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佟宇
昨天微博热搜,有这样一个故事:女人住5元酒店。
这家位于吉林市的酒店于1996年开业。老板娘的名字叫孙二娘。一开始她一晚上收一元,后来涨到两元一晚上,几年后又涨了一元到现在,是五元一晚上。
自24年前开业以来,这里的主要游客是在农村工作的单身女性、下岗女工和逃离家庭暴力的无家可归妇女。它变成了一个避难所。
看完这份报告,我的心是苦的。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人。
她叫郑秀娟,在70岁的军营里。家里没有农忙的时候,她就会出来打工挣钱。因为雇主关心这个年龄,所以她有点着急。因为想省钱,也担心家人不放心,所以没跟我说就住了5元酒店。
报道称,6年前,郑秀娟的大儿子结婚了。她和妻子给了他们20万的首付,在老家买了一栋楼,花了近20万装修。当她的小儿子在吉林市工作时,他必须支付结婚和买房的费用。
在这里,和她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年轻的时候,工作养孩子长大,攒钱给孩子买房子,结婚,补贴家用,然后抱着一个美好的幻想:“老了就搬不动了,跟着儿子就行了。”
5元和40万形成鲜明对比。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地方都非常震惊和感动。
作为母亲,她是中国最传统的女性。她简单、勤奋、善良、努力。她把自己生命的全部价值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想帮助儿子好好生活。从养儿子、买房、带孙子到补贴家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们会对这样的母亲和女人感到心疼,但作为自己的母亲和女人,她们却因为自己的教育和思想局限,把这些都当成了理所当然:只要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再多受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根本不会给自己任何退路。
他们抱着最基本的愿望,想等到老了,可以依靠孩子的祝福,但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
还有很大一部分,可能会成为孩子老了以后的负担,什么都做不了,无法给家人提供任何帮助。不仅他们的孩子这么想,就连他们自己也经常怀疑。
有些老人被孩子踢来踢去,就像踢球一样。父母小的时候,孩子靠大树乘凉,后来一天都不想赡养父母。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溺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一切却不求回报的父母,越难得到孩子的孝顺。
大概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人,会把父母所有的努力都当成理所当然,不会感恩。他们会想尽办法榨干父母最后的价值。一旦这种价值开始打折扣,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自身利益的受损和自己的不满。
我来自农村,身边有不少像郑秀娟这样的妈妈。他们就像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而他们自己,在变老的路上,跌跌撞撞。
我妈妈有一个好朋友,今年58岁,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是她40岁后的第二个孩子,现在还在上大学。
她的大儿子已经结婚了,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无数父母一样。大儿子结婚时,他们买了房子和汽车。
这位阿姨和丈夫在菜市场有一个摊位,主要卖水产品。他们每天早起变得贪婪。虽然工作辛苦,但生意不错,收入需要养活两个家庭。她大儿子结婚后,他们几乎依赖他们。
她的大儿子高人一等,没有正式工作,儿媳在家照顾孩子,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就让儿子去摊位帮忙,每个月领工资。虽然她儿子经常偷懒,但他们仍然坚持付钱。
她的大儿子非但不感激,反而一直在责怪他们。
他说他没上过大学,花的钱比弟弟少。作为父母,他们应该补足这笔钱。
但是,其实她的大儿子真的给他们亏了不少钱,一个接一个的创业,明显没有经验,但是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向他们要资本。过了一段时间,他没有信心就放弃了,钱也砸到了水漂。
仅去年一年,她就损失了近20万元,儿子不允许他们说话,她一说话就会生气。
这个阿姨总是叹气,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休,小儿子将来要结婚买房。她说停不下来,否则只给大儿子帮忙肯定会被骂,不给小儿子帮忙肯定会被骂。
他们夫妻的生活像陀螺一样旋转,围绕它的中心就是孩子们的全部生活。
在很多人的传统思维中,他们总是谈论“为了孩子”,好像他们是父母,他们应该为所欲为。
这是一代人的思想,已经深深嵌入心底。
我还认识一对夫妻,他们的儿子前年结婚,刚买了房子,这辈子把积蓄都花光了。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他们付了全款,买了婚礼,借了10多万。
过完年出去打工,两个人都不愿意买卧铺,说要攒钱还账,给儿子挣装修钱。他们还想给儿子买辆车。
而他们27岁的儿子,17岁就出去打工了,结婚时连一万块的存款都拿不到。据说他们的儿子在外面的时候每个月还有7000多块钱,但是他只是花了很多钱,每个月都可以自己花。
他平静岁月的背后是他父母沉重的负担。
有多少人,带着自信,老了,因为攀比,父母拿不到足够的钱去责怪他们没用,却不努力把生活中不切实际的想法扛在父母肩上。
其实这样的人一点同理心都没有,以后还能孝顺吗?
越是这样,越要警惕“养儿防老”的陷阱。
在我看来,在有一定能力,不损害自己生活的前提下,父母帮孩子结婚自然没问题。曾经父母是大河流,孩子是小河流,大河流帮助小河流,当小河流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时候,他们又回去喂大河流。
这样,也是幸福的。
但是,如果是那种“拼了老命”的帮助,你就迫不及待地崇拜你的孩子,给全家人力量去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你会一直委屈自己,贬低自己,不会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你会省钱,但你所有的钱都会用来补贴你孩子的家庭。这种努力最终往往会适得其反。
但是没有人能改变这种想法,这是他们在各种原因堆积之后的命运。
只能是,看透了这些人情的温暖和温情之后,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一个为自己着想的父母,不要让爱情的天平失衡。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最后,愿这些淳朴善良的父母,有一个安静幸福的晚年。
-结束-
和每一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谈爱,但和浪漫无关。点击上面的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