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 国民党陆军中将杜聿明 死前抓着郭汝瑰问: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栏目:国内 2021-09-16 21:42:56
分享到:

研究解放战争时,有这样一段话:“蒋介石开作战会议,作战计划不发给国军将领。他首先去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桌子。”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玩笑,因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确实被地下党派渗透了。

事实上,戴笠掌管军统十几年后,国民党的情报系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可以和李克农领导的中共社会部做几个动作。然而,在解放战争全面展开之前,戴笠死于一场空难。后来掌管保密局的毛仁峰不是李克农的对手,国民党从上到下都被渗透了。

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的工作效率就是这样评价的。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是由副参谋长中将·刘飞和国防部作战司司长中将·郭汝瑰制定的。会议期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员沈安娜记录,最后由整编46师师长中将·韩练成、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中将·张克侠、中将·何基锋等记录。地下党被处决了。国民党军队打成这样怎么可能不败?

解放战争时期,确实有太多优秀的地下党员,他们的力量可以支撑一个师甚至一支军队。国民党国防部战争司司长郭汝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田字门生

1907年,郭汝瑰出生在四川铜梁的一个书香门第。当郭汝瑰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衰落了,但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郭汝瑰仍然对阅读感兴趣。1919年,郭汝瑰随父赴成都,进入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成都联合中学读书。

郭汝瑰去成都读书时,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社会主义思想给郭汝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郭汝瑰的父亲只是一个落魄的学者,但他对时事非常感兴趣。他经常抨击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揭露社会的黑暗。郭汝瑰深受他父亲的影响。

1925年,郭汝瑰的父亲计划送儿子去同济大学学医,但郭汝瑰一心报国,想参军。这时,郭汝瑰的堂弟郭如东已经是川军第九师的老师了。他想投靠广东革命政府,于是在四川召集了一些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年满18岁的郭汝瑰也入选黄埔五期。

北伐战争时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当时两党关系很好,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郭汝瑰听萧楚女、云戴颖的讲座,读李达、陈独秀的作品。得知与自己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的袁敬明是一名共产党员,便请袁敬明向党作自我介绍。袁敬明告诉郭如东,他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因为郭汝瑰是他的表弟。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四川军阀杨森配合蒋介石进攻武汉。郭汝瑰的堂弟郭如东现在是川鄂边指挥部的副指挥,下辖两个师一个旅。吴找到了,让他提前毕业,并让他想办法让自己的表弟郭如东去阻止杨森,郭如东后来说自己的力量可以阻止杨森,但是他不能单打独斗。

1928年5月,郭汝瑰经大联盟副团长、党支部书记袁敬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郭汝瑰留在了表妹郭如东的手下。郭汝东继杨森为川军第20军军长后,对蒋介石越来越反动。郭儒东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堂弟郭汝瑰加入了共产党,但他也知道郭汝瑰与共产党关系密切,所以为他争取了一个去日本留学的名额,想让他去日本留学。

1931年4月,郭汝瑰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日本、郭汝瑰等中国留学生受到歧视,很多关键军事技术对中国留学生绝对保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留日学生要求回国,郭汝瑰辍学回国。

当时日本陆军省无奈,派人宣布:“可以休学,但退出就不能回学校。”郭汝瑰和许多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被征服的人会回来的!”

回国后,郭汝瑰进入中国陆军大学学习。陆军大学是一所培养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高等学府。每期只招收几十名学生。郭汝瑰入校时,校长是杨杰,他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鲁海空的参谋长,思想比较开放;不久,蒋介石成为鲁达的校长,杨杰成为首席教育官。黄埔军校毕业后,郭汝瑰再次成为蒋介石天子的得意门生。最后,他在陆军大学学习了三年,以一等奖的成绩从军校毕业。毕业后,因为不愿意打内战,杨杰被他推荐到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

抗日战争功勋

全面抗战爆发后,郭汝瑰觉得报效国家、展示所学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经营了一段感情。在同学和老师的推荐下,他去了陈诚的第十四师担任参谋长,并去了蒋介石计划抗日的“庐山军官训练团”。

淞沪会战中,郭汝瑰第十四师奉命在南北汤口前线作战。该师有两个旅,是中央陆军的精锐部队。师长是黄埔一期毕业的中将·霍章章,战斗打响后,14师42旅旅长惧怕日军,盲目避战。指挥官中将霍张章非常不满,担心他会误事。他派郭汝瑰担任第42旅代理旅长。

上战场前,郭汝瑰给家人写了一封遗书,然后带领全旅官兵在十多架日军战机的轰炸下坚守阵地。在整个战役之前,郭汝瑰一直指挥部队在前线作战,带领全旅和日军的8000多名官兵反复杀了7天7夜,最后只剩下2000多人。一直被认为是学者的郭汝瑰在这场战争中闻名于世。淞沪会战后,郭汝瑰升任第54军参谋长。

如果是沪淞沪之战,郭汝瑰只表现出足智多谋和英勇无畏,而武汉之战则让所有人看到了郭汝瑰卓越的军事计划。武汉会战中,蒋介石、陈诚没有吸引上海、宋会战,保卫南京失败的原因是死死地把兵力集中在城内。

郭汝瑰看了作战计划后,认为只能步南京保卫战和沪沪会战的后尘。他认为部队应该在外围作战,利用山区寻找机会给敌人以深刻的打击。最后,日军若不能在金牛地区突围,长江南岸守军应跳出圈以避免被歼灭,长江北岸亦不能击退黄浦之敌而自行撤退。蒋介石和陈诚都认为很有道理,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战斗结束后,确实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日军只得到一个空城,并没有对国民党军主力造成重创。

武汉会战后,郭汝瑰升任第20军参谋长,后担任暂定第5师师长。他率部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了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嘉奖。

长沙会战后,郭汝瑰被任命为第九战区军官训练团军官大队队长,后担任中央军官训练团副队长。中央军官训练团的团长是蒋介石,军官训练团的所有成员都是蒋介石的心腹将领,郭汝瑰可以在里面担任副大队长,这说明他已经逐渐成为蒋介石器重的将军。

1943年鄂西战役中,横山勇使用闪电战的方法,仅用7天时间就给中国军队造成了1.2万人伤亡的惨烈代价。中央军第73军几乎残废,通往常德的大门打开了。为了保卫常德,蒋介石要求陈诚拟定保卫常德的作战计划,陈诚从国防部调来了包括心腹郭汝瑰在内的四名研究人员。当时大家都以为日军是来抢常德粮仓的,只有郭汝瑰认为日军此举是为了歼灭第六战区的主力,并详细分析了日军可能的作战计划。

当时,陈诚不敢想象这是真的。日军第13师2万余人在江南守备空缺口从枝江、沙市潜入长江后,陈反应过来,忍不住尖叫:“这个郭矮子,有两把刷子,日军的作战计划就猜到了。”之后,陈诚根据郭汝瑰制定的对策迅速改变作战计划,最终迎来了鄂西战役的胜利。

与杜的恩怨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时期,郭汝瑰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和民间社会的核心成员。然而,郭汝瑰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在国民党呆得越久,就越痛恨国民党的腐败。

抗日战争结束后,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元老董,要求恢复他在延安的党员身份和工作。但董认为回延安收效甚微,不如留在国民党内部,并要求有机会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掌握国民党军队的核心机密。

这件事对郭汝瑰来说其实很容易。解放战争初期,掌握国防部实权的参谋长陈诚任命郭汝瑰为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不久,由于战绩不佳,陈诚赞助到蒋介石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并一度派人到徐州任陆军总部参谋长,顾任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郭汝瑰传递了很多重要信息,但国民党也不全是傻子。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消防队队长的杜早就知道的身份,但没有证据。

杜在国民党军队中有一定的才能,受到蒋介石的高度重视。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的行动总是被人民解放军提前知晓。最后,他怀疑国民党军队的高层有一个地下组织,不久他又怀疑国防部作战部长郭汝瑰。

淮海战役前,杜已经得到相关情报,怀疑很可能是共产党,但没有确凿证据,所以不敢告诉蒋介石。淮海战役前,杜终于忍不住了。他告诉顾要提防。这个人很有可能,但共产党和总参谋部副部长刘飞也在煽风点火。事实上,刘飞也是一个地下党,但他和郭汝瑰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所以他们经常吵架。顾不相信,并叮嘱自己的同事要互相信任,尤其是眼前有大敌在场的时候。

杜看着顾,一怒之下向蒋介石做了报告。蒋介石大吃一惊,问他有什么证据。杜对蒋介石说:“你看郭小桂的样子。一顿饭只有一两个菜,来回穿的衣服也只有几套。家里没有干净体面的家具。旧沙发上只贴了两块补丁。它比我干净。这不像我党员的作风。什么是普通间谍?”

蒋介石刚开始可能觉得有道理,但很快就被杜气得大骂,指着前来诉苦的杜、等将领,说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国民党成员的榜样,应该向学习。

经过这次事件,蒋介石看郭汝瑰更加顺眼了。他不仅认为自己有能力,还认为自己是国民党党员的楷模。杜气得无话可说,心都碎了,但打仗时,他不得不按照国防部主任制定的作战计划行事。最后,在淮海战役中,刘伯承、苏羽等人根据郭汝瑰提供的情报,指挥部队包围了杜的三个团。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向地下党提供了国民党的全部作战计划,其中许多是一式两份,一份给蒋介石,一份给毛主席。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遵循国防部的计划。毕业于黄埔四期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军长刘也感到尴尬。后来他干脆对下属说:“只要是违背国防部命令的,那我们基本上就不会输!”虽然刘因违抗命令多次受到蒋介石的训斥,但蒋介石并不太在意,因为他的部队在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中被撤回。

三大战役结束后,郭汝瑰的心态实在难以忍受,如果继续卧底就去台湾省,于是他要求上级无论如何不要继续卧底,并敦促他回到解放区。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但要求他去西南掌握一支军队,在解放军进军西南时奋起反抗。

找到顾,请他当军长。蒋介石也同意任命他为第72军军长。第72军是中央陆军部队,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军覆没。蒋介石要求郭汝瑰重建这支部队,并立即出发前往四川。

郭汝瑰没想到会进行得这么顺利,于是他立即开始招聘。他还利用各种关系,向国防部和联合勤务指挥部要了足够一个军的枪支和车辆的装备,然后立即去了四川。郭汝瑰还任命了他信任的老师和领袖,他有三个师,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在四川的四支机动部队之一。

解放军进入湘西时,蒋介石还提拔郭汝瑰,任命他为国民党军第22兵团司令,直接指挥第21军、第44军、第72军和三个独立师,作为阻止解放军入川的前哨兵团。72军的军官都是郭汝瑰安排的,所以解放军进入四川后,郭汝瑰迅速清除了72军的间谍和反动派,率领72军进驻宜宾地区。国民党军第二十二兵团司令部也化为乌有,部队全部投降解散。

郭汝瑰领导起义后,由于特殊原因,他的上级长期拒绝承认他的地下党身份,只承认他是国民党军队起义的将军。郭汝瑰也知道上级的意图,不再说话。但是有一个人一直在追他,那就是被坑得最惨的杜。

淮海战役后,杜被囚禁在宽窄巷子里。1959年,杜成为第一批被赦免的国民党战犯。他多次问郭汝瑰是否是共产党员,但郭汝瑰没有给出准确答案。1981年5月,杜去世前,去看望他。杜非常激动,一把抓住的手说:“我再问你最后一次。你当时是共产党员吗?”郭汝瑰断断续续地对他说:“广亭兄,我们只是政见不同。”

退休后,郭汝瑰回到了四川老家。当时,他被当作副团对待。成都军区让他搬进别墅,他只住了70平米的房子。

1997年,郭汝瑰在重庆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