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这种手法通过思维和情感逻辑产生矛盾的逻辑和情感,如说反话、唱反调,或先促进后压制,使读者或听者自己理解反话,从而达到传播思想、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的目的。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讽刺作家,也是运用反讽手法最成功的作家。鲁迅曾在《论齐洁亭》中表达了对反讽的理解。
熟悉鲁迅作品的朋友都会知道,鲁迅最好的本事永远是讽刺,而不是正面的说辞。然而,鲁迅虽然一生都把讽刺性的“骂人段子”用到了极致,但他最经典的骂人话却是以下三句,不仅字里行间没有带半个脏字,连被骂的人都以为是在吹嘘自己。
第一句话:只是昆虫
然而,这六个字在鲁迅的作品中频繁出现。鲁迅先生曾称军阀,打手无寸铁的学生的恶霸,本该有所为而无所为的知识分子,还有一些本该做好藏尸缩手、求温饱而不善于照顾自己的人。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曾把昆仲的哥哥比作成年人;同样,在《阿q正传》中,鲁迅也多次在阿q身上使用昆虫这个词。“虫”字的本义是昆虫,没有褒贬之分,但后人逐渐演化出其引申意义。
第二句:越来越宽
它不是鲁迅的独创,但一定是鲁迅用它达到顶峰的。其中,“阔”是形容词,意思是财富。这四个字原本是褒义,用来形容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家庭,在经济上变得富有或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明清小说中广泛使用。然而,鲁迅用这四个字作为贬义。更有意思的是,只要你熟悉鲁迅这四个字的用法和场景,就很难把它们和褒义联系起来。鲁迅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多次用这种反讽来描述孔乙己。
第三句,竖杆的缺点和计谋。这句话源于《史记》。楚汉争霸时,项羽邀请刘邦参加鸿门宴。在宴会上,项羽的主谋范增主张除掉刘邦。席间,他用不同的方式暗示项羽动手。然而项羽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不想做这样的事情,于是范增在天空中叹道:“哦,天下皆因裴公!”范增认为项羽的忠义是一种“愚”,就像愚公一样,已经过时了,所以他称项羽为“少年”。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这句话成了士大夫阶层的帝王骂人话。很多学者失意时,会把这句话骂给自己的师傅或助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