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西
带你了解真正的淞沪战场
八百年依然火热,人们对“八百英雄”衍生出的淞沪会战、抗战话题的热情不减。
就在几天前,我们发布了《八百秀》。你真的知道淞沪之战吗?中国主动进攻但未能保卫上海,但日本的灭亡是注定的。“看完这篇文章,我惊喜地发现朋友圈里有两个平时对军事不感兴趣的可爱女生转发了这篇文章。
经过详细的聊天,我意识到普通大众对这段历史真的了解不多,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认知也仅限于课本上的一页介绍。以上文章对普及历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本文从大历史的角度为读者梳理了淞沪会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不过今天军旅武菌推荐的纪录片,还原了当年的很多细节。
纪录片导演组走访了上海、北京、台北,搜集了大量珍贵史料,采访了几乎所有淞沪抗战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中,台湾省区域政治大学收藏的陈城战时通缉令原件及日记均为独家授权,首次对外展示。
更值得称道的是,导演组还从各种渠道获得了许多不可复制的阵亡老兵采访资料。只有通过这些战争见证人的口述历史,我们才能更真实、更直观地了解当年的热血与荣耀,或者说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填补淞沪战场背后的悲壮与哀痛。
一个
攻城日海军陆战队真的没有胜算吗?
众所周知,上海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率先进攻盘踞在日本租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试图攻占日军在上海经营多年的各个据点,拔掉其心中的钉子。
很多文章里都写的是中国军队的精锐,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黄浦江十天。
但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简单。以日军主要进攻的日本海军司令部大楼为例,即使在敌人密集火力网的掩护下,重炮第十独立团三营的士兵竟然冲进了日本海军司令部大楼。
然而,由于情报准备不足,士兵们不知道里面有一座黑暗的城堡,也不知道大楼的门是电动的。一个排冲进去后,开关立即被拉下,排被锁在里面。
身为重炮第十独立团三营五连战士的宋锡山回忆说,里面的战斗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枪声才停止,这个排的人也没有回来。想象一下无路可走的中国士兵是如何死去的。
其实这个镜头在《八百里》中也有体现,只是被日本军队取代了。
第十次围攻结束,随着日军援军逼近上海,蒋介石焦急万分,决定试一试。他命令宋希濂第36师配合第87师“当面对敌,突入黄浦江畔,横扫歼灭之”,有点类似于中央突破战术。中国军队选择的进攻重点是日军防御相对薄弱的惠山码头。
为了进攻惠山码头,张治中甚至动用了坦克。新组建的装甲军团装备了英国维克斯轻型坦克。
据说当时的中国士兵不能互相合作。为什么不呢?
装甲兵团第一连坦克顺利推进占领日军阵地后,步兵没有追上。
指挥官只能命令坦克撤退并组织第二次进攻。然而,在第二次进攻时,日军已经转移了战车的防御火炮,结果是汽车被毁。当时的装甲兵徐回忆说,“连长也牺牲了,排长也牺牲了。”
▲这张中国坦克单独攻击日军阵地的照片是日本记者拍摄的。虽然事后证明是摆拍的,但能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
负责主攻的是36师216团。团团长胡嘉吉虽然协调意识落后,但作战毫不含糊。他以努力工作而闻名,并将在每场战斗中发挥带头作用。
城市巷战,最好是挨家挨户推进,突破房屋的围墙,在建筑物的掩护下推进,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证实的有效战术。而不是沿着街道走,会直接暴露在防守方准备的交叉火力中,两侧的建筑和前方的路障会对士兵造成很大的伤害。
但由于时间紧迫,216团来不及穿墙逐户推进,只得沿街进攻,伤亡惨重。8月23日,216团三营终于赶到惠山码头。
然而,也是在这一天,日本援军抵达吴淞口,在长江南岸的小川沙地区登陆。这时,36师216团3营奉命撤退,前往小川沙阻击敌人。营长顾新伟悲愤交加。他控制不住自己,试图拔出枪自杀。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占领惠山码头,日本租界将一分为二,切断日军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国军队很可能会完全占领日本租界。然而,历史上没有理由,十天的围攻没能把日军赶出黄浦江。
2
中国驻军的条件有多差?
得到日军即将在上海北部登陆的消息后,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命令他的部队第十八军开赴前线,阻击登陆的敌人。这是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也是陈诚的嫡系。
陈诚第11师连夜赶到罗店布防,立即遇到了大麻烦。根据1932年上海与淞沪停战协定,上海郊区没有永久性的国防工事,只能修建临时野战阵地。当时的上海北部,河网密布,开阔的冲击平原一望无际的泥沼。
士兵们用几把铁锹往下挖时,地下水冒了出来,没有办法修建像样的防御工事。防御工事简陋,士兵只能在浑水中作战。有些士兵在泥沟里无法适应,就干脆趴在地上,全身露在外面开枪,造成了很多伤亡。
▲注意中国士兵快淹死了,战壕真浅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罗店地区地势平坦,难以防守,但谁能知道这么难。可见,罗店之战被称为“血肉之磨”,真的是被中国军人填满了。
至于中国军事装备的落后,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科普,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
当时日本士兵发现中国士兵的子弹威力很大,被击中后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因此,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军队使用了达姆弹。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军队使用的中型和官方步枪的射程比3月8日的更好,所以士兵们必须将它们的杀伤力与日本军队进行比较。有经验的老兵在石头上磨子弹。将它们磨成沙子后,在进入人体时会翻滚,从而增加子弹的杀伤力。
光是说这个细节,就能看出老兵们的智慧,但更多的是当时中国工业的落后。
单兵素质低也是淞沪会战中中国士兵伤亡远超日本士兵的重要原因。中国军人的素质比日本军人差多少?
陈诚亲自在前线训练新兵使用机枪:在登陆敌人时,他用重机枪和重机枪对我们进行了三发测试,意思是“你害怕吗”。我应该回两枪,表示“不怕”和“不怕”。敌人听到了,就不敢进攻了。如果我一直“啪啪”乱放,就是说“怕怕”。敌人会知道我们是新兵,没有作战经验。我的子弹释放后,会猛烈攻击。
仅仅是在前线临时训练新兵,就已经可以说明当时中国士兵的个人素质,也可以用这样一种看似儿科的教育方式,教会士兵最基本的射击技能...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军队在罗甸与日军血战了一个月。其中,悲壮而庄严,也只有这个细节最能体现。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推荐这部纪录片的原因。
由小见大,细节最感人。正如淞沪之战是中国军人的血肉堆砌而成。
三
千里来国难,一日六师
罗店失陷后,日军南下,突破子枣浜防线后,逼近大厂镇。体育场南面是上海闸北,距离日本租界的日军只有几英里。
如果大场失守,日军援军将在市区与日军会师,中国军队的前线将一分为二,这样战场形势将更加糟糕。
但此时,中央军经过近两个月的激战,伤亡惨重,根本无法阻挡一次像样的进攻。这时,防守大赛的是宋希濂的36师。过了一会儿,它被替换和修剪。
▲原本很整齐。
取而代之的是廖磊率领的桂军第21军,这是白崇禧最骄傲、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北伐战争期间,桂军被称为“钢铁大军”。他敢打敢拼,不怕死,像锥子一样。
此时,战场第一线被日军包围,已经岌岌可危。根据松井石根的部署,日军将以第3、第9、第101师为主攻,第11、第13、崇腾支队为助攻,进攻大厂镇。
10月19日,陈诚、白崇禧决定整编军队,对盘踞在浔枣城南岸的日军发起反击,令敌人措手不及。以桂军为主力的廖雷第21军承担了反攻任务。
10月21日晚,反攻开始,中国军队再次采取了中央突破的战术。但陈诚等指挥官似乎过于理想化了这种战术。
中央突破战术,注意集中优势兵力,从一点进入,扩大突破,向两翼滚动。这种战术严重依赖火力,火力不足,进不去,只能慢慢消耗。
此时中国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空的权利,在两个月的战斗中损失了几架飞机,炮兵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为险恶的是,被第21军重创的是日军主力第3师。这支日军精锐,历史悠久。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出兵西伯利亚、山东,这支军队几乎参与了近代日本所有的非正义战争。
▲第3师“特24刘”305毫米重炮。
桂军只是为了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土地,才以血肉之躯强行冲锋。在密集的火力网中,冲锋在前的桂军士兵中弹倒地,但后者毫不畏惧,站在战友的尸体上继续冲锋,像一波又一波的人冲向敌人阵地。
但血肉终究抵挡不住子弹。许多士兵在看到日本军队的影子之前就被密集的炮火打死了。仅仅经过一天的战斗,桂军6个师的近6万人就全部丧生。
那天晚上,白崇禧在指挥部哭了。
这6万名桂军人不远万里,走了3个多月才到达上海。然后,在他们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中,一天之内基本上就败下阵来,没有达到作战目标。
走了100多天,花了一天时间把生命献给了祖国。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现在上海地铁7号线在宝山段,几乎贯穿了中日军队激战的主战场。从刘星到大厂镇,现在只有7个地铁站,而80多年前的中国军队在这里呆了40天。
40天,日军推进不到5公里,通往大厂的道路被尸山的鲜血填满。
然而,《生死场》并不局限于从中国的角度解读这场战役。影片中披露的日本士族士兵东条英机的日记,从普通日本士兵的角度记录了日军的惨重伤亡。
小岛秀夫在日记中写道:到目前为止,第一步兵师已经有2000人伤亡,这是一个由死人堆积的山保护的阵地。日本士兵用死人堆起来的山挽救了他们被打败的命运。晚上,对战友的火化是通宵进行的。
此外,在日本军队中,有一位艺术家将来会闻名世界,他就是小津安二郎。战后拍摄了《东京故事》《晚春》等温情电影,是世界著名导演。1937年9月从大阪出发,第一站是淞沪战场。当年,他的部队是与芥子气作战的“毒气部队”。然而,在他未来的电影中,没有这种残酷经历的痕迹。
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描述了同一个日本人既有菊与刀的性格,在自己的民族里可以做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但一旦不在自己的民族里,就可以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日军的凶残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直接结果。
一位名叫文渊修女的日本老师曾回忆说,在战争期间,他多次教育男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招募和检查甲级资格、作为一名神兵上战场、高呼“天皇陛下万岁”、光荣地死去,并让他的灵魂被供奉在靖国神社,这是日本男人的真实本性。
这应该是昭和青年的本色。
正是在日本人的侵略下,我国军人的民族荣誉感才被唤起。
1937年9月,中央军第十四师在离罗店不远的月浦激战时,该师参谋长给师长霍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的前半部分是让老师永远不要再派人来这里。月浦就是死,再来很多人都会死。
下半场,郭汝瑰这样写道:我的8000名运动员牺牲了,敌人的攻势没有减退,前途未卜。如果职位存在,我还是会接君的位子。如果阵地失守,我就死在战场上。当你再过一天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作为一名著名的军人,当你坐船穿越吴淞口的时候,如果有山一样的浪,那就是我来看你了。
当年,有多少中国军人如此英勇?时隔80多年,再读这些文字依然让人流泪。
▲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川军老战士,
当时,生死早已被忽略
回望1937年的三个月,70多万中国军队不分派系,一心一意从全国各地赶来,打了一场规模空的大会战。无数中国英雄被这个大熔炉吞噬。
他们下了火车站,直奔战场。在新增加的士兵中,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就死了。
如果你想多了解他们,推荐看看这部纪录片《生死之地:1937年淞沪抗战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