革命。他们是一对好的革命夫妻。”
长征中的“两个模范干部”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从湘西桑植出发,开始长征。李振福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组织部长。长征途中,李珍怀孕了。她要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做党小组和干部,照顾伤病员,每天统计伤亡人数,晚上扎营,给小红军缝衣服。再加上路途遥远,战斗频繁,李贞的肚子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爬玉龙雪山前,红6师政委廖汉生给了李震一个皮筒子御寒。李珍把皮筒子换成了两件马甲,一件是自己用的,一件是丈夫用的。而甘思齐把马甲给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士兵。李真用马甲护住胸背,在甘思齐的照顾下,拖着马尾巴骑着重伤男子,一步一步爬上玉龙雪山。
◇彭、甘思齐、李伟在朝鲜合影
1936年7月2日,红二方面军、红六方面军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5日,中央军委命令红二方面军、红六方面军、红三十二方面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为总指挥,任为政治委员,肖克为副指挥长,为副政治委员,甘思齐为政治部副主任,李震为政治部组织部副主任。
7月中旬,红军进入辽阔的草原。除了参与军队的决策,甘思齐还要指挥作战,做军队的政治工作,完全忙于李震。李贞整日在泥潭中随军跋涉,劳累过度,营养不良,怀孕七个月后早产。和其他人一样,李珍带着刚出生的宝宝用树皮、草根甚至皮带充饥。母亲没有营养,孩子自然得不到奶,还没走出草地就夭折了,导致李贞终身不孕。
孩子死后,生完孩子就倒下了,疾病侵袭,李贞病倒了。她又热又冷,身体虚弱,不会骑马,所以她的同志们临时做了一个担架来抬她。甘思齐很感动,坚持要抬起头来,尽量减轻别人的负担。只要李真稍微松口气,不肯坐担架,甘思琪就会抱着她,或者背着她走。就这样,夫妻患难与共,终于到达了陕北。
贺龙在总结会上称赞甘思齐、李震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1955年,毛泽东授勋李贞
一对“夫妻将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甘思齐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李震任120师直属政治部主任、指导组组长。夫妻俩并肩渡过黄河,和贺龙一起去了山西抗日前线。
甘思齐在师部设立教导团,各旅、团、支队设立教导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骨干,使许多参加部队的工农战士和青年学生迅速成长起来,为部队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八路军女子干校在延安创办后,李贞服从组织安排,从前线回到后方,担任女子学校校长,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甘思齐、李震在华北、西北地区协同作战,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西北等重大战役,建立了卓越功勋。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甘思齐协助彭指挥部队向西北作战。11月,对榆林进行了第二次进攻,部队进行了整训。时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的甘思齐在前委和彭的支持下,迅速在全军各纵队普及“诉苦”“三查”经验,掀起了政治整顿的群众热潮,有效提高了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在瓦子街战役中一举歼灭胡宗南近三万兵力。3月,毛泽东发表《评西北大胜利论解放军新训练运动》一文,将“诉苦”“三查”命名为“新训练运动”,要求在全军普及。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彭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任命甘思齐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震为政治部秘书长。甘思齐、李震一起上前线,帮助彭指挥志愿军作战。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李贞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1950年11月,李贞和鲁迅夫人许广平率领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报告会上,她以自己在朝鲜前线的亲身经历,向苏联妇女介绍了朝鲜女战士的英雄事迹。从朝鲜回国后,甘思齐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震先后任解放军政治部干部处处长、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甘思齐被授予上将军衔,李震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千千万万开国将军中唯一的一对“夫妻将军”。毛泽东亲自为李贞授勋,并与她握手祝贺。当周恩来授予李贞这个称号时,他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孩子。她曾坦然地对甘思琪说:“老甘,趁还来得及,你可以再娶一个老婆,这样你就可以生孩子了!”甘思琪欣然回答:“我要的是情人,不是孩子!”
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养育了20多名烈士遗孤和困难干部子女,视其为己出。甘思齐经常对人们说:“我们革命者不是为了传承几代人,而是为了革命的接班人。”
1964年2月5日,甘思齐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
1990年3月11日,李真也结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当人们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这位开国女将军除了四块奖牌外“寒酸”:四把用了15年的旧藤椅,一个用了40年的行军箱,一台用了14年的“雪花”牌单门冰箱,留下了1.1万元的存款,2500元的国库券和两根金条。
李伟这样安排她的遗物:两根金条,一根捐给家乡浏阳县,一根捐给甘思齐故里宁乡县,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押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捐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另一部分以党费的形式缴纳。
本文为《党史》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侵权必须调查
维权支持:河北吉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