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驭人术 古人的智慧:分槽喂马与同槽养猪 是古代帝王驭人术的精髓所在

栏目:时尚 2021-10-11 12:42:24
分享到:

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有两种马非常有名:一种是蒙古马,力气很大,能负重几千斤;第二种是大湾马,它像苍蝇一样飞奔,每天都要走上千里。

邯郸的一个商人同时养了一匹蒙古马和一匹大湾马。他用蒙古马运输货物,用大湾马传递信息。两匹马被圈在一个马厩里,在同一个食槽里吃草料,经常因为争夺草料而互相踢咬。每次失去双方,都要请兽医治疗,费用很高,让主人很恼火。

恰巧相马大师伯乐来到邯郸。商人听说后,主动去拜访伯乐,请他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伯乐来到马厩,看了看,笑了笑,只说了两个字:“分槽”。

主人按照计划进行,果然,槽被分割后两匹马没有互相踢。

故事是死的,真相是活的。“分槽喂”的本质是“两个有能力的人不能被安排在一起做同一件事”。两个实力相当的人才就像两匹千里马。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不互相竞争,也难免会互相嫉妒,互相攀比。很难集中精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还是分开比较好。

无论是古代皇帝对人的控制,还是现代的领导管理,都遵循这一原则。当然,全能者要想物尽其用,不仅要分用,更要善用。因为不同的人才有自己的能力,有的适合这份工作,有的适合其他工作,所以各种能力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生存和成长。只有能养能分,才能互相协调,共同努力。

比如小说《水浒传》中,宋江、于其林、卢俊义及时出兵,各领一队,就是典型的吃角子老虎策略。

回到刚才的故事,这位商人后来养了两头猪,仍然按照伯乐的话,分槽喂养。结果让他困惑的是,小猪越来越挑食,体重也没有增加。于是他主动去拜访伯乐,表达自己的困惑。伯乐听到后很高兴。他告诉商人:“养猪不是养马,而是在同一个食槽里喂马。”

这位商人回家后,试了试,效果不错。两只猪在食槽里吃东西,互相争斗,吃得更好,很快就长胖了。

其实不管是“分槽”还是“合槽”,都要看清楚对象。可以独立的Maxima,需要在不同的槽中喂养,每个槽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责任;但是,成长中的和未成熟的小猪需要相互配合,给它们一个竞争的平台,让它们快速成长。这也是古代帝王用人策略中最重要的“分槽合槽”。

每个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进入寺庙大门时,弥勒佛是第一个,面带微笑,背上的韦陀是黑脸。根据传说,很久以前,他们不在同一个寺庙,而是掌管不同的寺庙。弥勒佛热情快乐,那么多人来,他却什么都不在乎。他管理账目不好,所以入不敷出。韦陀是一个很好的客户经理,但他的脸整天阴沉沉的,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少,最后香被切断了。

后来佛祖看香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它们放在了同一个寺庙里,弥勒负责公关,微笑着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于是香盛起来。韦陀不偏不倚,所以他掌管财政,严格控制。在分工合作下,寺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槽喂马”和“佛派工”其实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如果组合用人不当,就会失去整体优势,甚至一手好牌也会被打得体无完肤。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明明有一手好牌,最后却打得很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比如瓦岗军首领李密。李密出生于辽东李氏家族,出自三公第四代。他文武双全,野心勃勃。隋末,他是瓦岗军的首领之一,自称龚伟,多次率领瓦岗军打败隋军。他曾经是隋末最大的力量,他的士兵吃得很好,可以说是一个如云的谋士,勇敢而勇敢。

偏偏他死了,不听好话。与王交战时,他不得不对付。双方都吃了败仗,唐力捡了个大便宜,是典型的好牌代表人物。

在“不同槽喂马”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如何搭配的问题,让各个天赋互补而不是互相阻碍。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千里马”有深刻的洞察,最好让自己负责的事务相辅相成。

历史上,很多看似平庸的人都可以当领袖,做出伟大的成就。秘诀在于他们善用控制人,合理任用人才,热情高涨,因为他们知道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别人完成任务。

也可以说,一个人的领导水平不是体现在他做了什么,而是体现在他曾经是什么样的下属做事。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公平地权衡利弊,做出最理性的决定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