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宋代诗人赵希迈有感而发:“历中所涉长亭,为短亭,十日抵贵州城;河从白鹭转,云生青山。”短短28个字,写着“贵州路难走”。
然而,近年来,无数建设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遵义的道路和桥梁道路进行了清理,从此屏障变通途。
贵遵双线楠木渡大桥
走过崎岖的道路
1971年底,5岁的杨泽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来到位于西南角的遵义,父母支持三线建设。三天三夜的旅程给年轻的杨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交通不便,18年后,杨泽第一次回到上海,仍然是坐火车和站票,历时近40个小时。2012年5月,杨泽带着现金到习水收购黔北麻羊,准备运往无锡农场饲养销售。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加上水土不服,羊的死亡率很高,这让杨泽犹豫不决。
多年来,遵义的交通发生了变化。在遵义开始职业生涯的杨泽,回到上海后有了更多的选择:高铁、自驾、飞机。不仅如此,他公司生产的羊肉产品也以便捷的交通销往全国各地。
遵义的公路运输始于20世纪20年代。
1928年,遵义第一条公路——黔川公路贵阳至桐梓段通车。到1949年,遵义只有438公里的简易公路和112辆老旧的木炭车。
1956年,川黔铁路建设的山炮在遵义的高山险滩间鸣响,拉开了遵义铁路建设的序幕。
九年后的1965年,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铁路两旁站满了人。人们伸长脖子等待。高亢嘹亮的蒸汽机汽笛声由远及近,遵义迎来了第一列火车。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为了看得更多,许多人跟着火车跑。
遵义老火车站数据图
1978年,全市公路里程增加到7132公里。但交通覆盖面小,通行能力差,“行运难”仍是当时交通发展的基本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97年撤地设市以来,遵义掀起了修路建桥建港建河的热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
1997年11月29日,历时5年的贵阳至遵义高等级公路通车,结束了遵义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2005年12月26日,素有“世界级高难度公路”之称的崇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真正打通了西南出海通道。
李子垭高速路口
2015年12月31日,道真至正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遵义实现了县县通公路的梦想。
2017年10月,茅台机场通车。继2012年遵义新洲机场开航后,茅台机场的开航让遵义迎来了双机场时代。
2018年1月25日,渝黔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全长344公里的快速铁路,打破了遵义只有一条铁路的瓶颈。
渝黔铁路遵义站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交通的困难束缚了社会进步的步伐。如今,坎坷的道路通向平坦的道路,每个时间节点都忠实地记录着遵义交通的建设历程。
交通引领繁荣
时代是新的,变化很快。所有的路都像一束束的光,照亮了遵义一路向上的战略意图,再次把遵义的速度提升到四面八方。
“十三五”时期是遵义市交通发展史上投资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8倍,占全省投资总额的19.7%。投资连续五年超过250亿元,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和西部地级市前列。
立体交通网络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有各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民航客机。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水运口岸、航空空口岸一体化发展,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四位一体一体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初步形成。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39725公里,初步形成“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三级公路网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随着渝黔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遵义进入“高铁时代”,贵州、四川、重庆之间的时间空距离大大缩短,三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连接华南珠三角地区的快速海上通道功能显现。
遵义成功实现了“一城两运,齐飞同舟共济”的交通新格局。更值得骄傲的是,忻州机场多年来实现了从小机场到国家“百万级”中型机场的华丽转身,旅客吞吐量连续稳居贵州支线机场首位。茅台机场通航第一年就成为全国首个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的支线机场。
遵义新洲机场
水路运输港区11个,码头36个,内河通航里程1052公里,年货物吞吐量1201万吨,年旅客吞吐量693万人次。其中,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主体工程已完工,创造了“世界首个采用三级升船方案的通航建筑物”等7项“世界之最”。
枢纽站方面,“十三五”期间,建成遵义高铁站等5个综合客运枢纽、仡佬族坝等3个货运枢纽、13个一级客运站,积极推进赤水、湄潭、仁怀等客运站建设,有序推进“渝黔联动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
桐梓东站
同时,遵义通过渝黔铁路连接贵州首条高速铁路贵广铁路和中国东西大动脉沪昆铁路,带动旅游业、商贸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沿海产业和要素向内陆深度转移配置,从而承担起长江上游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功能。
……
为了区域经济的腾飞
遵义一直在寻求突破
从建设“三个宜居城市”到“努力建设红色遗产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从“建设黔川渝交界中心城市”到“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形成核心增长极,建设‘省级副中心’”,一系列新的思路和决策为遵义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十三五”期间,遵义经济综合实力全面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八,在中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63位。
杭瑞高速公路龙坑路口
遵义在国家中长期交通规划中被列为重要枢纽城市。根据遵义市委的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遵义市要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形成核心增长极,与贵阳共唱“双城记”。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先行。”据遵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遵义将基本建成外围畅通、运行高效、城乡融合、衔接顺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靠近世界,腹地变成边疆;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古人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遵义就像一列高速列车,穿越千山万水,穿越万重山,奔向美好的未来。
审核:邹杰
正文: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