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 张洪程:全国水稻栽培技术创新领路人

栏目:民生 2021-12-06 18:30:30
分享到:

▲9月14日《南通日报》头版

从开创南方稻区少免耕少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到开创以标准化育苗、精准机械移栽、模式调控为新内涵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再到构建水稻高产定量栽培技术,47年来始终站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水稻优质高效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视频制作:李凡

章宏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2月24日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人,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扬州大学农学院27号楼农业实验室西北角有一大片试验田。其中,种植绿色水稻的几块地块是张宏成院士团队的试验田。

张院士的硕士生小葛告诉我们,这是老师上班的必经之地。“不论刮风下雨,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试验田走一圈,看看他的‘宝贝们’长得如何。因为经常卷着裤腿,腿脚沾满泥水,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泥腿子教授’。”

面包是生命的支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约有5亿到6亿人口。在当时,吃一顿米粥是一种奢侈;如今,人口已经增加到14亿。更别说喝米粥了,吃好吃的饭也是家常便饭。为全国人民顺利解决“粮食问题”而奋战在农业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泥堆子教授”张宏成就是其中之一。

“1959-1961年,我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有些地方没粮吃,甚至吃树皮、挖野菜。”张院士说,那时候,“粮食就是生命”的道理在年幼的他内心生根发芽。1972年,他恰巧进入了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从此,他的人生就与“天下粮仓”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除草日是正午,汗水淌进泥土”。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背对着天,面朝黄土”的劳苦场景没有改变。“我还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有的农业都是手工完成的。当时我们生产队有一台东风12手扶拖拉机,种一亩水稻需要40-50个工人,笨重又辛苦;后来到了8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逐渐没有人干农活了,但是粮食要增产。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为农民做点好事。”因此,当张宏成毕业留校时,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集中在农业的轻简化上。

农业轻简化的背后却是复杂的科研创新过程。田耕的次数多,能不能少一点?张洪程就开始研究水稻的“少免耕”技术;栽秧非常辛苦,能不能不栽?张洪程就开始研究水稻的抛秧技术。他率领项目组在全省各个农区做了大量试验,经过多年攻坚,1990年,创建的南方稻区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促使传统耕作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让田间艰辛劳作成为了仙女散花般最愉快的劳动,更实现了轻简化栽培与稳产增产的统一。

在张洪程看来,虽然对于轻简化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繁琐的作业程序,但是机械化程度依旧很低,而从农业现代化来讲,必须走向全面、全程机械化。于是,20世纪末,张洪程又创建了以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为核心的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攻克了机插水稻稳定高产难题。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智慧农业的时代。作为农业科技前沿的农学家,张宏成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想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就必须对其进行量化。”因此,近年来他将研究领域聚焦于高产水稻精准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应用,从生长过程到群体诊断再到栽培措施,形成了水稻从种子到收获的精准栽培体系,推动了我国水稻栽培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张洪程院士领衔的水稻耕作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创新技术,有效助推了江苏水稻的持续增长。记者了解到,江苏水稻总面积3300多万亩,这几年,一直稳定在每亩560-570公斤的水平上,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中稳居第一。更令人称赞的是,张洪程院士的这些研究,很多都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全国水稻优质高效生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7年来,我一直致力于问“米”。如今,年近七旬的张宏成,依然常年在农村奔波,依然奔赴农业科研一线。因为,他还有一个火热的梦想,那就是实现农业智能化、无人化,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综合目标。“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未来的农业一定是智慧优质高效的农业,也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农业文明革命。”对于农业发展的未来,张院士充满信心。

来源:南通发布新闻客户端

作者:陈静

编辑:瞿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