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县 走出山沟、走出贫困:隆子县“菜篮子”托起致富梦

栏目:汽车 2021-09-25 21:15:35
分享到:
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果没有自身强大的意志和外界一定的帮助,很难彻底走出贫困的泥淖。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几代人深陷贫困的境地,终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帮扶下迎来转机。

冻伤的脚,让贫穷有了具象化的呈现冻伤的脚是贫穷的具体表现

  贫穷像是一道无解的题,曾经困住了隆子县的很多地方。

42岁的群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坚持了38年。远离深谷的家,就像沙雪乡的普卓村,远离现代社会的一切便利。没有光、没有交通、没有电、没有水的土房……群培连说六个“不便”来形容原来的生活。

  一家四口,只有1亩地来种青稞,最值钱的5头牛一个赛一个羸弱;群培身体不好,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妻子外出打工赚的几千块钱,一年下来,全家最多的时候只有5000元左右收入。

没有耕地,劳动力有限,交通不便,就业渠道缺乏,群培一家三代人都很穷,感觉没有希望,难以突破。

  贫穷的苦,也让53岁的巴珠记忆犹新。

这位企业家现在拥有很多产业,在外人眼中也是成功的,脚上有一双黑色的运动鞋,因为经常和土地打交道,鞋子已经变得尘土飞扬。鞋子也是巴竹对贫穷最深的感悟。11岁那年,他没穿鞋,脚在雪域高原冻得满是伤口。痛苦,让贫穷有一个具体的呈现。

  20亩地种植的青稞小麦还不够全家11口人果腹,巴珠只念到初中就被迫辍学养家。

  “当时我就想着,我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贫困让群培耽溺在愁苦中,却给了巴珠绝地反击的勇气,他花了几十年时间,和贫困做抗争。

“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贫穷让群培沉湎于悲伤,却给了巴竹反击的勇气。他花了几十年与贫困作斗争。

  从打工开始,绝地逢生

1990年,巴竹开始在紫龙县工作。在接下来的七八年里,他跟随主人的实践技能,寻找致富的机会。

  千禧之年,西藏全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劳务市场开始活跃。巴珠意识到,机会来了。独木不成林,只有有规模、有规范地组织人员外出务工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他开始组织隆子镇扎果村青壮年劳动力承揽一些建筑行业零工,后来索性成立了扎果村农牧民施工队。

克服了没有招聘、没有信任、没有资金支持等各种困难后。,施工队伍的业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巴竹用剩余资金与政府合作承包经营了扎果村的日光温室。紫龙县绿健蔬菜生产基地、紫龙县“聂雄”高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龙子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紫龙县扶贫贸易批发市场等特色产业项目逐步建立。

  30多年时间,巴珠终于走出了贫困。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脱离贫困的巴珠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他决心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脱离穷苦的生活。

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脱贫的巴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他决心让村民摆脱贫困。

  “天天住宾馆”的新生活

当巴竹发家致富后,大众文化的生活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在政府搬迁政策的支持下,一家人搬到了叶坝村,新房子让一家人异常兴奋。“就像每天住酒店一样。”群培说。

  居住环境改善后,就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巴珠向他们伸出了援手。2016年,群培和妻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到了“菜篮子”工程园区工作,通过认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和农机具使用方法,群培很快便成为技术骨干,还当上了小组长。他和妻子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有8500元收入,2018年,他们摆脱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身份。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他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穿了一件整洁熨好的衬衫,然后穿上一件毛衣。他的衣领是白色的,穿着体面。

  像群培这样的贫困户,有很多都在巴珠的产业园里工作。目前,巴珠的各个产业带动了当地7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7名。

此外,他创办的山南永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也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多年来,累计投入531.8万元慰问生活在雪村叶坝村、新坝村、年嘎村、沙琼村、沙雪乡、热特容乡、列麦乡的困难群众,累计投入1236万元为贫困户修路修房。巴扎还资助贫困户学生学习,为村里购买农机产品,为困难家庭支付医疗费用。疫情期间,共捐赠抗疫物资250万件、10多万种。

  “慈母般关爱,巴恩胜亲人”,这是隆子县日当镇国村次仁旺杰给巴珠赠送的锦旗上写的话。这位企业家,抓住机遇,在政策的帮助下,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给其他人带去了新生活的可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