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 有历史的建筑是活生生的博物馆 作家陈丹燕带你感受上海城市文脉

栏目:旅游 2021-12-01 10:28:24
分享到:

▲陈在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平饭店茉莉花开酒廊

作为2020年上海书展的活动之一,《陈的上海》系列图书和《陈和平饭店故事图》于8月13日下午在上海地标性建筑茉莉会客厅发布。一段特殊的旅程从这里开始。作家陈成为一名导游,带领数十家出版社、媒体和读者漫步在和平饭店。

从富丽堂皇的大堂和茉莉花酒廊,到历史悠久的沙埙馆,每个人都试图在和平饭店捕捉万种风格的海派文化。“走进建筑,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是保护城市文脉的一种美好方式。”陈对说道。

▲和平饭店的标志性楼梯

《上海在陈》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

旅程的第一站是和平饭店茉莉酒廊,在这里陈的新作《上海》和设计风格有所变化的新版《上海三部曲》《外滩三部曲》一起铺设。七部作品用150多万字书写了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和个人历史。它们不仅是“陈的上海”,而且以严谨的考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向中国乃至世界传递着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在陈》系列丛书是继《上海非虚构》系列丛书和《外滩非虚构》系列丛书相继出版,并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畅销以来,对陈作品的又一次回顾和背离。用陈的话说,就是为了“纪念城市的巨变和逝去的时光”。她坦率地说:“我已经尽最大努力承担起作家对这座养育我的城市的使命——尽最大努力为这个象征性的、不断变化的河滩、为它的过去和现在、为它的未来留下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

▲《上海在陈》系列丛书

知名学者和专家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华东师范大学学者毛健说:“陈晏丹是为上海而存在的,上海因为她而更加动人。”哈佛大学教授李欧凡说:“陈晏丹告诉我们,上海的价值在于保留文化的传承。”同济大学教授阮说:“陈外滩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城市的记忆和建筑的灵魂,触摸到了城市的脉络,让生活在这里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起源,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从非虚构小说《成为和平饭店》到与陈保平先生合作完成的口述历史《住在武康大厦》,多年来,陈一直深受上海城市文化保护的感动。“比如和平饭店本身就是传奇,现在它以更亲民的方式接纳和拥抱更多的人。从上海许多老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为保护文脉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人的力量都是极其宝贵的。”

▲从和平饭店沙宣总统套房的窗户俯瞰外滩

在走过许多豪华建筑的同时,陈也对上海的工人新村情有独钟。“那些建于七八十年代的房子,楼梯非常简单,没有玻璃窗、大理石地板等相对华丽的装饰。”但是最基本的建筑风格和一些工人村建筑中鸭子和海鸥的图案让陈感受到了过去岁月的简单和温暖。上海的这些老建筑以及其中发生的人和事,都成了承载她的故事的沙漏,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

历史建筑是活的博物馆,应该向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开放

今年恰逢和平饭店改造开放十周年。昨天,上海文艺出版社与和平饭店联合推出“陈和平饭店故事图之旅”。受邀嘉宾和读者有一本《成为和平酒店》和一张秘密世界的指南地图,探索书中提到的发生了许多故事的地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秘密游将成为和平饭店可预约的历史文化参观项目。

“如果要聊和平饭店,陈绝对是最佳人选,因为和平饭店是她的第二个家。”资深媒体人曹景行说。为了写《成为和平饭店》,陈在2007年大修前后对和平饭店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采访和拍照。从酒店专门为她安排的英式套房开始,她带着历史的痕迹走遍了这座豪华酒店的每一个角落,发现并感受到了各种文件和故事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用图文并茂、非虚构的笔法还原了这里人们留下的历史和瞬间。

▲和平饭店沙宣总统套房内部

和平酒店总经理、雅高酒店中国区总经理George Wee表示:“包括和平酒店在内的很多历史悠久的上海建筑,每个房间都承载着灵魂。它们是活的博物馆。”乔治·威还记得几年前他在英国参加的一次媒体活动。当时伦敦一家酒店的负责人问他:我们伦敦有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酒店。相比之下,上海的和平饭店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热爱上海和中国文化的乔治·威回答了伦敦酒店工作人员的问题:上海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拥有伟大的人民,和平酒店见证了上海的巨大变化和发展。从老上海时期的“远东一楼”,到新中国成立后接待各国名流,陪伴上海走过历史长河,至今仍在点亮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夜晚空。因此,和平饭店是上海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它的故事值得更多人阅读和理解。

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读懂老建筑的脉络,和平宾馆与黄浦区文化旅游局合作,每天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通部分预约名额,预约成功可免费参观酒店内的博物馆。未来,和平饭店还将根据陈《成为和平饭店》一书的内容,为文化游定制新的游览路线,并与陈开展相关读书会活动,让书香书香渗透城市老建筑,让上海地标建筑成为市民的文化客厅。

图片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平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