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人都喜欢狗,狗虽然小但是很聪明。每次回家留学,第一个见到我的就是大黄,摇着头,夹着尾巴,亲密地撕扯着我的裤角和袖子,甚至扑向我的小脸,轻声呜咽,轻声亲吻。倾刻间,一路的恐慌、沉默、疲惫一扫而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现在,我住在城市的高层建筑上面,所以我不能养狗。我经常去乡下散步,漫步到不远处安静的村庄。人们对狗也很熟悉。那些人的小白花和小黑花见到我都会跟我打招呼。他们向我摇着尾巴,洒满欢乐。那种亲切的感觉让我特别动情。
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其驯化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说文解字》对狗的注释引用了孔子的话:“狗,叩。敲打和吠叫来保持”。从狗到句子。它的意思是:狗,敲门,敲门,吠叫,为主人保持目标。字体以“狗”为偏旁,“句”为音旁。由此看来,自古以来,狗就是人类的朋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诗经》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狗并没有涉及太多,但它们都是用来表达农耕时代生活的浪漫之美。冯祺卢玲:
那个领领丁当,那个英俊善良的猎人。
黑狗脖子是双环,猎人帅气又勇敢。
黑狗项圈戒指,猎人帅气干练。
“鲁”指的是黑毛猎犬,“林林”的意思是“铃铃”,是猎犬脖子下面的项圈发出的声音。全诗只有二十四个字,描绘了一个雄壮、仁慈、勇敢、多才多艺的年轻猎人带着心爱的猎犬打猎。在秦风,狗更有气势。这首诗描绘了秦襄公狩猎场景的宏伟壮观。当你打猎后在“北园”游泳,“你骑着战车,扛着你的骄傲”——战车轻轻转动,铃铛叮当作响,长嘴短嘴的小猎犬,你坚韧而勇敢,你是多么勤劳!
在古代诗歌中,狗的形象经常被用来渲染乡村的清新和美丽,表达诗人对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例如:
“车水马龙,鸡犬相闻”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上叫."
“狗吠声中,桃花浓雨”
“鸡犬齐鸣,城落秋来空”
“孤村有狗,残月有几人。”
“鸡飞过篱笆狗,知道有商家来买茶。”
狗是家的象征,是烟雾缭绕的村庄里乡愁的守望者,总是萦绕在流浪的旅人身边。这方面的古诗包括:
“柴门闻狗叫,风雪夜归人”
"风吹叶圣山犬,松火隔秋云."
“西林回到了黑夜,背熟了别人的叫声。”
而狗对主人的依恋,亲密的状态,在诗人的作品中是如此生动。古诗词中涉及的有很多,比如:
“像我这样的老狗回来,进衣服都很慢。”
“寒花使酒熟,山狗喜归。”
“野小路一直很匆忙,只有狗一个人跟着。”
“狗乐归叶英路,鹊营牢牢占据低枝”
狗忠于主人,不仅守护家园,还不厌其烦地帮助主人解决问题。《陆瑾纪传书》描述了“黄儿传书”的故事。晋初大诗人陆机养过一只名叫黄儿的狗,深得主人的喜爱。陆机在洛阳呆了很久,很想念江南的家乡。他写了一封信,把它放在一个竹筒里,并把它系在黄儿的脖子上,希望让黄儿传递这个信息。没想到,黄儿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家里,还带回了家人的回信。他的家乡和洛阳之间的距离是千里之外。后来,黄儿经常在北方和南方跑,为陆地飞机送信,并成为一名狗信使。
民国国文小学有一篇课文《义狗》,讲了一个很残酷的故事。一个商人去讨债,回来的路上钱袋从马上掉了下来,商人没有注意到。跟着商人的狗试图咬钱包,但钱包太重了,咬不动。它吠叫着提醒主人,但主人急着赶路,不明白。那只狗急得连连咬马蹄铁。那匹马吓坏了,差点把商人撞倒。商人怒不可遏,用枪打倒了咬马蹄的狗。他骑马走了。离开没多久,商人发现钱包不见了,回头去找,却发现奄奄一息的狗还在守护着它。“看到主人,强摇它的尾巴,想站起来,无能为力,仆人趴在地上。商人很伤心,他们被自己的手感动,他们的狗死在印刷品上……”
狗对主人的忠诚度最高,其他动物无与伦比。当主人被杀时,狗会不顾一切地自救。历史上很多奇怪的小说都记载了“义狗救星”的故事。如东晋干宝《寻神记》记载义狗“黑龙”运水救火,英勇救人的故事;南宋时,刘义庆的《游明录》讲述了狗“尾”杀蛇救星的故事。最感人的故事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义狗》。
故事讲的是一个富商在回老家的路上,用一大笔钱用屠刀赎回了一只狗。没想好的船夫是江湖上的强盗,抢了商人的钱,扔进了河里。“狗看到它,就会哭着扔水;嘴被包起来,一起上升,一起下降。我不知道要徘徊多少英里,但只有当它很浅的时候。当狗出来的时候,它去了某个人的地方,哭了……”这只聪明的狗在救了主人之后,还是想到了复仇,并且找到了伪装的强盗,被偷的钱也找回来了。
中国不仅有“忠犬”和“义犬”的故事,日本也有广为人知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八公是一只纯白的秋田犬,被东京大学上野大江健三郎一个孤独的教授带回来喂养。后来教授突发心脏病去世,巴公依然没有变心,风雨无阻地往返于涩谷站。春天去了秋来,时间过了九年。每晚八只公狗准时守候在涩谷站出口,等待主人归来...八只公狗死后与主人合葬,人们捐钱在涩谷站修建了八座公雕像和铜像,以纪念这位“忠实的朋友”。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日本还拍摄了电影《忠犬物语》和《八公:一只狗的故事》。
当然,人们对狗有很深的感情。北宋文学家苏轼更爱狗。他有一只名叫“五嘴”的狗。这只狗过着流浪的生活。被苏东坡收养后,宁愿挨饿,也要留点粮食给五嘴。五嘴成了大苏的死忠粉,不仅“白天训练客人,晚上当关口”,甚至成了“贴心小棉袄”。
苏轼写了一首关于唱狗的长诗,题目叫《我要对着我的耳朵叫,对着我的狗叫》。我非常凶猛和温顺。搬到合浦后,我将通过澄迈生活,每个人都会感到惊讶。这出戏就是为了这首诗。”正如这首诗所说:
我很幸运能成为黑嘴獒的主人。
如果你吃的比你吃的多,你永远不会担心。
白天培训客人,晚上为关口。
认识我的时候北方也一样,甩开尾巴喜欢跳舞。
跳着跳着,趁着仆人,吐着舌头和汗水。
长桥不肯蠕动,直径又清又深。
拍鸭子像鹅一样飘,拍戏剧像老虎一样落地。
偷肉也是小缺点,鞭打是你的错。
又拜谢恩侯,并不曾寄语。
为什么从家里寄信?黄儿是祖先。
不仅如此,苏轼在密州的时候,还带着狗和鹰去打猎,写下了著名的豪言壮语《江城子》。《密州狩猎》:
长期聊天发少年狂,左捧黄,右捧苍。金茂调丘,钱启娟平岗。为了报答城里人对我的慷慨狩猎,我将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老虎。
我喝了酒,敞开了心扉,勇气更加壮烈,两鬓微微发白,何乐而不为呢?汉武帝什么时候派人下来,像汉文帝派到云中去赦免那样?我会让我的力量像满月一样饱满,像满月一样饱满,向着西北方向,向西夏军的队伍射击。
他左手拿着一只黄色的狗,右手拿着一只鹰,他弯下弓,用箭射杀了小天狼星。这个“老头”真是疯了!这是苏轼最著名的豪放词之一。话里猎狗的嗥叫声入耳,仿佛人们置身于几千年前的精彩狩猎活动中,他们也充分领略了苏东坡的体术、英气和英气。
北宋婉约派诗人、“苏门四子”之一的秦观也爱狗。他写了一首诗《病狗》,讲述了家犬从盛年得宠,到年老多病被遗弃,再到被屠夫卖杀的悲惨境遇。读起来很尴尬:
狗是用来自卫的。什么是老警惕?
蹒跚比走路更糟糕,你又累又饿。
师父恩情容易,不争升官。
如果你拒绝去,你仍然爱着栅栏。
屠杀意味着成功,在苏斯烹饪。
坏糖没用,海豚载体也是。
读过去,在一开始就找到好感。绿色缰绳包裹着球丝。
喂食总是伴随着饥饿和饱腹感。
胡云一开始没有结束,但后来佣金下降了。
狗死是不够的,但对主人来说是悲哀的。
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狗都比较多,但大部分都是改良名犬,比如藏獒、哈士奇、狮子狗、松狮、牧羊犬、牛梗、萨摩耶犬、泰迪、吉娃娃,品种繁多。
有些价格贵得惊人,几千甚至上万元。这件事我不能恭维你。卑微却矢志不渝又忠贞不渝的柴犬,即使在农村很少见,也让我觉得有些失落。
作者
刘,男,山东郯城人,老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当年的歌》、《乡愁是弯蓝月》和短篇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