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 丹水浩荡润民心

栏目:生活 2021-09-20 20:31:46
分享到:

头条新闻河南日报南水北调报道组

总规划师:林东·刘雅鸣协调员:张学文

执笔人:董

焦作精心打造南水北调绿化带,提升城市品位,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河南日报信息图片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一条清澈的运河从这里北上,纵贯千里,滋润华北,造福中国。

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视察南水北调工程。工程、水质、生态、移民...他深邃的眼睛一直与这个让他在这里读书的“国家伟人”联系在一起。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还特别向南水北调移民致敬。5月13日下午,在移民邹新增家中,总书记与一家三代人围坐在一起,畅谈日常生活,不少人被一些深情的话语打动: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为江山而战,守护江山,守护人心,为的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条运河,安心,华北安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这样一项牢牢抓住人心的百年伟业。这条绵延千里的人工天河,是广袤北方解渴的输水线路,是保障亿万人民饮水的安全线,是复兴万千江河湖泊的生态线,是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为解决未来制约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缺水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部南水北调的历史,也是新中国发展奋斗的历史,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忠实记录和极好回答。这光辉的历程和精神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充实和丰富,根深蒂固,历久弥新。

这座人造天河,涌动着伟大复兴的梦想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习近平

5月14日,一组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统计数据出炉:截至当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总供水量为364.22亿立方米,相当于调水8个多太湖、约2600个西湖。

东中线、南水的版图日益扩大,成为沿线40多个城市、300多个县的重要水源,惠及1.2亿多人,其中中线7900多万人,我省2400万人。

这些从南方来的水域连接长江和黄河,越过巍峨的高山和辽阔的平原,经过无数的城市和村庄,最终到达口干舌燥、波折起伏的北京和天津,就像项目本身从构思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的漫长旅程。

这条清澈的运河贯穿了新中国的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突破生存困境、谋求未来发展的卓越智慧。

1952年深秋,59岁的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视察。他此行的第一站是在开封黄河岸边。面对眼前汹涌澎湃的江水,他并没有过多地谈论如何治理黄河,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可能的话,借点水也行。”

当时“南涝北旱”已经很久了。随后几年发生的干旱一再凸显了这种资源不平衡的困境。三年的自然灾害和1986-1988年的大面积干旱,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令人难忘。2009年,我国近一半的冬小麦受到干旱影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2014年,河南遭遇了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河湖干涸,土地开裂,令Hiderigami震惊。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的黄淮海平原,是缺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根据历史经验,我省大约在5到6年内有一次严重干旱。由于多年过度开采地下水,广阔的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首都北京的地下水位一度下降了近4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投产前,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在理想的水环境下,北京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约为800万。当时北京的人口已经超过了2000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这既是北京一座城市面临的水困境,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危机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危机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它会直接导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健康危机甚至生存危机,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水资源格局决定发展格局。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将生命之源输送到沿线各地,还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生态基础。

平顶山市居民张海清仍然记得2014年的那场旱灾。那一年,持续蔓延的干旱使平顶山市143座水库中的69座干涸,49条河流中的39条断流,“水箱”白龟山水库触底,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急需供水。洗浴中心和洗车店都关门了。在用水最紧急的时候,城市用消防车给市民送水,一户限一桶。“那时候家里快一个月没拖地了,地板一片漆黑。”张海清说。

关键时刻,南水北调工程紧急调水,丹江奔流400里,解决了这个城市百万市民的燃眉之急。

当时南水北调中线还没有正式淹没。由于旱情严重,平顶山有幸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个饮用水源的城市。“一泓清水救一座城”的著名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张海清说,直到那时,他才明白为什么他的祖先们热切期待南水北调工程,也才明白从源头来到家乡有多漫长和曲折。

那条来自南方的运河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梦想。

为了在本世纪内从长江调水,南水北调线上几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艰苦的勘测工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调水方案:在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上修建,将南水北调。

要完成南水北调前后空改变地球水系的水利壮举,不仅需要解决一系列不可逾越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国家支持。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0多亿美元,人均290美元,仅为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就当时的国力而言,还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工程。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积累了雄厚的国力。打造这个“国家武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命令。

2003年12月30日,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论证过程,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数十万建筑工人分散在中国的工程现场,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吸引的浩浩荡荡的清流将帮助沿线所有地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使千帆能够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竞争。

郑州航务空港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航务空港口综合经济试验区,是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之一。国际货运航班在此中转,以此为中心,2小时飞行半径的辐射圈,足以覆盖全国90%的人口聚集区。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了这一优势,纷纷在这里跑来跑去。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深居内陆的郑州,变成了通航空的大都市。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通航空港区的规划与南水北调工程密不可分。没有南水北调,郑州现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本无法满足航区空港区的宏伟规划。富士康落户这里,南水北调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这个被中线工程包围的区域后来被规划为今天的通航空港区。脱胎换骨的大都市,从这里崛起。一个充满希望的伟大中原,从这里起飞。

这座人造天河见证了世界的沧桑,迎来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的崛起,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滋润着中国,飞跃着东方。

这条运河南边的水充满了翻天覆地的故事

为了让沿途的人喝上好水,大家为了大家放弃了家园,搬出去了。这是伟大的奉献。——习近平

在淅川县万圣镇关羽村,王建青和王焕珍黎明即起。王焕珍习惯性地走进厨房做早餐。她的丈夫用扫帚和铲子走进56座移民纪念碑的中间,擦去纪念碑上的灰尘和落叶,并平整了纪念碑周围的区域。他们用这种方式开始新的一天已经有10年了。

河南日报设立的这些移民纪念碑上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4万移民的名字。碑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名字留在这里,但人们像种子一样散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这里已成为淅川移民回乡探亲的纪念地。他们的家乡永远沉入了谷底,回国探亲时,再也找不到寻根问祖的地方。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上,就像一颗漂泊的心融化在家乡的山川里。

纪念碑无声,是对故乡游子的难忘纪念,也是对热爱报国的移民的无声致敬。

5月12日,李国仁来到一块石碑前,很快就在上面找到了他的名字。虽然离开故土多年,但当他站在纪念碑前,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自己的名字时,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在家乡出生长大的庄稼,是游进丹江口库区的小鱼。

这次他回到家乡关沟村,带着女儿李喜燕去看望80多岁的爷爷奶奶。女儿叫爷爷,淅川县西,燕子燕。爷爷希望她像燕子一样,无论她迁徙多远,都要记得回家。

李喜燕的新家在新郑市薛颠镇,村名也叫关沟村。虽然新家不再依偎在碧波荡漾的丹江里,但我家乡的名字依然留在这片新的土地上。

大多数移民村保留着他们家乡的名字。他们以如此简单的方式怀念家乡。

数里之外的郭店镇新里营村,于2010年8月21日从淅川县上集镇新里营村搬迁。村民们除了延续原有的村名外,还会以另一种方式追忆那份不变的乡愁——每年的8月21日,当夜幕降临,当音乐响起,大家都奔向村广场观看当年录制的搬迁视频。

这样的聚会,似乎成了新李营村村民思念家乡的新民俗。

离开家很难。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想象移民离开家乡时的情感失落和心理创伤。更有甚者,自上世纪50年代丹江口水库建成以来,淅川人经历了7次大大小小的迁徙,前后有近40万人背井离乡。他们失去的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地理,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和刻在骨子里的乡土记忆。在遥远陌生的异乡,他们的人生道路将被重新规划。

数十万的庞大数字,意味着无数的喜怒哀乐。但是为了国家,他们眼里有泪,却没有一丝犹豫。他们的努力带来了南水北调工程百年梦想的顺利推进。

他们值得每个中国人的钦佩和尊重。

当移民们落泪告别家乡时,移民干部们又经历了一次考验。

前不久,曾经担任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省移民办主任的王树山来到平顶山,给当地一所高校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课。他演讲的主题是南水北调和移民。他多次谈到类似的话题。

他用一组数字来说明当时移民的难度和强度。

三峡工程实际搬迁农村移民55万人,历时17年,平均每年搬迁3万多人。

黄河小浪底水库搬迁农村移民近15万人,历时11年,平均每年搬迁1万多人。

但我省丹江口库区两年内将有16万余人搬迁,每年搬迁安置8万余人。

我省原定目标是四年内完成搬迁任务。为满足移民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的迫切愿望,我省科学决策,主动将搬迁时间缩短至两年。“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要确保没有人受伤、死亡、被遗漏。沉重的压力落在移民干部身上。

他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搬迁。摆在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背井离乡的移民,需要顾全大局,承受屈辱的重担,正视辛酸与痛苦,泪水与汗水,甚至生死。

王树山熟悉的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副所长王玉民患有严重肺气肿。移民工作以来,他骑自行车走遍了镇上13个移民村,行程1万多公里。2011年6月20日,当人们打开他的房间时,发现他已经僵硬了,没有人能说出他的死亡时间。

在两年的迁移过程中,共有13名基层干部倒在迁移一线。13人中,有6人在工作中突然晕倒,没能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空在前一种压力下,移民干部最大的愿望就是任务结束后能哭、能喝、能睡。

面对困难的搬迁,他们需要克服困难,一心一意地工作,每一小步都睁大眼睛,紧张不安。

在王树山的书柜里,还有一本厚厚的关于移民计划的书。

他介绍,搬迁过程中,当地移民指挥部将搬迁计划和操作流程分解为46个“关键环节”和“规定动作”。老弱病残、临产孕妇、高危患者等每一个特殊移民群体都有医疗保障。人员全程照顾;每个搬迁队都有警车护送;每个移民家庭到达移民村后,当地干部都有定点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每一次都是一场巨大的战斗。”王树山说,在搬迁高峰期,一天搬迁7批,搬迁人数超过5000人,各类车辆超过2000辆。他清楚地记得,2011年8月14日,有130多名移民干部中暑。

移民干部,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群体。

5月11日上午,11岁的周在荥阳市王村镇第三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他是村里最年轻的移民,生日是他家从淅川县搬到荥阳市的那一天:2010年8月10日。

“生,取出生在阜阳的意思。”小盛兴的妈妈李娜说。

李娜回忆说,那天和搬迁队一起去荥阳的路上,她突然觉得“不对劲”。“幸好当时每辆车上都有医护人员,不然两位母亲就有危险了。”她说。

盛兴,这个名字很有意义。

这项伟大的事业展示了中国治理的力量

要继续做好移民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农业、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发展致富。——习近平

虽然11年过去了,但李国仁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搬到新郑市关沟村的时候。那天,当他走进新家时,移民们帮助干部们送来了一袋大米、一条面条、一部电话和一捆青菜。打电话要收费20元,每捆青菜有一把洋葱和一块生姜。当时他不知道的是,下车之初迎接他们的物品只是整个安置计划的一部分。

移民不是终点,而是移民安置新场景的开始。

李国仁搬到新郑市的第一年,就体会到了新家的好处:可以在家门口上班。当时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建立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每年直接给村里带来60多万元的收入。在示范园工作的村民,月收入三四千元。村子周围有很多企业,村里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短短两三年,村里就有200多户人家,跟当地结婚的也有20多户。他们逐渐融入当地生活。无论是外来的拆迁户,还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居民,都开始融入到共同的生活中。

这两天,当李国仁回到淅川老家看望父母时,他默默地把那些通过安置留在家乡的乡亲们和现在的自己做了对比,发现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当他回到新郑市的村子,也叫关沟村,看到自己的小洋楼在新村门口,他觉得自己的家乡真的成了自己的家乡,眼前的新家成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在李国仁又看了看他的新村子,发现很多地方已经习惯了,但与过去大不相同。不知道什么时候,村子里到处都是车,墙上贴满了招聘广告。街上好像突然出现了很多陌生人,都是在村里租房的外地人。这让他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是城里人了。这是他在家乡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东西。

这种情绪的转变也发生在被称为“移民标本”的何兆生老人身上。

何兆生一生经历了三次迁徙,最终定居在辉县市常存镇。

20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告别家乡,去了青海,在那里他得到了一件外套、一件棉袄和一件被褥。

20世纪60年代,他再次离开家乡,搬到湖北荆门,在那里得到了400多元的补贴和半间土坯房。

2011年,当他第三次告别家的时候,他拥有了一套宽敞明亮、有水有电的新房。

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进步,也展示了中国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专心做大事,让移民能流动,能稳定。

对于丹江口库区的许多非自愿移民来说,移民导致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生产资料、谋生方式和社会网络,迫使他们经常面临贫困的风险。

非自愿移民引发的现实问题考验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

在我省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迁安各级党委政府把移民工作列为“一号工程”,全省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5万多名党员干部争相搬迁。前线;25个厅局组成了迁安堡县移民工作小组,驻村并全力帮扶;36个省级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出台扶持政策,扶持安置市县50多亿元...各种政策和资金的有效整合使移徙者能够重建他们受损的生计,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国务院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督查组在向河南省反馈情况时,对河南省动员全党、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大加赞赏,这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宝贵财富。

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的动人篇章。

——创新产业帮扶方式,让移民发展致富。

蘑菇年年上市,这是辉县市常存镇仓房村最美的时光。来自新乡、焦作、郑州等地的摊贩会蜂拥至该村,面包车、三轮车、大货车堵住了村口。

有许多温室,整洁的街道,漂亮的两层建筑,村民们忙着采摘蘑菇...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远的移民安置点已建成近百个蘑菇大棚,成为著名的蘑菇专业村。

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我省摒弃了以往撒辣椒的方式,按照“资金支持项目、项目资产集团化、集体收益普及化”的“三化”帮扶思路,实施强村富民、移民企业上市、探索推进“移民贷”等措施,在全省移民村中催生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2020年全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5151元,是移民搬迁前的3.6倍。

每项措施都有一个明确而共同的方向:政治唯一能带来的就是造福人民。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移民自主受益。

新郑市新蛮子营村搬离淅川后,成为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三届换届。

搬迁导致群众思想混乱,新旧矛盾激烈爆发,治理问题重重。我省建立移民村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三会两组织”,积极探索村级治理。

“村里的事情公开透明,群众知道了,就稳定了。”这是新蛮子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在村里推行民主议事制度后的真挚情感。村里的土地转让和分红等重大问题由民主委员会讨论决定。这个曾经矛盾的移民村现在平静了。

中原移民村发生了一系列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在恢复和改善移民生计、实现沉寂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

在萧条中挣扎跳跃,在困境中破茧成蝶。如今,移民村处处充满活力和发展热潮。移民们,曾经像种子一样散落一地,现在已经在新家长成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不知不觉,春夏秋冬在听不到河流河流的地方悄然滑落;不知不觉,一个异国他乡变成了故乡。

这股蓝绿色浪潮正随着迈向未来的运动而汹涌澎湃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循环,促进南北协调发展,都需要水资源的大力支持。——习近平

一条来自南方的清水渠,连接着千里之外的长江和黄河,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奔流到华北平原的千家万户。沿线的山、河、湖、城、村,在清汤的滋润下,领略江汉之水,千里之外,滚滚而来又如何走完漫漫征途。

2000多个昼夜不懈运行,累计输水超360亿立方米,惠及24个大中城市120多个县,为受纳区47条河流供应生态用水。中线工程作为我国大水网“四横三纵”中的“纵”,千里摇曳,汇聚江河,改变了我国夏汛冬旱、北方缺南丰的水资源失衡困境,优化了水资源的时间空分布,支撑了沿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渠道最长、占地最大、移民安置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南水北调在我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是水转移的已被证实的好处。

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严重缺水地区。年调水量近38亿立方米,无疑大大缓解了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省受水区的11个市40个县,既是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我省农业干旱地区最集中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南水北调的水量占城市供水的一半。这些来自南方的珍贵水域极大地推动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禹州市深诺镇是著名的“钧瓷之都”,也被专家称为“唯一活着的古镇”。然而厚重的历史和华丽的钧瓷背后,却有着千百年来难以解决的缺水问题。

在南水北调之前,水窖几乎是神阙镇山区居民家中的“标配”,夏天村民很少洗澡。使用丹江后,沈丘居民最大的变化就是使用多年的水窖被填平了。

“以前水质不好,杂质多,对瓷器的光洁度也有影响。现在使用丹江,瓷器质量进一步提高。”向辉瓷业当地负责人说。

在过去,火给了神神奇的颜色。今天,水支撑着这片土地的新梦想。

这是一幅被来自南方的水渗透的生态图。

5月14日,在许昌中央公园陈庄观景台,宽度超过80米的水系像一条蓝色的丝带向远方延伸。沿着公园的绿色步道行走,绿草如茵或小桥流水,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一场清水泛滥,让这座曾经极度缺水的北方城市的“颜值”翻倍,被称为一座在水声中醒来的城市。在护城河划船,逛许昌城,是一个诗意的场景,让很多游客陶醉。

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年来对沿线河湖的供水,我省受水区河湖水质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地下水位上升,绿化面积增加。一幅新的生态图景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这是常璩·比博托所提到的壮丽景色。

2019年7月19日,随着尼日利亚外贸集装箱的启运,周口中心港实现了集装箱货物的首运。

三河交汇、一河穿城的周口,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它创造了“千灯万水,千帆聚高涵”的辉煌,被誉为“小武汉”。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负荷也在逐年增加。在人口超千万的周口,全市人均水资源一度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的十分之一。随着气候变化,上游平顶山、许昌的多条河流相继干涸,沙英河多次断流。周口航运一度失去昔日风光,船只如云驶来、行船如云的景象几乎成为历史。

南水北调沿线城市实施生态供水后,不仅周口、平顶山、许昌、漯河等上游城市有机会通过河流入海。目前,漯河港盐城港区、舞阳港区、许昌港相城港区、平顶山港叶县港区已规划沿沙英河建设,正在加紧打造“黄金水道”。当沿线船舶汇聚周口,我省将诞生一条繁荣的沙英沿江经济带,一个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

这是一场由洪水推动的工业变革。

水质保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南阳作为渠首所在地和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摒弃了依山靠水吃水的粗放做法,关闭重污染企业800多家,关停转移污染企业460多家,走上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位于运河之首的淅川县,成为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的必然选择。全县50多个小流域,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生态作物生机勃勃,每年入丹江口水库泥沙减少200多万吨。

发展增量不增加污染。淘汰和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推动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农业区农业将提质增效增收,城市生态农业将持续增长。一渠清水“贵于金”,不断推动“含金量”“绿色量”“新量”的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水是硬约束。每一滴晶莹的水滴,都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算盘,衡量着每一个认识水、保护水、节约水的人的分数。

管理水就像治理国家。水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理念。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未来我国将依托长江丰富的水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形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国家水网骨干。

这个水网既是促进协调发展的大网,也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的大网。

这是水资源的重组,是水以人们能够想象、设计和实现的最合理的方式流动,是为了全民和可持续发展而建设的伟大事业。

横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的河南,在构建“四横三纵、南北配置、东西互助”水资源配置格局中作用突出,任重道远。

当重新组合、重新配置、重新流动的河流呈现在中国腹地时,我们所有的追求和努力都深深凝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

河流的水是无尽的。

天地之中,有许多挣扎。

沙河渡槽河南日报记者高长玲摄

附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002年12月23日

国务院通过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2003年12月30日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5年9月26日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

●2005年9月27日

中线重点控制工程黄河穿越工程开工

●2006年4月15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北至漳河南段建设管理委托合同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拉开了我省中线工程建设的序幕。

●2009年8月16日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搬迁正式启动,首批移民告别库区

●2010年3月31日

丹江口大坝需要加高的54个断面全部加高到顶

●2010年9月27日

穿越黄河中线隧道工程贯穿全线

●2013年12月25日

中线干线主体工程顺利完成

●2014年12月12日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