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清政府对新的国家环境没有清醒的认识。
清军入关后,八旗军由部落军转变为国军,由战争时期转变为相对和平时期,由冷兵器时代转变为火器时代。然而,清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适应这些变化,保留了“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满足于中国的稳定局面,忽视学习近代西方国家先进的军事技术、组织制度和军事思想,使自己的军队处于落后状态。
其次,当改革被现实所迫时,往往被错误的观念所引导。
顽固守旧的清朝统治者,在实在难以维持的时候,不得不对陈腐的八旗制度进行一些局部的改变。但此时往往从优待八旗贵族、解决旗手生计问题入手,重在为八旗老弱病残提供温饱,偏离了以增强战斗力为目标的军事组织改革方向。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八旗官兵生活水平的下降。
第三,治军不严,训练松散,绥靖屡见不鲜。
清廷对八旗官兵给予特殊的优待政策,使他们无法贯彻“治军严明”的信条。事实上,八旗子弟在社会上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对北京和八旗军来说,早已是公害。各级军官总是给他们庇护,地方官员很少敢管他们,使得旗营流氓的嚣张气焰越来越嚣张。八旗军的训练大多是一个虚假的故事。不仅射箭拉弓在平日浪费,连三年一次的大阅兵也只是临时演练,然后不请自来地摆着。
最后,实行封闭就业政策。
在各级旗营官的安排上,清政府大多由满族贵族世代垄断,庇护。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民族隔离,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将领和军官有怀疑和不信任。结果在多次战役中,他们都没能发挥出全部实力,节节败退,加速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