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子弹 1984年的今天中国首次中子弹实验成功:只有5国拥有这种武器

栏目:体育 2021-09-18 17:18:51
分享到:

本文为莎莎原创,不允许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9日,中国首次中子弹实验成功。1984年,只有五个国家拥有这种武器

1984年12月19日:我国第一次中子弹原理实验成功。

中子弹是核武器的替代品,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武器的战术氢弹。中子弹外层通常包裹铍反射层,爆炸后只产生少量冲击波和红外线。中子弹的核爆炸威力很小,只有普通核弹的十分之一,但却能释放出大量的中子束。

中子束是不可见的,它以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从爆炸中心向周围传播。中子束进入人体后,会严重损伤人体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

当人体吸收的中子束达到一定剂量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休克死亡。

中子弹对人类是如此致命,以至于细菌和真菌都能杀死这些微生物。

有趣的是,中子弹也有自己的特点。

中子作为细粒子,很容易穿透装甲车、建筑物和砖墙,大量杀伤人员。至于它能穿透的装甲车,这些东西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945年8月21日,中子束第一次杀死了人。

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达格林在做实验时意外暴露在中子辐射下。

虽然他立即给予特殊处理,但种子的破坏性是不可逆转的。这位倒霉的科学家25天后去世,享年24岁。

中子弹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杀伤半径小。如果一颗相当于1000吨的战术中子弹爆炸,杀伤半径只有600多米。如果这颗中子弹爆炸空,杀伤半径可以扩大到900米左右。

另一方面,如果一枚相当于1000吨的战术原子弹爆炸,对中型坦克的杀伤半径只有200米。当时美苏坦克都有坚固的钢结构,一般配备三防系统,可以承受冲击波和光辐射造成的破坏。

中子弹对装甲目标的威力要大得多。

1000吨中子弹的辐射损伤范围超过15000吨当量原子弹。

日本广岛爆炸后,距离核爆中心500米的美国15000吨原子弹男孩的坦克基本完好无损。

看来原子弹对装甲武器的破坏力有限。

资料显示,1953年10月15日,英国在澳大利亚乌梅拉进行了图腾一号原子弹的爆炸试验,爆炸当量为9100吨TNT。为了测试坦克承受核爆炸的能力,在测试之前,英国陆军在距离爆炸中心仅460米的地方放置了一辆“百人队长”坦克。试验结束后,油箱被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推出,但发动机仍处于良好状态,试验结束后自行离开试验区。

中子弹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非常适合战术核武器,即攻击特定的敌方战术目标,尤其适合装甲部队。

根据研究,即使坦克装甲有200毫米厚,也只能减少一半的中子辐射剂量,剩下的一半足以杀人。

当然,中子弹也非常适合对付敌方军舰和机场。中子弹爆炸后,会造成军舰和机场人员伤亡,造成战斗力损失。

同时,中子弹污染较少。爆炸后几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人就可以进入中子杀伤区。因此,中子弹甚至可以在我们自己的领土上用来对付敌人装甲部队的入侵。

早在1958年,美国就开始研究中子弹,1962年研究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装甲部队非常强大,数量相当惊人。

20世纪50年代华约国家生产了约10万辆T54/55坦克,约占二战后坦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于T62坦克,也有2万!

两者相加,华月生产的主战坦克就有12万辆。

同时,美国M60坦克的总产量只有1.5万辆,而M48坦克的平均性能只有1.1万辆。

通过对比,我们就知道双方装甲部队的数量相差太多了。

北约已经做出了评估。如果华约集团动用装甲部队突破欧洲平原,北约可能挡不住。毕竟量太远了。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华月现役坦克总数高达6.3万辆,而北约只有2万辆。

根据当时的实力对比,北约没有把握挡住苏联坦克的突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中子弹非常有用,是阻止苏联装甲泛滥的最佳武器。它甚至可以在北约自己的领土上使用,而不会严重污染环境。

美国中子弹在60年代研究成功,但不实用,70年代退役。

上世纪70年代,苏联T72坦克诞生后,北约的压力更大。

因此,1976年,美国要求研制新一代战术中子弹:陆军的“矛”导弹装备W70-3中型子弹,203毫米口径火炮装备W79中子炮弹。

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出新一代中子武器——155毫米中子炮弹。

这一切都给苏联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到底有多大还不得而知。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宣布,苏联拥有中子弹技术,但不会大量制造中子弹。勃列日涅夫还不屑地说:“这种武器没用”“苏联不会遭到庞大装甲部队的攻击”。

随着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核战争的反对者消失了,没有必要再装备大量的中子弹。结果,几乎所有的中子弹都在10多年内被摧毁。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中子弹技术,没有再制造的记录。

目前俄罗斯的核武器很多,每年的维修经费都是天文数字,不可能制造出新的中子弹。

中国在1984年成功进行了中子弹试验,四年后的1988年正式研制出中子弹。

按照西方的说法,中国的中子弹当量为5万吨,爆炸后杀伤半径约为1公里。

中国最早研究中子弹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最早的假想敌当然是苏联。

1977年9月21日,张爱萍将军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如果合金钢不强,为什么中子弹难?群英攻击科技,敢于打破世界壁垒。

可见当时中国意识到了中子弹的重要性。

70年代中苏关系不好,苏联长期在中苏边境驻扎百万军队。

其中,外蒙古的装甲集团实力强大,对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威胁极大。

当时中国为了防止苏联人翻脸相向,把军工企业转移到了西方。

同时,军方研究了大量的反坦克炮,生产了大量的火箭筒、反坦克地雷甚至炸药桶等民用武器。就连民兵也要训练对抗坦克。

显然,中子弹对我们来说也很实用。

毕竟如果当年中苏开战,我们的装甲部队和空部队都不如苏联,入侵苏联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使用核武器,当然是最好的中子弹。毕竟,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土地变成辐射区。

1999年7月1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中国在20世纪六八十年代已经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

目前,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五个国家宣布拥有中子弹,而以色列含糊地表示它也拥有技术。

幸运的是,中子弹自诞生以来,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

声明:

本文指

图片来自网络上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