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 太原晋祠的真正来历

栏目:历史 2021-11-29 23:45:47
分享到:

太原晋祠是北魏以后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设立的祠堂。这个“晋”不是晋王的“晋”,和明中叶以前的几乎没有关系。直到明朝中叶,晋祠附近因为有一个地方兵部尚书王琼,修建了一座私家花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晋西花园。他死后,后人在公园正殿翁溪堂设立宗祠,供奉他的精神地位,成为他的祠堂,金溪园改名为金溪书院。此后书院大部分房屋倒塌,的祠堂也只是毁于一旦,后并入金祠。

经过近几年的寻根热潮,为了搞经贸活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当地人在祠堂遗址上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筑,取名为祠,又称太原王祠堂,里面塑有晋太子塑像,于1993年6月竣工。此后大力宣传晋祠是“王姓发源地”。由此可见,这个地方显然不是王姓的发源地。1993年修建的子乔寺,顶多是重修后的王琼家寺,与太子金、王兴的出生地无法联系。如果当地人还拿“晋祠是的发祥地”、“王琼家祠是的祠堂”来迷惑观众,那就难免让人怀疑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的后裔。

今天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纪念先祖的活动,是在1986年太原王学会成立后慢慢开始的。当时泰国三槐的王氏家族通过旅行社向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函,希望以庙里有金灯的传说为依据,代其寻找祖根。此后,国务院侨办先后将解开灯笼上地名之谜的任务移交给南京、太原相关单位。据南京有关部门介绍,据说王兴当地人曾经有“太原县三槐堂”的金灯,还有一个“天下第一王”的族谱,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毁于一旦。因为再也找不到线索,寻根的任务就落到了太原人的身上。接受任务后,太原市派出侨务办公室、CPPCC、太原市王研究会等部门专门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逐级为“太原县三槐堂”寻找答案,并在闽南南靖县航坑发现泰国三槐王氏家族的祖根。1988年11月,泰国王氏宗亲会组织代表团到太原寻根祭祖,受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小店镇等王兴宗亲政府的热情款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太原寻根的海外王兴人。此后,1990年,太原市和山西省应泰国王氏宗亲会的邀请,先后两次访问泰国,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为在当地进一步开展王兴先民的纪念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山西省太原市祭奠先祖的活动中,太原王学会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事实上,该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研究组织,旨在通过家谱研究,与港澳台同胞和华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增进了解,增加共识,弘扬民族文化。成立后,首先对王氏在太原的家族进行了考证和调查,并派专人查阅资料,核实了王氏家族在所辖地区的分支机构,山西殷珊、五台、洪洞、临汾、运城等县,陕西华阴、三原等县,江苏南京、福建福州、晋江、泉州、漳州、南京。先后著有《王在太原的根》、《王家在太原考》、《王在太原研究报告》、《王在泰国寻根记》等。,并为王画过历代名人画像。他还参与了王兴各地来此寻根祭祖人士的接待工作,至今仍在王兴研究和友谊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山西省和太原市有关方面的重视,特别是国内外王兴本地人到当地寻根祭祖,作为扩大当地知名度和借机招商引资的手段后,山西省太原市王兴先人的祭奠活动更加频繁,规格也越来越高, 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王兴人前来投资、参观,几乎成了唯一要做的工作,一系列大型活动也逐渐展开。 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1993年6月举行的世界王氏家族协会暨经贸洽谈会,1995年9月举行的世界王氏家族协会负责人联席会议,2003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王氏家族协会大会。1993年,王氏家族大会暨经贸洽谈会举行时,来自泰国、新马、菲律宾、缅甸等5个国家的12个学会的200多名代表,还举行了金溪书院和寺的落成典礼和经贸会谈。开幕式上,山西省、太原市相关领导发表了讲话,观点非常鲜明。他们都希望出席会议的海内外王兴人“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科学交流,以真挚的友谊和经贸洽谈会为契机,为振兴太原经济献出自己的爱心”。与此同时,他们还安排展出了总价值约500万美元的商品,主要是轻工、工艺品、五金、纺织、机械等,并对外发布,包括工业技术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化等,显然,此时海内外王兴人的真挚情谊只不过成了搭台的摆设,真正的主角还得唱经济大戏,功利色彩无以复加。第六届家庭征集大会与太原市建市2500周年纪念活动同期举行,来自新加波、泰国、缅甸的60多名王兴人参加。自那时以来,地方当局还在王兴举行了几次寻根活动,这些活动与吸引投资有关,从而使组织者受益。

目前已有13万王氏族人关注加入王氏在线

各位族人,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传给更多的王族人!欢迎各位族人提供更多关于王的信息。

如果你知道王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请关注“王在线”微信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