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雇佣兵 世界最强雇佣兵有多厉害 解放军说:还行 炊事员只抓到8个俘虏

栏目:娱乐 2021-09-16 09:33:24
分享到:

今天,当我们谈到1962年自卫反击战中对印度的反击时,很多人自豪地说,我们只是用边防军打败了印度。这样对吗?看怎么说边防军是当年我国对外宣传的统一口径,参战的野战部队也执行了边防任务,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几十年后,当我们详细讨论这场战争时,我们将不得不把一个与两个或三个分开。否则,我们将为那些在雪线上流血牺牲的士兵感到难过,因为那些数字是他们一生的荣誉。

首先,有一个常识性的前提。印军部署了师级和旅级作战单位,配备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作战区域绵延数百公里。怎么可能只靠边防军打仗?我们知道,边防军最大的建制是团,团里配备了边防军的火力,不足以大量歼灭印军主力。

众所周知,东线动用了419、11、130、55等西藏部队参战,西线动用了4个师的部分兵力。那么除了这些防御师,边防军还有吗?当然,也打得相当不错。比如东线山南军分区的郭志支队,在略马东西山口休整的印军,以少胜多,战果非常突出;西线第二步兵团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在西线打得相当不错。还有,这篇文章是关于阿里骑兵支队的。

事实上,边防部队和野战部队,在新疆和西藏,只有不同的任务。边防战士都是野战部队的。当年,一些野战师驻扎在边境巡逻、守卡,成为边防军。事实上,他们都来自一支旧军队。比如东线山南、林芝下属的边防军都是十八军的,郭志的支队是十八军的老159团的,郭志贤的副司令是老首长。西线的第二步团就更不用说了,南疆的生产建设兵团是从二方面军集体调过来的。阿里骑兵支队也是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第2军的骨干力量。西线这些部队都是老359旅的。这就是这些边防军战斗力优秀的原因。

对印反击战,东线总指挥张国华,西线总指挥贺。东线主要以运动战和硬仗歼灭印军有生力量,西线的任务是摧毁入侵我国领土的43个印度军事据点。当西线开始时,边防军坚守阵地,与印度军事据点对峙。当机动部队到达时,他们联合起来,这似乎变成了一把大扫帚。从西北到东南,他们横扫了印度在天文点、河滩、空卡赞口和阿里的军事据点。

印度军队总说遭到中国军队优势兵力的攻击。这是因为他们的部队分散在几千公里的点和线上。虽然后方有完整的补给保障,也有控制权空,但只能逐点自卫,不能组成机动兵团。似乎解放军的机动部队一直在从天文点打击班公罗。实际上只有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不断切换,也就是4个,这么少的兵力,只有依靠后方沙质路上的新藏公路的支援,才能克服疲劳、寒冷、缺氧,完成长途大规模机动。这么苦的印军可不能吃。既然是被动防御,那就只能由我用优势兵力破了。要怪,只能怪英国战术的呆板教条。当然,他们显然没有研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我军的一贯原则。整体实力相当,结果大家都输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在每次拔点作战、在寒冷地带作战的战役中,我军都要付出伤亡的代价。

西部战场和东部战场一样糟糕,海拔更高。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行军是正常的。炒面、压缩饼干和雪是标准食物。最让参演部队恼火的是,汽车发动机每次转弯都熄火,机枪不连发,喷火器冷发,迫击炮远射,各种机械和通讯故障频发。永远不要说中印战争有多容易。东部和西部的战线都一如既往的艰难,因为解放军不得不面对严重的高原反应以及携带武器的敌人。反击中,许多士兵在突发肺水肿时倒下。在战场上负伤后,抢救和疏散伤员极其困难。忽视地理环境来判断战争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说印度军队不是在同一个高度作战?是真的,但是防守和进攻不一样。进攻方需要携带装备和物资,在雪山峡谷徒步,以满足敌人的移动。防守方不需要离开据点,可以用吃的喝的取暖。这和体力消耗完全不同。以西线总司令为例。战前贺司令员刚到天文点指挥所,军区不得不另派人接管指挥。然而贺司令员醒来后拒绝撤离,坚持指挥到底。带兵到阿里防区后,为了和印军交火,五十多岁的人,带着以前的各级干部,自己扛炮弹。一发120发迫击炮弹超过20公斤。这不是平原地区,而是一条含氧量低于平原45%的5000-6000米雪线,随时准备挑战其生理极限。

做出突出贡献、开辟新西藏公路的先进连队,现改组为阿里骑兵支队。在1962年战争之前,它已经在这样一张高海拔边境卡上驻扎了10年。正是因为解放军先后在普兰、羌拉关、乌格、什布其、扎西岗、张馨、迪拉、纳卡、斯潘古尔等地筑城建卡,才建立了阿里地区的边防。让我们不要被印度的非暴力主张所迷惑。我们的邻国在领土扩张方面相当贪婪,印度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就是明证。没有中国军队及时到达边境,印度吞并邻国领土是非常丑陋的。

进藏的先进连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留下来的成了老边防军。安志明带两个连进阿里支援先锋连时,被任命为康西瓦前进司令部参谋长。勘察新藏公路的营长何景福也曾担任过边防总队的副队长。两人都没有忘记,1951年,在中印边境将侯赛因土匪追到魔多通道时,印度军队无视解放军,向我国领土开火。为了避免争端,我军不得不停火,目送叛军越境。战前几年,印军在边境不断捣乱,半夜偷偷把界牌换成了印军标志,后来变得更加嚣张,甚至立牌越境与我对峙,阿里骑兵支队早已怒不可遏。

西线的对手是印度陆军第114旅,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缅甸与日军作战,也参加过印巴克什米尔战争。是长期部署在我边境的山地旅,受过山地作战训练,士兵射击技术好,对高原和严寒地区适应性强,战斗力相当可观。该旅由不同民族、宗教、地域的部队组成,有2个民族、3个宗教、4个民族、5种语言。全旅5000多人,包括参加八国联盟的廓尔喀联队第一营和捷德联队第五营,基本相当于我康管辖的部队。

在西方的反击中,大部分都是以小股部队作战。阿里骑兵支队面对自称英勇善战的廓尔喀雇佣兵英勇顽强作战,其中两人极具代表性。

班公湖南岸属于阿智防区。入侵的印度军队在湖边设立了三个检查站,分别编号为艾因1号、2号和3号。这个二号据点是印度军队为了保证楚舒勒和塔克空的补给而增加的。它建有单体碉堡、机枪发射工事、炮兵阵地、断续壕沟和半地下室、掩体等防御工事,还有中国的阿智12号哨所。战争结束后,北岸空防区两天内三战三胜,给了南岸的印军很大的震撼。占领侧后方宿营地“艾因二号”和“艾因三号”的印军怕被歼灭,于21日晚弃点逃往欧拉。距离边境20多公里的印军“艾因一号”是廓尔喀联合第一营第四连的一个排。这时,疾走去了“阿音二号”。印度军队的大撤离确实令人眼花缭乱。

阿里骑兵支队第五连守着牌,看到宿营地没有印度军队的动静,怀疑是印度军队逃跑了。副连长张志武带领一个步兵班,带着9个人和2挺机枪,进行进场侦察。侦察队从12号卡出发,沿山沟行进,隐蔽地接近印度观察哨,继续向主要阵地逼近,没有发现印军。当它到达印军阵地前200米时,它发现了印军。副连长张立即下令火场侦察,放火烧印度帐篷。睡得正香的印军被惊醒,惊慌失措,觉得据点守不住,于是放弃了有利的设防碉堡,逃到班公湖,借助红柳拼命射击。这些廓尔喀士兵的正确选择是坚守防御工事,但他们没有。

侦察队抓住了战斗机,派人向上级报告。与此同时,他们将九人分成三组:班长王鼎钧带一组向西插入,占领湖边有利地形,切断印军退路;卫生工作者王建英带着一个小组到东侧,阻止印度军队向尤拉方向逃跑;副连长带了一个小队从南向北进攻。各团迅速占领指定位置,9人包围了20多名廓尔喀士兵。这时,连教官都从后方纵深发射迫击炮,这是事先约定好的攻击命令。每组同时开始行动。印军依靠湖滨岭带部分兵力反击,部分部队向东冲,企图夺取东部高地。

东线迂回队势单力薄,炊事员周刚来送饭,忽听枪响,挑着担子,扔下扁担,火速赶来。厨师周击退敌人的进攻后,冲下高地,用印地语喊道:“有枪不杀,优待俘虏”。看着厨子,八个廓尔喀士兵直接投降了。真不知道“世界最强佣兵”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与此同时,西部和南部的战斗群也将火力压制与战场宣传相结合,剩下的廓尔喀士兵也乖乖放下武器,比小绵羊强。战斗结束时,两名廓尔喀士兵被打死,18人被俘,一把枪和弹药被缴获。阿里骑兵支队护卡分队仅2人受伤。战斗结束后,标志着班公湖南岸以北的所有印度入侵据点全部被消灭。

这时,机动作战部队分别从田、贺、空防区,通过5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日夜赶到阿里防区。由于印度军队防御工事坚固,地形较为复杂,气候极其恶劣,这一阶段的战斗也最为激烈,而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防部授予10人战斗英雄称号。东线有六人:山南军分区吴远明、藏资419军154团张、昌都军分区153团肖、54军130师陈、55师163团庞国兴。西线有四位战斗英雄,都死在阿里防区。骑第3团的伊斯梅尔·穆罕默德,在攻打强山口和第4师王忠典、张岱时牺牲。

打雷英雄罗光燮闻名全国,死于西线最后一战。

“阿印16号”位于魔多通道东北的班公山突起上,海拔5100米,处于印度据点的火力控制之下。位于魔多通道附近的制高点,可以看到20多公里的班公罗地区,威胁最大。这个据点由印度陆军第114旅第8廓尔喀联合团第1营约50人守卫。分别有两个迫击炮位置81和51,一些战壕相互连接。正面有三个反步兵雷区,攻击队只能在正面攻击。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硬仗。由阿里奇志组成的突击连负责主攻。配属队有4个师的一个喷火班和一个工程排。

战斗开始后,炮兵首先为印度据点准备火力。然后印度炮兵开始射击,挡住了进攻部队。由于山上突如其来的大雪,突击连无法按时到达攻击起点。当它到达印度据点前约600米时,它被迫从行军室发起冲击。它顺利通过了第一个雷区。当它到达第二个雷区的边缘时,工程师们开始轮流用炸药桶打开通道。结果只炸了20多米,爆破器材就用光了。工兵排长王其芳立即请求步兵火力掩护,进行人工排雷,连续两次受伤后被闪电击毙。工程连二班的士兵罗光燮腿部受伤,无法站立。看到工程排的同志伤亡惨重,步兵无法前进。他挥手回击,滚向沿山雷区,不断向印度军队压步兵地雷,牺牲得极其英勇。工兵副排长周,当时有五处受伤。后来,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详细讲述了罗光燮的牺牲。战后,国防部授予滚雷英雄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排长王其芳追记一等功,副排长周荣立一等功,一等工程师追记集体三等功,二等追记集体二等功。

当进入第三雷区前沿时,主力攻击单位再次被封锁。迂回包围圈部队从后面逼近阵地,被廓尔喀士兵发现。10多名廓尔喀士兵弃点逃跑,印度阵地火力减弱。在对主攻部队的兵力和火力进行重组后,连长曹福荣率先踏上冰雪面上裸露的石块,寻找地雷之间的空隙,向前跳跃。他用精准的枪法击倒了一名留着胡须的廓尔喀士兵,一枪打死了我们很多士兵,并通过第三个雷区攻击了核心阵地。在野营地作战的厨师周也参加了战斗。在战斗中,他的腿被打断了,他仍然不情愿地帮忙按压炸弹;通讯员秦正清站在连长面前牺牲了。排长鲍遂丑头受重伤倒在地上。醒来后,他坚持掩盖战友的影响,直到血流枯竭;喷火连副排长卢荣虎闯入阵地,用喷火器连续烧了两个掩体。当他到达第三个掩体呼吸火焰时,他被枪杀并牺牲。战后,秦正卿、鲍遂畴、卢荣虎都记住了一等功,曹福获得了二等功。撤出阿延十六号据点后,西线的战斗全部结束。

在这场战斗中,工程排几乎光了,阿里骑兵支队的突击连伤亡严重。出动部队的伤亡总数为81人,很少比印度军队的伤亡人数多。主要原因是地形狭窄,进攻极其困难。印度军队可以得到海外炮火的支援,火力密集。抵抗也非常顽强。然而,所谓的硬仗显示了部队的风格,血战不止于通道。老359旅的部队发誓要与强敌战斗到底。

西线反印烈士安葬在狮泉河烈士陵园,新疆牺牲军人安葬在康西瓦烈士陵园,部分干部战士安葬在邺城烈士陵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位孤独的维吾尔族老兵艾马尔·伊蒂为战友守墓45年。现在他的儿子在父亲工作后继续守墓。新藏线上车流不断,不知道来了多少路人。对了,开车朝站在古荒地上的墓碑走一小段路,给他们一根烟,一瓶酒,一束花,也不难。没有它们,没有人会有兴趣去感受圣山、圣湖、雪域的风情,因为驴友们的身影随时都会被设定在印军的视线中。

本文作者:雷达安,著有《这就是战争》。未经作者和《这就是战争》许可,任何媒体和自媒体不得转载。违反者将被追究责任。欢迎读者转发。友情提醒:本号已添加版权保护,任何人胆敢抄袭洗稿,都会遭到“视觉中国”式的维权攻击,代价不菲。不要因为小事亏钱,也不要说不要提前表态。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了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着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