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醒来的时候,丹麦驻华大使馆发现中国网友对丹麦的印象已经从“童话王国”变成了“牡蛎王国”。丹麦驻华大使馆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火灾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是意料之外的。“但我们知道,只要是食物,它绝对有潜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无论国籍。”
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题为《牡蛎遍地都是,但丹麦人一点都不高兴》的文章,称丹麦海岸被太平洋牡蛎入侵,当地人对此无能为力。本文已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知道丹麦有很多牡蛎。
虽然全文中没有提到“希望中国人能过来把这些生蚝都吃了”,但很多中国网友都把它当成“丹麦生蚝吃团”的征召令,都说“这件事得中国人来做”。
面对中国网友的热情,丹麦驻华大使馆告诉记者,发表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丹麦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个问题,呼吁公众关注物种入侵,以便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丹麦驻华大使馆也希望让中国网民意识到,每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环境挑战。
微博原文的一万多条回复,大部分都在暗示丹麦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国“美食家”来消灭这些牡蛎。其中最受好评的回复说:“放宽签证,开放吃牡蛎签证,十年内不限往返。每次入住最长持续一个月。我估计这些牡蛎将在五年内被淘汰。”
“但我们不认为吃光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丹麦大使馆告诉记者,丹麦科学家和渔民多次向丹麦自然保护区投诉,但仍然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难缠的入侵者。
事实上,丹麦人并不讨厌吃牡蛎。这个国家有吃牡蛎的千年传统。丹麦驻华大使戴世戈26日在微博上说:“我很喜欢吃牡蛎,特别是小而圆的,生吃,最多加一点柠檬汁。把它放进嘴里,似乎能感受到丹麦西海岸凉爽的海风。”不过,丹麦驻华大使馆也表示无奈。“丹麦人口不到600万。”
丹麦驻华大使馆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网友提供的建议和“生蚝食谱”,一些“开创性”的建议令人惊讶,比如“建一个蚝油工厂向中国出口产品”和“组织一次吃生蚝之旅”。丹麦驻华大使馆承诺,“这些建议将转达给丹麦相关部门考虑”。丹麦驻华大使馆补充称,丹麦只要能从中国获得进口许可证,确实可以向中国出口牡蛎。
中国网友投稿:除了吃光它,还可以盖“房子”
中国热心网友也对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发文求助提出了建议。有网友建议当地尽快办理生蚝旅游签证,让大部队几分钟就能把生蚝吃光。有网友建议,这些生蚝在国内可以低价出售。有网友开玩笑说:“我们可以吃牡蛎当回忆。”此外,有网友表示,大量食用牡蛎后,还可以用来建造“牡蛎屋”,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什么是牡蛎屋?众所周知,“蚝屋”是福建省寮浦村的特色民居,用蚝壳建造而成。它具有不下雨、不怕虫、冬暖夏凉的特点。
牡蛎屋是如何建造的?荔浦村相关负责人告诉Zhongxin.com记者,蚝壳一般建在大门左右墙和后外墙上,用石灰、沙子、泥土“三位一体”泥块做成,而内墙用杂土石砌成,组合起来极其坚固。蚝壳大、中空,一起搭,墙隔空,冬暖夏凉。尤其是泉州的海风,虽然又苦又咸,却破坏不了这种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