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市肠胃推选协和咨疗 探访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安宁疗护 让生命从容谢幕

栏目:体育 2021-09-17 23:39:05
分享到:

“我生命的尽头还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患者、家属甚至医生都很难回答。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死亡是一个沉重而无法回避的话题。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的诗表达了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生死观。树叶像树叶一样平静,仿佛它们也是死亡最好的姿态。

北京协和医院有一个姑息治疗小组,医护人员每天帮助那些在生命尽头徘徊的患者和家属,从容应对生命的最后一程。

生与死和平相处

“宁医生,我今天有两件事要做。首先要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们老两口的帮助。第二件事是把自己交给你。”

73岁的苏大爷一走进老年医学科宁小红医生的诊室,就迫不及待地跟他打招呼。他握着宁小红的手,语气中带着感激和亲近,脸上带着微笑。话到最后,突然声音有些颤抖,眼圈也不知不觉地红了。苏叔叔有点不好意思,调整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的状态。

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不会想到,来诊所“谢谢”的苏大爷,竟然只是送走了妻子。

2017年4月,苏叔叔妻子的肺癌复发,并迅速扩散到身体各个部位。老两口接连咨询了几家大医院,病情晚期,无法接受化疗,基因检测也没有找到靶点。“专家表示,要想维持下去,只能‘盲目吃’靶向药。”

苏叔叔和他的妻子相处多年,感情深厚。他们坚持要带他的妻子去治疗他们。但是,靶向药物治疗的月费用是几万元,对于苏叔叔一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我该怎么办?苏叔叔找到了宁小红,希望她能给走在生命最后一程的妻子指路。

“你这么认为吗?”听了苏叔叔老两口解释自己想要什么后,宁小红并没有像普通医生那样直接给出建议。她想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肿瘤科医生说,要想活下去,只能吃药。但是经济负担真的很重,我老婆吃了药就肚子疼。”宁小红知道了苏叔叔妻子的病情,认为胃痛应该是吃药的副作用。考虑之下,她认为苏叔叔妻子的用药可以酌情减少。

“当时,一些医生认定他的妻子只能活两个月。最后,她陪了我三年多。她走得很平静。”三年多来,苏大爷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来宁小红的诊所。除了咨询和支持治疗方案,似乎更重要的是“谈心”。为了理清患者和家属的感情,协和医院安宁缓解医疗服务志愿者团队还与苏大爷建立了微信联系。“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志愿者老师会回家陪伴我们,缓解我们的情绪。”

苏叔叔来这里告诉宁小红他妻子去世的消息。“她太累了,不能休息。这意想不到的三年,我太感激了。”苏叔叔说话很平静,宁小红听后脸红了。

苏叔叔年纪大了,有很多问题。忙完妻子的事,他想以后好好照顾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他和宁小红聊了很久,郑重地把自己托付给宁小红。

苏叔叔的状态让宁小红特别欣慰。他没有沉浸在爱人去世的悲痛中,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是我们在临终关怀过程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就是‘生与死都是安全的’。”宁小红说。

给未来的一封信

“你好,奇奇,请允许我称呼你的昵称。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妈妈就是这么叫你的。妈妈今天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有什么遗憾吗?你妈妈今天在天上见到你一定非常非常高兴……”

这是给未来的一封信。一个小男孩,齐琦,今年只有十岁,将在他多年后的婚礼上接受这个演讲。在这封信中,这位美丽的母亲生动地回忆了他十岁之前的事情,回忆了他的童年,并把她的想法和祝福告诉了她的儿子。这封信的作者是联合医院和平与放松医疗组的医生戴晓燕。

2020年10月29日,戴晓燕无法忘记这一天。那天,齐琦的母亲蓝海离开了。在此之前,这位38岁的年轻女性已经在协和医院内科病房住了7个月。癌症晚期,曾经亮蓝色的大海变得越来越骨感,最终体重不足20公斤。身体的各个部位,除了因腹水而肿胀的腹部,都是干燥平坦的。

垂死挣扎的德黑兰一直在沉默中坚持,并一度很少愤怒地说。戴晓燕知道她是个小儿子。“你将来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他未来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时刻,需要准备什么礼物吗?”听着戴晓燕瑟瑟的眼泪。

“我想让你帮我写。”海蓝气得请求无力,让戴晓燕恍惚以为自己听错了。海蓝又坚定地重复了一遍,把她儿子未来的婚礼演讲委托给了戴晓燕。“虽然你不是他的母亲,但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医生。我不能看着他长大。我希望你能为我见证那个重要的时刻。”戴晓燕心情复杂。她向德黑兰承诺了极大的信任。那一刻,她终于看到了海蓝脸上宽慰的笑容。

10月29日,蓝海的病情突然变得沉重而艰难。在接受止痛药时,她拉着戴晓燕的手说:“你要记住,你答应我的事一定要做。”戴晓燕突然预感到海蓝可能会离开,并迅速通知了她的家人。

“我想听苏格兰管风琴音乐,我想把它作为我悲伤的音乐。”曾在英国留学的蓝海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戴晓燕坐在她旁边,陪她品尝她最喜欢的白茶。

“如果你现在不在医院,你会在哪里?”

“也许你会开车去青岛或三亚的海边,无论你去哪里都呆在那里。”

“如果你现在在家,你会在做什么?”

“可能是在看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我手边有一杯我喜欢的白茶。”

……

没有令人心碎的哭声,如流水般的管风琴音乐,安静的低语,无声的泪水,甚至再见。戴晓燕给她穿好衣服,一遍又一遍地感谢她的陪伴。一个年轻的生命,悄然离去。

“我觉得她走得很好,最后还是‘安全’了。”两个多月过去了,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告别”仍然让戴晓燕的心情变得艰难。

离开前做好准备

“我们希望每一次告别都会平静而有准备。匆匆离去,令人惋惜。”宁小红说。

宁小红曾经探望过一个高级主任医师的父亲。当主任医师把病人推到诊所时,老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站不起来。

“宁博士,看看我爸现在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医生焦急地问了些问题。

宁小红仔细检查了病人的各项指标,询问了他的用餐、活动和居家细节。之后,她直言不讳地告诉来诊所的医生:“我觉得你爸爸时间不多了。”

“真的吗?”医生不敢相信,因为她的父亲没有说他不舒服,但他每天都在睡觉。“一点声音都没有。”宁小红告诉医生,家里应该开始做一些准备,老人很快就会离开。如果有放不下的人,我们应该尽快安排见面。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尽快告诉我。如果有任何未实现的愿望,尽最大努力帮助它们实现。“老人的女儿,一个比我年长的医护人员,听得很认真。”宁小红回忆道。

“谢谢你的判断和尴尬。我们没有浪费这最后几天。”五天后,宁小红收到了医生的微信,父亲去世了。

宁小红说,即使是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也很难预测死亡,因为那一刻她只是一个惊慌失措、悲伤的女儿。作为一名医生,我有时会感到矛盾,“我怎么能说出这个坏消息?”“你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的?”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这种做法在一开始都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医护人员不知道与死亡相关的帮助细节。他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专业教育,经常觉得难以应对家人的提问。“宁小红说,医生判断存活时间比实际长的情况经常发生。”没关系,她没那么重。“得出这个令人欣慰的结论后,患者很快死亡,家属和患者都没有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终究要面对死亡。宁晓红认为,临终关怀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巨大问题,亟需将安宁缓和医疗确立为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门学科。此外,所有学科的医生,甚至学校的医学生,都应该学习相关知识。

古人说:大到不能死。只有医生、患者和家属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帮助患者从容面对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