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身份证不是强制的,必须标有中文名字。韩国人之所以在新的韩国身份证上总是用一个括号标注中国人的名字,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的韩国文字存在巨大的缺陷。
近代以来,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越南、韩国、日本都经历了“废汉字”运动。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日本当时废除了汉字,以极大的热情模仿西方。明治维新时期,统治者认为西方人一年就能掌握汉字,但他们花了很多年时间研究汉字,于是开始废除汉学。渐渐地,许多汉字被假名取代,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混假名的书写形式;但在接受了法国殖民者的文化植入后,越南发现用罗马文字表达自己更简单好学,依附于法国殖民政府。北越独立后,胡志明正式废除汉字,越南是废除汉字最彻底的国家。
近代这些国家废除汉字的运动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但一直依附于中国文化的西方国家开始觉醒民族主义,意识到“字文一致”是展现民族主义的第一步。这么快,汉字的“正统地位”就动摇了。
朝鲜文字的发展过程
因为古代朝鲜没有文字,所以直接用汉字。
至于所谓的韩文,是15世纪韩国国王李敏发明的拼音文字,叫做“训民尹正”。因为汉字极其难学,所以仅限于朝鲜的士大夫阶层,而一般民众都是文盲。李玟发明这个拼音文字只是为了让人们阅读和教育人们,所以它被称为“训民尹正”。
然而,这种写法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强烈抵制。他们认为这种写作是非常低级的写作,没有任何价值。用这种写法很丢人,所以叫“谚语”,也就是俗字。所以这句俗语发明后几百年都没有普及,尤其是上流社会,学者们总是用汉字。
谚语被认为是官方文字,真的很普及。其实大背景是20世纪以后韩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小背景是汉字的废弃。日韩合并后,日本人曾在朝鲜进行朝鲜语教育。正是这项政策最终使谚语在普通人中流行起来。——当然,当时谚语还不是官方语言,当时的官方语言是日语。
二战结束后,朝鲜获得独立。独立后,韩国迫切需要一个韩国国民性。由于朝鲜民族主义的高涨,汉字被普遍憎恨,日本人不可能成为侵略者的性格。因此,1948年韩国政府颁布了《谚语专用法》,韩国人自己发明的谚语经过400年的发明终于被称为官方文字和“韩文”。
事实上,谚语作为一种音标,是非常不精确的。很多在汉字中表现为不同的字,而谚语发音相同,字母相同。这给韩国人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当年,汉字因民族主义情绪而被废除,近年来也有学者主张恢复汉字教育。
为什么韩国人会在身份证的括号里多写一个中国名字?
事实上,韩国身份证在早期是中文的。韩国身份证和中国身份证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韩国身份证上有一个括号,里面加了一个中国名字,很好奇。其实这需要从汉语的源头来说。历史上,韩国贵族阅读一些用汉字书写的古籍。这时,读者可能会认为边肖在胡说八道,但他们说的是实话。
韩国一直是一个没有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国家。后来汉字传入韩国,韩国开始使用汉字。1446年,第四位皇帝为朝鲜创造了韩语。韩语其实是字母书写,一共40个字母,其中辅音19个,元音21个,都是拼音字,所以重复的名字会比较多,所以在括号里加一个中文名字就很容易区分。这就是韩国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如果没有标注,就不方便别人确认自己的身份信息。
但是韩国觉得不能一直使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独立的国家。后来禁止使用汉字,但此时出现了一个现象。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叫学生的名字,本来叫李伟,却叫李伟、李伟、卫莉等。这时,很多学生会站起来,觉得自己就是自己。这好笑吗?
在韩国禁止中文的时候,韩国人用起来很不方便。之后,出现了很多麻烦的问题。人们开始抗议恢复汉字,否则特别不方便,要求修改。在双方的争执中,中文中的汉字较少。现在只能从路标、人名、同音异义词看汉字,他的汉字必须用中文写。如果你没学过中文,大家看韩文都像是乱涂乱画,却不知道韩文曾经和汉字共享,也是当时韩国人使用的一种语言。
总结:韩国文化离不开汉字,放弃汉字教育。他们甚至不能理解自己的历史。但是韩国人完全恢复汉字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