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法 孩子做事手忙脚乱 四象限法则下 父母善用4D法则帮娃告别忙盲茫

栏目:国际 2021-10-11 10:35:44
分享到:

最近朋友的孩子去培训班了,周末就来家里住了。刚开始的时候,朋友让我帮她辅导孩子。就在我周末有时间的时候,我同意了。

经过几次相处,我发现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做事总是很匆忙,关键时刻经常掉链子。有几次他被送去培训班,但是他迟到了,因为他想起了路上忘记的一些事情。不仅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朋友自己也有。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从有了孩子,匆忙忘记事情就成了生活常态。着急没关系,但是孩子跟风丢东西很重要。

出门的时候,你已经想好了一切,却忘了这个忘了那个。经常处于“忙碌而盲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当

你不妨用“四象限法则”来帮助自己和孩子。

1.四象限法则是什么?

著名管理学家柯伟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即帮助人们合理划分事件。根据紧急和重要的不同维度,所有事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即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紧急和重要的事情;第二象限很重要,但不够紧急;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管理科学家认为,人们应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这样他们就可以提前计划,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1.第一象限:紧急和重要的事情

不管这些事情是谁,都应该毫不拖延地完成。但是,如果一个人把太多的时间放在第一象限,太过关注,这样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最终完全“侵蚀”你的时间和你所有的精力。要知道,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不是神,没有办法一直用这样的东西保持精力充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

孩子的成长中会有一些事情,比如家长会、高考、初升等等,但不会一直是这样的事情。

2.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这种事情在孩子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父母最应该帮助孩子处理。经常接触这种东西会让孩子变得冷静和从容。为了防止最后的发现。

比如孩子每天需要带什么去上课,需要在前一天晚上仔细检查。这些都是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要等到第二天的课才急着去查,主观上会变成“重要紧急”事件,浪费精力和时间。

3.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这种事情会因为人本能的“急”心理而给我们一种“很重要”的错觉,所以我们往往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它就像下面的现象: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接到同学的电话要出去玩。

孩子一边复习一边听到电视剧更新的消息

同学邀请和电视剧更新是急事,但相对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如果孩子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紧急事情上,孩子花在重要事件上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这时,如果重要事件变得紧急,孩子会很容易糊涂。

4.第四象限: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这方面的事情都是比较琐碎的生活细节,这些事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分散而不集中,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来解决。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玩游戏,看电视,或者闲逛等琐事

第二,父母用四象限法教育孩子有什么好处?

1.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很多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父母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父母学习使用四象限法则将有助于孩子建立完整的时间概念。其实时间的概念就是帮助孩子把看不见的时间落实成非常具体的事件。只有具体地呈现抽象的时间,才能帮助孩子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建立清晰有效的时间观念,从而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人类时间观念的形成源于对周围事件的观察。在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通过观察父母的做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时间观念。

2.提高做事的效率

当孩子学会运用四象限法则时,他们会对事物进行分类,明白效率有多重要,更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帮助孩子有效学习,事半功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与孩子注意力分散有关,因为孩子很少长时间做一件事,而四象限法是将事情分类,有效帮助孩子解决拖延、懒惰、拖延的症状。

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吃饭还是学习,总是比别人的孩子落后半拍。四象限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工作效率,在学习生活中高效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亲子关系更和谐

乱七八糟的做事风格不仅让孩子很苦恼,还让父母感觉不好,家庭氛围稍微好一点,让父母和孩子感觉更加和谐融洽。

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轻松自然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那么,如何用四象限法让孩子告别忙乱的状态呢?

对于四象限事件,科学的做法是采用4D处理法。

1、紧急而重要的事情——现在就做

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说,简单来说,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完成今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并且在第一时间完成这类事件。有些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喜欢看一会儿动画片,玩一会儿手机,甚至在晚饭时间记作业之前,和孩子在外面玩很久。

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商量。比如“宝贝,你放学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今天的作业。完成后,你就可以玩了。你自己想想。完成需要多长时间?”让孩子大致估计一下完成今天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不要让孩子只有一个想象力。我见过一些孩子一放学回家就说“作业很多”。这样的孩子对作业量只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作业量”和“需要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所以,家长让孩子自己估算后,如果孩子在估算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没有完成的原因在哪里。父母可以说:“这个时间比预计时间长了半个小时,你能告诉你妈妈为什么吗?”这样,孩子就会对时间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2.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以后再做

这种事情是指重要但不那么紧急的事情。比如重要考试的长期复习,或者每周需要背诵的课文和单词。

这种事情可以放在孩子的闲暇时间,不用让孩子一直紧张,他们可以每天保持同样的节奏,比如每天早晚背诵重要的课文和单词,让孩子保持这个节奏,一直重复到最后,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因为孩子毕竟还没有形成自制力,还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形成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独立学习。

3.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授权

这种事情会给我们一种它很重要的错觉,但实际上,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

例如,当一个孩子计划做作业时,一些孩子来和孩子一起玩。这件事可以建立孩子的友谊。但是如果让孩子去,就会形成“和孩子玩更重要”的思维惯性。

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宝贝,你可以出去了,前提是你先完成作业,保证质量。你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等你,也可以先去玩,等你玩完了再去找。所以,这种事情最容易“偷走孩子的时间”,因为他们不注意。

孩子经历过几次之后,就能分辨出什么更重要,从而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不要做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游戏。不要做这种事情,而是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者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一些公益或者亲子活动,比如去一些孤儿院和养老院,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和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时间很宝贵,很多孩子因为事情的安排很忙,不会正确使用四象限法则。父母帮助孩子学会合理管理时间,区分事物的重要性,根据四象限定律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而不是被时间所控制。学习4D法则,让你远离孩子,让孩子学会合理享受管理时间的回报。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