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多久可以做第二次 半年做了四次胃镜 原来是得了这种“病”

栏目:历史 2021-09-18 17:16:38
分享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但是,如果这种关注太过分,就会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

“病”在不断的检查中越来越重

李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

我妈今年50多岁了,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有点浅表性胃炎。半年前,她单位的一个同事死于胃癌,母亲开始恐慌,怀疑自己的胃病。她经常感到腹胀、反酸和烧灼感,担心自己会变成胃癌。我带妈妈去做了胃镜,一切正常,妈妈就放心了。但过了一个多月,妈妈又难受了,对我说:“胃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很容易变成胃癌,早发现早治疗就好了。”无奈,第二次带妈妈去做胃镜,没什么大问题。

这一次,妈妈开始了养胃计划,每天喝小米粥。太硬、太辣、太稠、太热的食物是进口不了的,但就是这么“养”出来的,我妈还是很担心,她说:“你看,我最近瘦了,身体总是很虚弱,经常到处疼。这家医院检查不了,我得换一个。”不管我怎么劝,我妈就是放不下,于是我们去大医院检查。

面对很多医院同样的检测结果,我妈还是有质疑的态度:“我有什么查不出来的病吗?我真的觉得不舒服。为什么我不能检查它们?”我非常生气。我和妈妈大吵了一架,责怪她怎么能这样做。我妈很委屈:“你不懂我,我越来越难受。我不知道?”我都这么老了,难道我不是有病在找病吗?“看着母亲一天天衰弱下去,我很痛苦。我妈妈患了一种无法检测的疾病,这是真的吗?去医院带妈妈检查,跟医生说了半年来的症状。最后,医生建议去心理诊所。经过近半年的“折腾”,妈妈的胃痛终于找到了“病因”——疑病症。

2

敏感多疑的中老年人易患疑病症

“像李女士这样的现象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叫做疑病症。”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陈爽医生介绍,疑病症通常由亲友或熟悉的人患病、不正确的科普宣传误传、环境变化等引起。,导致过度紧张和担心自己的健康。患者往往过于敏感、多疑和固执。“很多患者并不是因为身体不安全而患上疑病症,而是将外界压力带来的内心焦虑转移到了身体上。”

的确,疑病症可以伴有躯体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疼痛,约占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二。这种痛苦不是患者自己的幻想,而是真实的痛苦。因为长期精神紧张会引起肌肉牵拉,从而容易出现头痛、肩背痛、胸痛、颞下颌关节疼痛等。

虚伪也需要在对症治疗前确诊

医生说,在生活中,每四五个老人中就有一个“疑似患病”,但大多数都是短暂的,检查后可以消除他们的担忧。但疑病症不是:一般症状至少持续三个月,检查后无相应器质性病变;过度担心健康或疾病,影响自己原有的生活;反复就医或检查无异常,医生的合理解释也不能打消后顾之忧。建议此类患者到心理门诊进行系统的心理量表检查,以明确诊断。

目前治疗轻度疑病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中重度疑病症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建议疑病症患者注意识别和消除心理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分散对健康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