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脚尖走路什么原因 踮脚尖走路是发育异常 3种常见原因 爸妈在家可帮孩子检查

栏目:美食 2021-12-02 01:39:26
分享到:

我的孩子踮着脚走路,以后会不会畸形?“我家孩子踮着脚走路,是不是有什么异常?”当孩子1岁左右可以放手的时候,父母最容易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经常踮起脚尖走路。

很多家长去诊所想让医生检查孩子的脚是不是有问题,骨骼发育异常,还是肌肉力量不足。

因此,通过本文,对以下要点进行了说明:

1.2岁前儿童的步态发育

2.3-6岁儿童的步态发育

3.踮脚走路的可能原因及建议

2岁前儿童的步态发育

希望爸爸妈妈能先了解孩子走路方式的发展。

1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刚学会走路不久,走路总是双脚张开,然后迈一小步,很快。另外,走路时,手不能有规律地前后摆动,走路不稳。这时,孩子容易不自觉地踮起脚尖。脚尖踮起时,小腿的肌肉会收缩,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行走力量增加了。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踮着脚走路。

然而,这种现象通常只持续几个月。在一岁半的时候,65%的孩子在走路时可以前后摆动双手;在2岁时,他们中的75%可以发展出更成熟的“脚对脚”的走路方式。到这个时候,孩子踮脚走路的现象通常会减少很多。

但到了2岁,仍有25%的孩子走路时“前脚力量大,加上肚子向前突出,臀部向后倾斜”,即前脚和骨盆前倾。在这种行走方式下,如果孩子加快行走速度,手的摆动不足,脚的宽度不够,会导致行走时稳定性差,可能会使踮脚的情况更加明显。

不过总结一下,3岁之前,走路都会踮起脚尖。只要没有脑损伤或骨骼畸形,家长通常不用太担心。

3-6岁儿童的步态发育

孩子长到3岁后,走路方式逐渐成熟。除了单脚站立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外,“脚跟-脚趾”的行走模式也会慢慢发展,也就是在踩的时候,他会先从脚跟着地,然后慢慢地把力量从脚跟转移到脚趾,再用脚趾推动自己前进。这时,孩子也学会了如何真正在自己的控制下踮起脚尖走路,而不是无意识地踮起脚尖走路。

一般下肢发育正常的孩子,在双脚着地行走时,会将膝盖稍微弯曲然后伸直,然后借助脚趾将自己向前推。但有些孩子足弓发育不良,脚部小肌肉力量不足,会导致行走推进力不足。另外,如果这一时期下肢发育不够稳定,踩地时膝盖会完全往后推,而不是先稍微弯曲再伸直,孩子可能会明显踮起脚尖走路。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去看医生,看看骨骼肌结构有没有问题。

孩子踮脚走路的三个可能原因

1.反常结构

少数儿童可能是骨骼肌异常引起的,如腿短腿长、跟腱收紧等。

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躺下时伸直身体和骨盆,然后检查腿的长度;你也可以试着在孩子休息的时候,看看孩子的脚能不能轻松地翘起来。但对于脑损伤或早产的孩子,踮脚走路可能是神经发育的异常现象,应尽早就医。

2.肌肉力量不足

脚底的小肌肉力量不够,孩子自然会用小腿肌肉代替,形成踮脚走路的方式,增加走路的力量。虽然踮脚可能会一直绷紧跟腱,但一般来说,孩子不会长时间踮脚。当他们累的时候,他们会休息一下。

建议:休息期间,家长可以活动一下孩子的脚。如果能轻松向上倾斜,应该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一般来说,3岁前不需要太担心踮脚走路的问题。如果持续几周,孩子还是习惯踮脚走路。家长可以尝试为孩子选择一双好鞋,在室内行走时穿上,这样可以为孩子的脚提供更好的支撑。

3.感觉敏感

有些孩子可能对脚底感觉太敏感,所以当他们用脚在地上行走时,这种感觉刺激对他们来说太强了,所以他们用脚趾站立,减少脚底接触地面的面积。

建议:区分孩子是不是触觉敏感过度引起的,可以观察孩子是不是不喜欢毛毛的东西,讨厌衣服领口的标签,不喜欢洗头洗脸。如果确定是触觉敏感问题,如果症状轻微,尽量让孩子赤脚去草地或沙滩,帮助脚底脱敏;如果症状明显,要尽快就医,越早处理对孩子越好。

原则上,踮脚走路有三个常见的原因。父母可以先试着在家检查孩子。

孩子踮着脚走路时,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也不要急于纠正孩子,以免孩子感到过于沮丧。在学步阶段,会根据个别孩子的身心状况,出现不同的行走模式,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看起来像O型腿、足跟内翻的情况。家长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的不放心,也可以咨询医护人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