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东 复旦校长许宁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作为

栏目:国内 2021-09-16 10:56:13
分享到:

图片由复旦大学提供

复旦大学要在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学校整体水平将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培养拔尖人才的环境,目的是让积极有为的学生脱颖而出

我国集成电路仍面临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不足、优秀人才短缺等瓶颈。复旦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应该勇担使命、积极作为

本文是《在看》新闻周刊“大学校长访谈”系列报道的第二篇。之前已经发布过:

浙江大学校长吴:“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范式革命”

从今年第32期开始,本刊先后采访了浙江大学校长吴、复旦大学校长徐宁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南京大学校长陆健、兰州大学校长,希望微信能陆续发布

文薇《在看》新闻周刊记者吴振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复旦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中心,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学校提出2020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经过10 ~ 15年的努力,学校整体水平将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最看重的本科教育,就是培养对民族伟大复兴负有责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让更多“高峰”在“高原”上涌现;我们还将布局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复旦大学校长徐宁生在接受《展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旦大学前所未有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靠近,将永远牢记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追求卓越,谱写奋斗新篇章。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拔尖人才

展望:去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复旦大学目前和未来有哪些措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拔尖人才?

徐宁生: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和基础。2017年,复旦在国内高校率先制定实施“2020年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18年9月,复旦大学党代会明确提出,复旦大学的学生要有民族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国际视野。

复旦大学为所有学生创造培养拔尖人才的环境,目的是让积极有为的学生脱颖而出。因此,我们按照“大规模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的原则,构建了基础厚、质量高的“2+X”本科培养体系。“2”是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个方面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X”是指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专业提升、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2+X”本科培养体系中,学校为拔尖人才成长专门设立了以专业发展为重点的“本科荣誉工程”。该项目以挑战性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科研实践为核心,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前沿学术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本科生,可以选择自己专业的荣誉课程进行深入学习,也可以选修辅修课程挑战双学位。只要他们觉得自己有余力,学校就会给他一切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还鼓励和支持最优秀的学者开设荣誉课程,将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现在,国内很多优秀学者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走上了荣誉课程的平台。学校计划今年9月将“本科荣誉计划”扩大到全校21个院系,明年计划覆盖所有院系。

下一步,复旦大学将围绕国家重点需求和学科发展,重点布局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打造黄金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管理反馈、学科交叉与交叉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本科培养质量要求需要5到10年。

展望: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通识教育的大学之一。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复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以后会如何推广?

徐宁生:复旦大学2005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可以说,它是我国较早开展通识教育的大学。从2014年开始,我们提出通识教育2.0版的概念,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正在努力构建“魂、根、效”的通识教育新体系。

首先,我们明确“双一流”建设中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因此,学校将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以德育人”中的作用,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合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品德,实现“以知育人、以思育人、以行育人”的目标。

其次,通识教育要更加注重“素质导向”,改变通识教育是科普教育的标志。目前,学校初步形成了“复旦通识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规范,巩固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制度和助教制度,建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质量保障体系。接下来,我们要求所有核心课程都达到标准和规范,并形成示范和推广。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将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误区。这就要求“2+X”本科培养体系要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提供更多的组合模块,这应该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创新,复旦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和方法论训练,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

在学科“高原”上升起更多“高峰”

“展望”: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对学科建设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如2020年前基本完成新的工程布局,整合创新学科形成新的学科。你认为复旦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和特点是什么?围绕这些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徐宁生:我们提出要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在学科“高原”上上升更多“高峰”。到2020年,复旦大学在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领域优势明显,学科融合创新特色突出,新兴学科领域优势新,学科过半,整体学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这一目标下,学校将以“双一流”为核心目标,重点打造27个“待建一流学科”,带动一流学科重点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复旦大学的优势是学科全面,基础雄厚。学校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工科新课程的布局。

第一,勇攀高峰。是以“教育质量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一流”为目标,按照学术前沿发展、国家重大需求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要求,鼓励各建设学科拓展学术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融合创新。是促进合作、交叉、融合,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比如,复旦积极响应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和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要求,加快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逐步形成了生命、信息及其交叉领域重大项目和人才集聚、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前沿技术创新研究的高地。学校还以新工科和“工程与应用技术学院”建设为抓手,聚焦类脑智能科技、智能医疗与精准健康科技、超越照明科技等。,创建新的工程教育、研究和学科体系,促进系统化、一体化的跨学科、多领域合作。

去年8月,《自然纳米技术》在线发表了我校张凡教授的科研成果。他提出,近红外荧光寿命成像技术在体内多重检测中的应用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肿瘤诊断方法,即无需手术切片即可实现更准确的诊断。据我所知,张凡来自复旦化学系,他的团队成员来自化学、物理、医学等学科。这是跨学科融合促进创新活力生成的生动案例。

例如,今年4月,复旦现代语言学研究所团队宣布综合运用语言学、遗传学等跨学科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的起源时间、起源地点和分化情况。相关成果以原创研究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也是中国语言学首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同时,学校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重点领域,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安全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师。

2019年,我校在普通本科批次课程中增加了“工程实验班”,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计划各招生30人。“工程实验班”专业新生可享受满足直接研究基本要求、避免直接研究的优惠政策,以及产教研融合、海外交流、荣誉项目培养等专项培养计划。

为科研人员投身研究提供制度保障

展望: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看到复旦大学高端科研成果密集涌现,也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常客。学校做了哪些工作来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徐宁生:高校科技创新不仅要着眼于扩大一所学校的学术国际影响力,更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实质性贡献,从而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

复旦大学始终坚持自主原始创新,支持把原始创新转化为服务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复旦大学出现了一批原创性创新。比如,去年,物理系修法显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镉纳米片上观测到了外轨道形成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直接证据,这使得从二维到三维迈出了关键一步。去年12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自定科研项目方面,学校制定了“试点项目”和“先锋项目”。评价指标主要考虑应用项目与国家支持方向的契合度。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不作为评估标准。

学校还制定了《复旦大学重大贡献绩效奖励实施办法》。奖励范围不仅包括高水平论文,还包括重大科研成果、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和重大教学成果的奖励。论文仅占总奖项的30%左右。奖励对象不仅是项目首席专家,而是整个团队。我们希望这些措施能够促进各类科研人才瞄准世界一流,致力于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不断探索。

目前,学校各部门建立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首席科学家为责任制的科研团队管理新模式。在就业系统中充分分散和独立管理;分配系统以投入产出比为导向,代表结果,进一步增强了研究者的获得感。复旦也较早在国内高校建立了稳定、专业的科研管理服务团队。有海归表示,与国外同行相比,复旦的项目申请耗时更少,更符合科研规律。

积极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

《展望》:上海科技资源丰富,肩负着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的重任。复旦大学有什么计划或措施来赋能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解决中国的关键技术问题?

徐宁生:中央提出“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号召。复旦大学积极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2017年10月,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正式启动,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建设深度融合。我们已经明确,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就是要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进行重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具体而言,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已启动以下任务:

一是聚焦“国际人类表型群重大科学计划”,带动上海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形成全球影响力;

二是打造“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带动相关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核心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培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打造“国际脑及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启动“脑及类脑智能基础转化与应用研究”上海级重大科技项目,展示类脑智能在医疗、物流、电网、机器人等重点行业的创新应用,持续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

《展望》: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芯”问题被广泛关注,而你本人也是上海市科协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主任。请以集成电路为例,介绍复旦大学在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方面的思路和行动。

徐宁生: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高端芯片仍严重依赖进口。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了控制力度,从长远来看,只能依靠发展“中国芯”。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仍面临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不足、优秀人才短缺等瓶颈。

在集成电路领域,近20年来许多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都诞生于高校。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微电子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现在,作为一所“双一流”大学,更应该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在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国家示范性微电子研究所、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我国集成电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5月,我校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逻辑结构,使单个晶体管“一人做两人的工作”,晶体管面积减少了50%,进一步提高了存储计算的同步性。如果成功产业化,将推动集成电路向着更轻、更快、更小、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这些成果强化了我们的理念,即复旦大学集成电路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以解决“卡脖子”问题、抢占技术制高点为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把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具体来说,一是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复旦将依托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基础研究和EDA软件优势,在学校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等方面,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缩短我国与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二是加强集成电路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中国领先集成电路企业的R&D能力相对较弱,基本处于“跟进”状态。继续联合企业实现集成电路“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实验室先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三是大力推进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将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探索该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推动和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领军人才。LW

发表于2019年第33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