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捉歼视频完整 听王宝强讲述“老三战”的故事

栏目:历史 2021-11-23 17:30:37
分享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电影频道特别推出大型故事片《足迹——银幕上的新中国故事》,将于10月5日起每天22点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

《足迹》是一部大型故事片,通过对具有重要时代节点、反映新中国建设各方面成就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经典影片的梳理和回顾,以全新的当代视角、新老电影人的介绍和访谈、故事发生地点的重访等形式,力图勾勒新中国70年辉煌岁月的光影足迹,揭示电影人不为人知的创作艰辛和幕后故事。

独家视频

难忘的“老三战”|银幕上的新中国故事

电影《老三战》《南征北战》《隧道大战》《地雷大战》当年都是知道的,每次放映都挤满了人,上千人空车道,在全国绝对受欢迎。当时任何观众都可以随口说出电影中的几个经典台词,可见人气之高。“老三战”成为新中国电影中一段特别难忘而又辉煌的记忆。

相声演员:王

作为河北人,小时候最喜欢地道战。我觉得在地下挖洞,在房子里射鬼,太神奇了。

《地道战》是1942年冀中抗日军民反扫荡斗争中的一大发明,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平原抗战的法宝,是人民战争智慧的结晶。196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改编成电影《地道战》。总共发行了9000多册,有30亿人在看电影,观众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它是新中国乃至全世界看电影人数最多的电影,人们看了也是百看不厌。

相声演员:王

劲歌《地道战》是由电影导演任旭东和傅庚辰创作的同名主题曲。观众朋友可能不知道,地道战其实是一部给民兵看的军事教学片。主角高传宝也是当时解放军工程兵艺术团选拔出来的一位名叫朱龙广的老师。

朱龙宽电影《地道战》的演员高传宝说:我是个幸运的人。如果当时不调到工程兵,我是拍不出《地道战》的。因为地道战本身就是工程兵民兵的战术,所以总参谋部训练部给工程兵下达了射击地道战的任务。

《傅庚辰地道战》的歌曲创作者:当时和他们混在一起,每天钻各种隧道,真是神出鬼没,令人叹为观止。

拍摄《地道战》的任务于1963年初发布。目的是反映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同时让观众学习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对敌作战的方法。

任旭东主任是八一厂军事教育工作室副主任。他曾经是第二野战军某部的侦察员。1945年,他亲自指挥了冀中平原的一次坑道战斗。他带领摄制组采访了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的20多个村庄,最终根据河北省正定县高坪村老民兵依靠地道战屏障抗击日寇、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故事,创作了《地道战》剧本。

1965年5月20日,电影《地道战》开播,9月停播。之所以拍摄地点是冉庄,是因为这里的地道战最美。那一年是保定的日本鬼子出来扫荡的必经之路。抗日军民挖了一条全长32里的隧道,里面机关众多,村寨户户相连。

全朱龙电影《地道战》的高传宝饰演:那个隧道不像我们现在参观的那个。那时候每个人都要走过去,腰里抱着一只猫,走到高处,站起来,呼气,然后腰里抱着一只猫走。

当年隧道破损严重,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拍摄。好在当时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派人给导演送来了一本《冀中平原隧道战争综述》,图文并茂,形象化,成为设计隧道的重要“教科书”。我还推荐王耀南将军作为这部电影的军事顾问,他是我们军事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地道战的倡导者之一。

朱龙宽片《地道战》演员高传宝:要让隧道不仅仅是一种隐藏的方法,更是一个进攻的场地。才开始拍电影,才真正了解地道战,才意识到中国人这么聪明。地道战是中华民族的创举,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声演员:王

除了《地道战》,《地雷战》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电影。里面的各种地雷让我大开眼界,记忆犹新。什么样的雷,我的,头发,雷,我和我的朋友在那些日子里学会了做。

这部军事教育片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62年拍摄的,取材于抗战时期山东海阳地雷战的真实故事。

影片中赵家庄的原型是山东海阳县赵疃村,家家会打雷,人人会爆炸。主人公赵虎的原型来自当地的两位矿王,余华虎和赵寿夫。

1943年5月,瑞玉乡民兵副队长余冯明埋下两枚地雷,炸死炸伤5名出来抢麦的日伪,拉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海阳民兵并不是最早使用和发明地雷的,而是在实践中发明制造了几十种地雷,效果最好,名声最大。

抗日战争时期,海阳地雷战展现了巨大的威力,击毙敌人1000余人,缴获武器600余件。涌现出9个抗日模范村,600多名县级以上民兵英雄。赵寿夫、余华虎、孙毓敏甚至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称号。演员陆在云饰演的“白玉兰”原型是孙毓敏。

陆在云的电影《地雷战》由玉兰饰演:民兵队长叫孙毓敏。每次谈到过去,她都非常兴奋,如何与敌人作战,如何使用地雷。

当时孙毓敏只有十五六岁,但他教了四十多个女人埋地雷和造地雷。他们在矿坑里埋了一些石头、铜币、破铁锅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增加了一倍。

卢在云电影《地雷战》由玉兰饰演:孙毓敏说,日本人一旦发现地雷,就把所有的地雷都拔掉,跑上去告诉大家,然后再想办法找别的地雷。

随着地雷战在海阳的广泛开展,经过反复试验,于华虎、李叔子、于希水等文山侯乡人的炸药骨干相继开发出了石矿、绊矿、钉矿、梅花矿等不同风格的矿山,甚至可以使用头发丝。

这部电影的军事顾问也是王耀南将军。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首次提出用铸铁、瓦罐、石头等材料作为水雷炮弹,并将标准水雷发展成为普通民众建造的地雷。它还规定了地雷战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看到日军的行动方向,才能安装地雷的发射装置。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不见鬼子,不挂弦”,解决了误炸自己人的问题。

影片中的所有情节都取自当年的实战,还原度极高,上映后广受欢迎。

相声演员:王

说起电影《老三战》,第一部是1952年拍摄的《南北之战》。

这部电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唐联合执导,是新中国第一部战争史诗。当时总参谋长苏羽将军亲自担任电影军事顾问,陈毅元帅指导并参与剧本修改。有了这样的规格,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空前后。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银幕史上一部不朽的战争史诗。改编自1951年沈希孟的四幕剧《战线》,展现了1947年华东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战略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和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原东丈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拍摄《南北之战》的任务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时陈毅同志不仅是上海市市长,还是华东军区司令员,所以非常重视这件事,认为电影要体现毛主席的战略思想。

从省钱的角度出发,苏羽将军还建议在剧本中把我们的炸米河大桥改成炸米河大坝,重点放在破碎的青州火车站等等,从而在艺术层面建立起简约的新写实视频风格。

1952年春节刚过,导演和唐导演就带领摄制组来到了第一个拍摄地——山东青州。此时,解放战争结束仅三年,当地仍有许多战争痕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装和装备,大部分在射击时都是真家伙。

原东丈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南北之战》两位导演的搭配也很有意思。熟悉军队,唐熟悉电影,所以侧重解放军的戏,而唐侧重国民党的戏。被分配去打国军的士兵不太高兴。领导给他们工作,说:“这是政治任务。只有把这部反动片演好了,这部电影才能拍好。”

《南北之战》在人物塑造和语言精炼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很多台语词汇流行一时,流传至今。影片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抓住了《摩天岭总攻》和《凤凰山》两大剧。在当时技术条件差的情况下,空深镜头成功使用。

原东丈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总监:国民党军和我军要抢占最高峰,双方战士都爬上去了。镜头从平行蒙太奇切换过来,观众很紧张。这部电影浓缩了三年解放战争的经验,对后来的战争片影响很大。

相声演员:王

从抗战时期的地道战、地雷战到解放战争,人民战争处处表现出巨大的威力,不断创造奇迹,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就印证了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的:军民是胜利的基础。新中国电影也在银幕上永久地镌刻着人民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智慧和才华、英雄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壮丽历史。难忘的“老三战”,既是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中国电影永恒的骄傲。

故事片《足迹》由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出品,梦蓝特别播出,北京音乐产业园工作室支持。

导演: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