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刘铁芳人文教育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及自己的学术经历:古今有大成就者,大学问者,必经三境,即“昨夜西风凋碧树。一个人去高楼,看看世界的尽头。”“衣服越来越宽,不会后悔,人们会为伊拉克感到尴尬。”“在大众上千百度找他,蓦然回首,那个人就在那里,灯火阑珊处。”这种“三学境界”理论生动地揭示了真正的学术研究,只有树立远大目标,长期积累,注重探索,才能有所收获。可谓精辟深刻的见解,所以在学术界广为流传。然而,这一理论也有一些缺点或片面性。虽然它揭示了学术研究离不开许多艰苦的努力,但它忽略了学术研究过程中许多快乐收获的另一面。其实,从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作品诞生开始,学术研究至少有五大乐趣。
第一种快乐:阅读经典的快乐
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往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术研究离不开前期的大量积累,包括理论知识的储备,积累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和学习“巨人”的作品,包括著作和论文。好书是好老师和好朋友。阅读经典的快乐在于,阅读就像与好老师、好朋友或智者交流,既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启发灵感和思考,是一种收获的快乐。除此之外,读书也能产生一种享受。阅读经典著作,可以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领略学术大师的思维智慧和逻辑脉络,如《集体行动的逻辑》。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逻辑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零敲碎打,耐人寻味,就像欣赏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一样,令人陶醉,令人舒心,百读不厌,常新,甚至令人惊叹!
经典的学术著作,无论是论文还是专著,不仅内容丰富、论证深刻,而且文笔优美、简洁、生动、朴实。多读高质量的作品,“取法于上”,不仅能丰富自己的思想,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阅读和写作有因果关系。“读书写字如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唱诗,也会唱”。如果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只有进口优质原材料,才能出口优质产品。只有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才能有“深思熟虑”,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品。俗话说:“问运河问得那么清楚,有活水之源”。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读者认真、用心地阅读,这就涉及到阅读的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式。对于经典的学术著作,要学与思相结合,采用阅读、研读或精读的方法。所谓阅读,就是用分析的眼光和问题去阅读。比如分析论文题目的价值是什么?观点有创新吗?意见是如何提炼的?论据是什么?够不够?研究方法是什么?论文写清楚了吗?论文的逻辑结构是否严密?论文的逻辑布局是什么?语言表达是否精炼?等等。一般来说,高质量的论文是有共性的。像解剖老鼠一样解剖了几篇同类型的高质量论文,基本就能掌握这类论文的风格。如果以后自己写论文,自然会形成类似的风格。没错:读一本书一百遍就能揭示它的意义。这就是读书的妙处。有些读者从来不读书,所以虽然读了很多,但是成长缓慢,效率低。
如果说泛读的功能是“知道为什么”,那么阅读的功能就是“知道为什么”,可以探究经典作品是如何产生的。普通大众只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学术研究者不仅需要“知道为什么”,还需要“知道为什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精读细读,但最好有阅读的经验。你有没有经历过读书,结果不一样。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
第二种快乐:灵感闪现的快乐
在长期大量阅读和思考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学术研究者有时会突然灵光一现,一个让人感到兴奋的新问题或新想法突然从脑海中蹦出来,往往是非常刺激和愉悦的。因为灵感总是很创新的,而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创新是推动学术理论进步的重要动力,每一个新理论的诞生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也是衡量学术著作水平的重要尺度。新鲜感和新奇感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新奇。因为创新是“无中生有”,来之不易,稀缺,所以珍贵,效用最大。灵感的快乐就是创作的快乐,是一种精神的巅峰体验。因此,闪烁的学术灵感往往令人兴奋,甚至持续几天。
灵感在时间的闪光中有不确定性,但灵感不是必然的,它不是空,而是长期思考、不断积累、积累的必然结果。灵感的价值在于创新,体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现有价值的、新颖的话题。提出一个新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选题创新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现新问题。因为“新”之前没有研究过,很容易有新鲜感,这是最容易创新的方式。所以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最新的新现象、新问题,敏感地捕捉这些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比如《大学生自愿失业的经济学分析》和《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就属于这类选题创新。
虽然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但遇到具有研究可行性的新现象、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兔子”,被动等待。大多数情况下,选题的创新来自于第二种方式,即主动从新的角度分析“老问题”。其实很多老问题被反复研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问题重要,还因为学者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得出新的观点和结论,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也是一种创新。所谓新视角,包括新理论、新研究方法等等。比如,从行业垄断的角度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讨论教育收益率上升现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教育的经济功能,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期望较高现象和大学生“蚁族”现象。这种方式也可以产生新的想法,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比如大学生的高就业预期和“蚁族”现象,并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通过成本收益权衡分析理性选择的结果。
显然,选题创新的第二种方式离不开丰富的理论储备,这意味着研究者需要广泛阅读,尤其是跨学科阅读,并掌握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这个学科中的问题,我们往往能够获得独特的见解。俗话说“望山之侧成峰,远近不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跨学科阅读的妙用。所以要多读书,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理论,越多越好。理论知识越丰富、越深入,分析问题的角度越多,闪现灵感的可能性就越高。比如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不妨广泛涉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从其他学科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供我使用。
灵感闪现的时机是偶然的,可能稍纵即逝。因此,一旦它闪烁,就需要立即捕捉并记录灵感。最好用灵感闪现伴随的兴奋,趁热打铁,详细展开灵感观点,提高灵感带来的学术效率。错过了岂不可惜?
灵感闪现的快乐是顿悟和创造的快乐。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造的幸福属于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一种“高峰体验”,一种令人兴奋、充满激情的幸福,可谓精彩绝伦。
第三种快乐:潜心写作的快乐
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过程,往往是基于丰富的理论储备和灵感洞察,先对研究课题进行界定,再围绕课题收集各种材料,包括文献分析、调查访谈、资料分析,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形成学术观点,然后进入潜心撰写学术著作的阶段。潜心写作的过程也充满了快乐。
一方面,写作的乐趣来自于探索新知识和理论创新。如果说文学创作重在“求善”,艺术创作重在“求美”,那么学术研究重在“求真”。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解释社会现象和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即进行理论创新,探索未知,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理论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理论,归根结底都可以转化为不同概念之间的稳定联系。因此,学术著作不像报刊杂志上大量发表的所谓鸡汤和生活感悟,只从特例中得出结论,而是严谨而科学,在表达观点、揭示规律的过程中,严谨、科学、有说服力的论据是不可或缺的。
理论往往非常笼统和抽象。语言和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思维的深刻性需要通过语言的概括性来体现,语言的抽象性也能促进思维的深化。要准确呈现学术观点,促进理论发展,既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又要追求表达的专业性和简洁性,注重表达的简洁性和简洁性。高层次的表达不仅内容丰富,用词隽永,而且简洁准确,“文章不写半句空”。在写作过程中,以“力求完美、力求完美”为目标,经过反复打磨和润色,将学术观点用高度概括的句子准确贴切地表达出来,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语言之美与思维之美的和谐统一、“修辞”与“义”的互补。这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往往给人以满足感和愉悦感
另一方面,潜心写作的快乐来自于写作过程中那种宁静专注的心境。与物质生产活动不同,学术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是探索未知规律的创造性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深度思考需要长期的奉献。其实,高质量的学术作品,只有长期的奉献才能产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思考、积累和沉淀,以及耐心的关注和深思熟虑,才能产生深刻的思想。准确表达思想,如煨汤,也需要“慢工细活”。因此,潜心写作有利于准确表达学术观点。同样重要的是,潜心写作可以使人享受到“丰沛安宁”的快乐!
在信息爆炸、浮躁喧嚣的物欲社会的今天,很多人过度追求名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身心俱疲,苦不堪言。因此,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抵御物欲的诱惑就显得尤为可贵,潜心写作恰恰有这种效果。因为专注写作意味着专注自己的精力,这让一个人摆脱了虚假名利的诱惑,屏蔽了碎片化信息的压倒性干扰,拒绝了无意义的社交,远离了过度的娱乐,让一个人忘记了嘈杂的环境、时间的流动、烦恼甚至自我...剩下的是纯粹而丰富的精神思考,让人沉浸其中,感到舒服。“春天有花,秋天有月,夏天有凉风,冬天有雪。如果心里没有烦恼,就是人生的好时光。”这种潜心写作的“丰富与宁静”并不迅速!
第四种幸福:顺利完成稿件的喜悦
经过不懈的潜心写作,作品终于将迎来圆满完成的时刻。这时,学术研究者不仅会感到如释重负和轻松,而且会有更深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如果说在政治和商业上的成就取决于领导和市场等外部因素,那么在学校的成就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努力工作等内部因素。“天道酬勤”和“劳有所得”的规律在学术工作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如果你做出了一点贡献,你的努力最终会有回报的。只要学者们不放弃努力,坚持写作,日积月累,他们的学术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和提炼,他们也会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换句话说,一部圆满完成的作品,既是作者大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果实。
优秀的作品总是相似的,平庸的作品也是平庸的。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往往同时具有以下特点:选题有价值、新颖;内容充实、新颖;论证充分,论证科学,逻辑自洽;表达准确、流畅、简单。显然,要满足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容易,但要全部满足就更难得了,这与研究者的理论基础、逻辑分析能力、表达水平等能力因素,以及他们付出的时间、精力等努力息息相关。所以,平庸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优秀的作品总是凤毛麟角。因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能力,一个成功完成的作品不一定能达到所有的标准,但一定是作者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产物,也一定是让他满意的产物。因此,一件作品的成功完成,往往能产生一种成就感、自我实现感,甚至是自我欣赏感。这是马斯洛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的幸福,也是庄子的自然本性或天赋得以充分自由发挥的幸福。
第五种快乐:从工作中走出来的快乐
西方学术界流行一句话,出版或灭亡,意思是“不出版就消失”。图像揭示了出版对于学术作品的重要性。俗话说“金子总会发光”,同理,高质量的作品总会出版,不仅如此,在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水平与论文的学术水平相对应,一般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通常成为衡量学术著作水平的直接指标。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对论文采用“双盲”评价体系,学术竞争日益激烈,许多重要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要期刊的用人标准越来越取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这意味着重要期刊展现论文质量的信号作用越来越大。
再者,学术期刊的水平通常成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乃至学术地位的重要依据,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意味着学术水平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认可和肯定意味着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这让人们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术自信。因此,学者们都为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知名期刊上而感到自豪。同样,他们都为自己的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学院文科学术文摘》等被转载而自豪。,他们都为自己的作品获得社会科学杰出成就奖而自豪。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越多,学术自信越强,学术自信越强。
如果说唤起成就感和自信是作品出来的快感的第一来源,那么还有更深层次的来源,那就是作品出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价值是对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和大小的判断。当学者们意识到自己的学术著作有利于促进学术发展,有利于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和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激励学术同行时,就会深刻感受到自己努力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更高的人生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高峰体验”,更深层次的持续长久的快乐体验!
如果一部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那么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就像一个优秀的孩子。有哪些作者不为孩子的出生而激动和感动,不为孩子的优秀而欣慰和自豪?
结论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这种观点可能不适用于学术研究。在别人眼里,学术研究枯燥乏味。但这只是因为旁观者只看到了学术研究需要努力和刻苦的表象,却没有看到学术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快乐的本质,学术的快乐贯穿始终。在真正的学者眼里,看似枯燥的学术研究,其实是有趣而精彩的。这可以描述为:当局很清楚,但旁观者很困惑。
正是因为学术工作充满了多重乐趣,很多研究者才有了浓厚的学术兴趣和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兴趣。他们“为知识而探索”,“为兴趣而学习”。所以他们愿意“为伊使人憔悴”,“衣带变宽,永不后悔”。他们愿意专注于十几年学术研究的力量源泉。它不仅应该是崇高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探索的自由。
写作至此,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模仿一首诗,进行思想总结。
学术感受
知道“研究”一座山的真面目只在于这座山。
蜀山有“尝”的方法,学海无极限。
冷板凳愿意坐十年,一个字也不写空。
问你为什么这么疯狂。学术之旅充满欢乐。
关于作者:吴克明,湖北麻城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本文将发表在《经济学人茶馆》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