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气象局 香港气象“掌门人”:回归是民族记忆 祖国是坚强支撑

栏目:科技 2021-09-27 16:09:09
分享到:

岑智明,物理学家、气象学家,现任香港天文台台长、香港气象学会会长、气象学会理事、世界气象组织天气、气候、水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副主席。他是香港天文台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台长。

本文接受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采访

一个

1963年,我出生在香港,出生在广东顺德,家住乐从葛安。

1978年冬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事实上,气象领域的开放更早。1975年,香港与北京建立了直接通信线路,交换气象数据。

图为齐志明回乐从祭祖

然而,当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我从没想过我会以气象从业者的身份见证后来发生的一切。

我于1982年考入香港大学理学院,主修物理和数学,这为我以后从事气象工作奠定了基础。在三年大学旅程开始前的暑假,我和另外两名中学生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去广西桂林游玩。除了桂林的美景,我还记得从香港到桂林,要坐36小时的长途汽车到广州,途中还要坐驳船过河。今天从广州坐高铁到桂林只要两个半小时。回顾过去,祖国的快速发展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1984年,香港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率先签署了建立自动气象站的合作协议。这件事得到了北京的大力支持。也是在这一年,著名的《中英联合声明》签署,香港迎来了新的一页。

之后,两地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克服电力、海水腐蚀、大风等困难,在香港以南约50公里的黄茅洲岛建成了全省首个自动气象站。除了作为台风预警的前哨,该站在气象业务预报服务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5年7月11日,广东省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合作,在珠江口黄茅洲建立了第一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当天20点运行传输。

黄茅洲气象站于1985年启用。同年,粤港澳交替举办珠三角重要天气年度研讨会,将发展成为粤港澳气象业务合作年会和气象科技研讨会。

我于1986年2月加入香港天文台,担任科学主任。我在辐射监测、业务天气预报、地球物理服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开发和航空空气象服务领域任职32年。其中,1990年,我第一次以天文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去大气物理研究所学习交流了一个多月。有幸认识了曾庆存教授、周小平教授、余汝聪博士等优秀气象领导,这是我与国内气象同仁深厚友谊的开始。

广东和香港的气象工作者乘坐直升机到岛上维护气象站

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重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巩固了发展势头。这也增强了香港人的信心。1996年,香港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签署了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备忘录。此后,双方每两年召开一次高管会议,总结经验,共同制定未来合作项目。此外,香港天文台每年均会派员前往国家气象局和省气象局,了解内地最新的气象发展,并探讨合作机会。直到近几年,香港天文台先后与广东、深圳、上海、海南的气象局签订协议,与内地气象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

2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时刻。这一天,香港回归祖国。在国家的支持下,香港天文台继续享有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资格,为其持续参与国际事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回归后,香港天文台主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协会第十三届会议、航空空气象委员会第十四届会议、台风委员会第四十五届会议、第四届国际近距预报和超短距预报研讨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同时,每年举办世界气象组织志愿合作计划国际研讨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气象人员进行培训。

阎博士和香港天文台的接待人员先生都是第二届区域协会的副主席。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当选为两届航空空气象委员会主席,推动全球航空空气象事业的发展。香港天文台的许多同事也以主席、联络员、报告员和成员的身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委员会、工作组和研讨会,为国际气象发展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香港天文台为世界气象组织开发了“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两个网站,为全球官方气象机构提供了发布权威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集中渠道。在这项工作中,中国气象局不仅提供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还为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运营简体中文版网站。未来,这两个世界气象组织网站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全球多种灾害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还在第二区域协会联合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开发亚洲版的“全球多种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为本区域许多国家提供防灾减灾支持。

2011年4月,我接任香港天文台台长一职。我认为,香港气象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气象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香港与内地气象事业相互促进、共存共荣-

1992年5月8日,香港下了一场大雨,造成严重的洪水和山体滑坡,一些主要道路也瘫痪了。今年,香港天文台开始发出按颜色分级的暴雨警告信号,让市民可以防范暴雨来临。为应对暴雨,香港天文台在九十年代后期开发了“小涡进场预报系统”,为预报员提供即时和客观的暴雨警告指引。该系统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际天气预报示范计划,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近年来,香港天文台积极开发“社区版小涡旋系统”,已被珠海市气象局和多家海外气象局引进采用。2018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指定为“临近预报区专用气象中心”,彰显了香港天文台天气预报技术的优势。

位于赤角导航空交通控制大楼屋顶的激光雷达

在航空空气象发展方面,香港在九十年代推出“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在大屿山赤角兴建新机场及相关配套设施,例如交通和新市镇等。针对大屿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我和几位同事开发了全球领先的风切变预警服务,并于2005年开发了全球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通过不间断的激光扫描,为飞机在机场起降提供实时预警,从而奠定了香港天文台在国际航空空气象领域的卓越地位。

2018年,中国气象局、中国民航空局、香港天文台联合成立“亚洲航空空气象中心”,针对雷暴、颠簸、积冰等可能影响航空运行的危险天气发布指导产品空,供周边国家和地区气象机构和航空空行业参考。香港天文台的技术积累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重视。

香港市民参与香港天文台的科普活动

近年来,粤港澳三方交流日益密切,互访、研讨会、培训班不计其数。通过深入交流,三方实现了实时观测数据共享、协同共建闪电定位网、共享热应力测量技术、就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交换意见,对三地业务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开发和运营的大珠三角网站,也为当地市民提供最新的天气预警、预报和实况观测,方便游客和跨境工作上学的人士。后来,这项服务将扩展到粤港澳大湾区,为更多的人服务。

2017年2月27日至3月1日,第三十一届粤港澳气象科技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气象业务合作大会在香港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40多位气象专家齐聚香港,就三地气象研究成果、业务发展、未来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从一个香港气象学家和一个普通香港市民的角度,我都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大陆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GDP从1978年的不到400元大幅增长到2017年的近6万元。得益于内地的经济发展,香港在同期也有相当大的增长。祖国的大发展也给香港气象事业带来了新的支撑、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对于气象工作来说,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深入的技术合作对于赶上时代的快速变化至关重要。香港天文台与深圳市气象局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方面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2011年以来,香港提供了专业的预报知识和技术,而深圳提供了高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资源和设备。计算结果由双方共享,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两地人民带来更好的气象服务。2018年,香港和深圳联合举办全球气象人工智能挑战赛,邀请专业人士利用气象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完善降雨预报。

回顾过去几十年,内地气象事业蓬勃发展,气象服务更加多元化、现代化,为人们提供各种优质、新型服务,气象设施建设备受关注。如今大陆的自动气象站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已建成170多部天气雷达,可持续监测恶劣天气;风云四号卫星带来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全球观测。这些观测将对香港乃至亚洲气象服务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粤港台风“天突”视频会议上,香港天文台预报员通过视频系统分析预报意见。

2018年9月13日,为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山竹,中央气象台与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举行首次联合视频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的合作从数据交换、建设气象站开始,逐步发展为高计算计算机、深度学习等高端应用。展望未来,我们将在精细预报、多灾种预警、人工智能、共享气象软件、遥感观测应用等多方面更加紧密地合作。香港与内地气象部门将携手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提供更多元化、更先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让潮水伴我祝福你

请不要忘记我。

永不改变

黄脸婆

——愿东方之珠早日恢复往日的和平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