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真的是富庶的盛世吗

栏目:时尚 2021-10-11 11:33:41
分享到:

唐太宗在李世民励精图治,国家富强,后世称之为贞观之治。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真的像书中写的那样富强吗?

初唐贞观之治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好吗?李世民真的有这么大的成就吗?我们来看看初唐的物价。

《新唐书·食录》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米斗四五钱,人不闭数月,牛马野,人不得食千里。”也就是说,贞观四年,社会生产力得到根本恢复,社会保障得到根本改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事实上,用“四五块钱一米”来强调政治成就,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韩曙史·货殖上》说:“贵而伤民;很便宜,害了农民。民事伤害很分散,农业伤害很少。”意味着低粮价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高粮价则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低粮价不能被视为治理成功,而可能导致普遍的社会危机。

况且在唐朝的京畿地区也不可能有“米斗四五钱”的怪事。同样是《新唐书·食货志三》。当初说唐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虽然叫沃野,但疆域有限,产出不足以供首都消费,所以往往要靠东南草米的支撑。大米通过水路和陆路运输,从江淮到东都洛阳的水路“一迎八斗”,也就是说,从产地到东都洛阳,运费将占货物价值的20%。然后用汽车或捎带运输到陕西,只有三百里的路程,“两斛米佣兵钱的费率是千”,而且每桶运费要50元。就这样一路折腾,连那些米都是从五湖四海掉下来的,所以一分钱都不付,“每米四五块钱”,这也只是洛阳到长安干路上运费的十分之一!

长安贵是不争的事实。大诗人白居易,在公室读书时,被权贵嘲笑说:“长安贵,住大地方不容易。".贞元时期,关中、三福地区米价创下了“斗几千块”的历史新高。当时国家储备粮库太仓的米仓只能维持“田字六宫粮食不足十天”。因此,曾经只有高宗一个皇帝,政府团队有过几次吃东都洛阳的经历。

贞元初年,当时关中地区还真有谷贱的特例。鲁直总理建议政府抓住机会,考虑到运输费用,以公平的价格向人民购买。到达太仓后,每桶小米也要“40多元”,每桶大米也要“70元”。元和十五年,李敖在《税收减免与改革税法》一文中介绍,建中元年“一斗米200元”,经政府稳定后,元和十五年“一斗米50元”。

贞观的米价只有谷便宜时“70元米斗”的十四分之一,政府稳定后“50元米斗”的十分之一。这可信吗?这样的数字只能是历史学家的伪装。它是否出现在初唐的场景中值得怀疑。

一个国家的国力取决于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王泰,一直认为初唐国力不如前朝。他曾经公开对自己的国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进入朝鲜,会看到秦、龙以北,城市会很萧条。”文曲泰于贞观四年十二月入朝,这一年最受米切尔称赞。文曲台沿途看到的是“城市萧条”,与《新唐书·食记》中的说法完全不同。

事实上,纵观李世民的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抗衡,而且在人口上也远远落后于前朝。李世民死后三年,有一次,他的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舒高:“去年户籍增加了多少?”高士回答:“去年一共增加了15万户。”顺便问一下,李治问了隋朝和现在的家庭情况。高适回答说:“隋朝时全国有870万户,现在全国有380万户。”说明唐朝建国后经过近40年的休养生息,其人口仍不足隋朝鼎盛时期的一半。从两代人的经济和人口状况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贞观时期的国力。

新唐书《食货》中所谓“千里之行,人不能得食”,就是说在路上旅行时有足够的保障获得粮食补给,不需要自带干粮,这只是说明生意初步恢复。至于所谓“几个月不闭关的人”,参照台“有隋与隋之比”的感受,不难理解。

事实上,贞观之治的起源有其现成的副本,也就是说,以前有人做过。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一群皇室史家画的葫芦。阿津人甘宝在提到太康的社会现状时,有这样一句美言:“牛马野,余粮住亩,草棚行旅,外不闭户,民如亲遇,穷以路养。”它的语气怎么和贞观之治的描述相似?在这样繁荣的年代,它三代人都没有死。这牛皮被吹起来了。难怪方后来在读专业的时候抛弃了甘宝的《金鸡》。

纵观隋末的物价和经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贞观之治不如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