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朗和伊拉克由于国防工业薄弱,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武器装备和零部件。因为中国武器便宜,容易操作,战争期间,双方都购买了大量的中国武器装备。
这场战争对80年代的中国军工来说是一场“及时雨”。20世纪80年代初,当国家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不得不大幅削减军备,提出“军队要有耐心”。由于国内军火订单的流失,中国军工企业几乎濒临倒闭。此时,伊朗和伊拉克的军火订单无疑是对当时陷入困境的中国军工厂的及时帮助。
首先是战斗机。
伊拉克通过关系密切的约旦获得了80架中国歼-7战斗机,并从支持自己的埃及获得了一批二手歼-7战斗机。在伊拉克空军队装备了这些歼-7战机之后,又装备了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来对付伊朗的F-4、F-5和F-14战斗机。发现其性能不亚于苏联制造的米格-21战斗机,价格便宜。
两伊战争后期,伊朗空军队的所有主力作战飞机都严重磨损。除了作战中的损失外,伊朗空陆军装备的美军战斗机大多因缺少备件而无法正常起飞,因此有必要继续补充新飞机。1988年和1990年,伊朗两次进口了30架歼-7BI和歼-7N飞机,此外还有几架歼-7BI和歼-7N教练机。
然后是导弹。
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向伊朗出售了一批岸基海鹰反舰导弹,又称“蚕”导弹。这种导弹可以封锁霍尔姆斯海峡,并在战争期间频繁攻击各国航行的油轮。当时,全世界的报纸和电视都充斥着伊朗用“蚕”导弹袭击油轮的报道。各个国家的油轮都遭到了袭击,很多国家都派出军舰前往海湾护航。
伊拉克还进口了许多“海鹰”导弹并用于实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研制了反舰导弹航母和空反舰导弹——H-6D和鹰击-6空舰用导弹。1983年武器系统定型后,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空兵,2000年前成为中国主力。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还购买了4艘H -6D导弹航母,装备了鹰击6出口C-601导弹,完成了多次实战任务。然而,鹰击-6空舰导弹是一种重型远程反舰导弹,发射重量为2.5吨,总长度为7.5米。
伊朗方面购买了大量的63型装甲车和63型107毫米火箭炮;伊拉克不仅购买了中国的坦克和飞机,还购买了火炮、冲锋枪等武器。被称为中国AK的56式突击步枪,因其性能可靠、价格低廉而受到双方的欢迎。
两伊战争期间,中国最著名的武器是69式坦克。1981年,在国际市场上默默无闻的中国坦克工业,被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砸中。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为他们都有巨额的石油美元,这两个中东土豪向主要军事强国订购了大量武器,伊拉克军队利用了中国刚刚敲定的69II坦克。1981年5月,北方工业公司与伊拉克签订合同,向伊拉克出口2800辆69-2中型坦克和280辆以69-2坦克为底盘的装甲救援车和工程车。合同要求年底前交付100辆坦克,1984年前全部交付。根据伊拉克军方的要求,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69II坦克进行了20多项重大技术改进,被命名为69-2外贸坦克,综合作战性能大幅提升。随后几年,中国引进了一系列改型,包括69-2A指挥坦克、69-2B、69-2C、69-2C1等型号,并改装了包括激光测距与瞄准镜组合在内的新型瞄准镜。在炮塔两侧的前部安装了弹射烟雾发射器,并在炮塔周围提供了栅栏式屏蔽。
根据国内主要坦克生产基地617工厂的工厂历史,在80年代的短短几年里,617工厂通过出口外贸坦克赚了10多亿美元,这在当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69式坦克成为伊拉克军队的主力坦克,数量远超苏联提供的T-72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仍然保留了1800多辆69-2坦克。由于伊拉克军队主力共和卫队刻意保留实力,伊拉克军队直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百小时地面战中遭受重创。69-2坦克主要装备在伊拉克军队中,当面对美国投入战场的1848辆最先进的M1A1坦克时,他们自然承认失败。据统计,有1000多辆69-2坦克被伊拉克军队摧毁或遗弃。
这些中国坦克直到现在还在伊拉克军队服役。2015年底,伊拉克国防部长视察了其坦克改装厂。工厂主要翻新和改装坦克和战车。视察期间,伊拉克国防部长登上一辆中国69型坦克进行体验。
20世纪80年代,中国通过向伊拉克、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出口69型坦克赚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此时的69式坦克美观简约,单价只有50万美元,还不到美欧坦克的三分之一。
中国的重炮也出口到伊朗和伊拉克。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都有大量苏联制造的M46型130毫米加农炮。这种远程加农炮在国内被仿制为59式加农炮,改进型号为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由于两伊地区地势平坦,火炮屏蔽角限制很少,因此特别适用于射击角度小、弹道延伸小的远程火炮。此时,我国成熟产品59-1型130毫米加农炮的综合性能远超苏联M46加农炮。伊朗和伊拉克都从中国订购了大量130毫米加农炮和相关炮弹。
为了满足外贸用户的要求,中国为59-1加农炮配备了8种先进类型的炸弹,包括射程26公里、烟雾持续时间200秒的烟雾弹;射程37公里的远程底部排气弹;射程30公里的远程凹弹;两枚射程分别为32公里和30.7公里的远程全口径榴弹;杀伤爆破燃烧弹,射程27.5公里;弹片里面有一万支小钢箭;射程25公里的35枚反坦克子弹药;射程37公里的火箭增程弹。因此,59-1加农炮成为伊拉克和伊朗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炮之一。
其中,130毫米加农炮箭弹片是最有特色的炮弹。该弹由当时的中国北方工业公司724厂研制,主要用于压制或歼灭敌有生力量,杀伤敌伞兵,毁伤敌轻装甲和低空飞机,拦截低速导弹。射程35公里,全弹重59公斤,弹丸重33公斤,初速935米每秒。弹丸内装1万支净重2.9g的小钢箭。箭弹片的打击效果极其恐怖。小钢箭具有初速高、减速慢、穿透力强的特点。弹片迸射敌人空,成千上万的钢箭像倾盆大雨一样落在战壕或空旷地带的士兵头上,有致命的效果。一门6门59-1型130毫米加农炮,采取8发速射,使用箭弹片,可将30公里外28万平方米范围内所有暴露的活目标打成筛子状,一分钟内像刺猬一样射出。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没有生产能力但又富裕的伊朗和伊拉克,各自向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购买武器,甚至依赖进口轻武器,甚至在机枪领域购买了许多异国情调的稀有型号。例如,伊朗从半岛北部购买了大量独特的73式机枪。饥饿的伊拉克从中国购买了数万挺67-2机枪。这些机枪一直使用到现在,伊拉克新政府军还有很多装备。
此外,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了叙利亚的一家高射炮厂,由成都华清机械厂援建,年产500门54-1高射炮。两伊战争期间,叙利亚这家工厂生产的高射炮也有很大一部分进口到伊拉克。这些54-1高射炮容易识别,特点明显,与苏联的原型机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因为原炮的散热器被取消了。
两伊战争期间,中国也在战场上拿起了外交。比如中国从伊拉克获得了少量苏制ZSU-57-2自行高炮的样品,并在69II主战坦克的底盘上仿制了该炮。这是80式/W88式57毫米自行高炮,性能与原ZSU-57-2相似。由于不符合中国军队的要求,该枪在我军没有装备,只用于出口。
文章来源:科罗廖夫军事客厅,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