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因我们的过犯受苦,因我们的罪被压碎。因为他的惩罚,我们有了和平;因为他的挥鞭伤,我们被治愈了。-圣经
第一名:真人版人生赢家
大家小时候是不是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种玩得好、学得好,知识多才多艺,课外班掌握技能,30岁前达到人生巅峰的那种人?对于边肖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在做梦,而且梦也没有那么美好;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对少数人来说,这是对其他人的现实写照,比如今天由边肖介绍的阿尔伯特·史怀哲。
我们来看看这“别人家孩子的生活”的前30年:
从小生活在德法双语环境,可以自由使用两种语言;八岁时,他开始弹奏教堂管风琴,当时他的脚够不到管风琴的踏板;十八岁进入大学时,他在哲学、历史和英语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被法国著名管风琴家魏铎收为学生;后来我还拜李斯特的高足杜劳特曼为师学习钢琴;
26岁时,他获得了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此后出版了《康德宗教哲学》和《巴赫传》,至今仍是研究巴赫的经典著作;毕业后,母校邀请他返校任教;尼古拉斯·丘奇聘请他为牧师;他的老师魏铎希望他沿着音乐的道路走下去;
看到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史怀哲的多才多艺和成功。大家都认为他会走学者/牧师/艺术家的道路,过上富裕舒适的生活。
然而,命运却在开每个人的玩笑。这一切都发生在1904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源于史怀哲宿舍书桌上的一篇短文。
第二:抛弃医生的文字,一切从“心”开始
我们知道历史上很多弃医从文的人,比如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但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前30年从未接触过医学,错过了学习的最佳阶段,他会突然决定学医吗?一个神学教授要成为医学生?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看完这篇文章,史怀哲似乎发现了他下半辈子要从事的职业。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也许我们可以将其归因于他一生所信仰的上帝的指引。
想转而学医,可不是那么容易谈的,医学院的校长是有水平的。人们认为史怀哲疯了,所以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他坚持下来了,然后拿到了审计资格,被允许参加考试。
众所周知,在中国学医至少需要六年的时间,可见课业繁重,培养医学生难度大。植物学、生理学、解剖学、临床诊断等一系列医学课程和考试。,都足以让人忙得晕头转向,而史怀哲不仅要通过所有简单课程的考试,而且还不能在神学教授和尼古拉教堂牧师的工作中落后……你不是说这是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吗?别人可能会让我发疯。
我六年就通过了毕业考试,在医院实习了两年写了论文,还要做两份不容易的兼职。就这样,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史怀哲终于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回忆起这一生,他才华横溢,用“身心疲惫,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被填满”这样的词语和短语来概括。这时,史怀哲已经38岁了。
就这样,不再年轻的史怀哲辞去了稳定的大学教授和牧师的工作,带着70袋行李准备去诊所,和新婚妻子海伦·巴勒斯踏上了一条遥远而陌生的非洲之路。历时一个多月,水陆船只颠簸。最后,他甚至不得不乘独木舟到达目的地——兰巴伦。
第三名:最努力也是最好的医生
关于史怀哲先生如何在非洲建立了一个从一开始就完全免费的丛林医院,那里一直有战争和贫困;如何克服一切困难,挽救生命;关于如何独自长期坚持,边肖没有说太多。因为要讲的东西太多了,哪一个值得作为典型的例子,不如留个悬念让大家亲自知道史怀哲先生在非洲的故事。
神要谦卑那些自以为是的人,高举那些自以为是谦卑的人。我认为用许多复杂、优雅和华丽的词语来描述史怀哲先生的伟大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人们用事实说话,他们就不会撒谎,而不是直接给出例子。
1952年,史怀哲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毫无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用所有的奖金改善医院条件,建立了“麻风病病房”;全世界的人都尊重他,支持他: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在兰巴隆附近与维希政府军激战时,双方默契,没有伤害史怀哲的医院;80岁以后,除了发表简短的禁止核试验的讲话,史怀哲一直生活在兰巴伦,还在日复一日地工作,检查疾病,甚至在86岁的时候还留在手术台上指导;1965年9月4日,史怀哲去世,葬在他妻子的墓旁。消息传开,整个非洲都很难过,人们称他为“非洲之父”、“非洲圣人”;在他简朴的墓前,黑人经常送花。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上帝啊
第四:绝对尊重生命
我们常说,一个人应该过有价值的生活。但是生命的价值很难衡量和定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有人认为儿孙满堂是人,跪下庆祝生命是有价值的;有人认为,轰轰烈烈、勇敢无畏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人认为,为子孙后代奋斗一辈子、留名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史怀哲先生的人生价值不是自我评判,但我觉得先生最让我佩服的,或者说人性最闪光点在于他对生命的绝对尊重。
有兴趣和耐心的朋友不妨读一读史怀哲的书《对生活的恐惧》。时间紧迫的朋友也可以花个空去搜索一下史怀哲先生的诺贝尔奖演讲:我的呼吁。字里行间你会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万物平等,一切生命神圣。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将伦理学的范围从人扩展到了一切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西方道德进步的里程碑”。
这些哲学的东西太深奥,晦涩难懂,无法深入讲。我们不妨举一两个例子来简单解释一下。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生活在非洲的欧洲殖民者普遍认为黑人懒惰、偷窃和不负责任。史怀哲不同意这种对黑人的歧视和偏见,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但这从未改变他对黑人朋友的平等和尊重。
在扩建医院时,史怀哲雇佣了几个黑人帮手。几天来,项目进展非常缓慢。他非常惊讶。一个工人安慰他:“先生,别生气。生气没用。你只能怪你自己。如果你在我们工作的时候监督,我们会做得很好。”史怀哲后来意识到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并尝试和测试。
黑人翻译约瑟夫提醒他,即使心不在焉,也要锁好药房的门。实际情况是,稍有疏忽,肯定是被偷了。任何可能引起当地人兴趣的东西都应该锁起来。只要有工人在房间里工作,史怀哲夫人就会呆在附近。就连厨房每天使用的材料、米、油都必须亲自送清楚。工人们不认为这是一种侮辱,而是要求他们的主人这样做,因为他们被解除了责任。
这个麻烦并没有让石怀暂时鄙视黑人。他认为这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因为当地人没有国家、法律、职业、储蓄这些概念。在非洲,香蕉等作为主食的食物并不难获得,所以他们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出去工作,他们实际上并不了解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
同样的事情,有人思维固定,指责别人,盲目歧视;而别人可以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对史怀哲先生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非洲生活了几十年后,史怀哲曾深刻指责白人歧视有色人种。“白人带来的酒和疾病给原始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公平吗?如果把白人对有色人种的辱骂行为一一列举出来,无数悲惨的事实会让自律文明的白人绅士淑女感到羞愧!”他还说,“我始终相信,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黑人的生命力比自称文明世界的人更强,他们更能承受疾病的折磨。”
石怀展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未将白人社会的道德评判强加于他所服务的人群,而是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了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千差万别的黑人,惊叹于他们承担危险工作的勇气,被他们连续36小时孜孜不倦地为患者服务所感动。他们不得不卷入白色战争,悲惨地死于饥饿、恐惧和疾病...
说心中有大爱,是对自己善良的高度赞扬。我毫不怀疑,像史怀哲先生这样有爱心的人是值得这样说的。他的前半生平静如湖,但他有着丰富多彩而多样的才能,取得了许多人一生都可以取得的成就;在他的后半生,他像大海一样壮丽,独自向世界传播着爱与善的真谛,播下了“敬畏生命”的种子,传递着和平。他辉煌的一生也向我们诠释了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用自传《思考人生》前言中的一段话,向非洲丛林中的圣人阿尔伯特·史怀哲致敬:他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痛苦、压迫、折磨和冷酷的杀戮,在苦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人类轻微而脆弱的温暖,从而唤起了他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虚、贪婪与克制、文明与野蛮的深切关注。他传奇的一生,折射出一幅伟大的人生景观,彰显了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中的终极价值!
耶稣基督!当我跑完路,我尽力了,我过着充实的生活。史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