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爬坦克的时候拍的。可以看到舱盖里面韩文的“百年一遇”几个字还是很清楚的
可以说,这款坦克本身的故事就是中朝联合打击“联合国军”的浓缩和象征。只要故事讲得好,坦克本身是展示在室外还是室内都是次要问题。毕竟新的反博物馆马上就要重新开放了,一定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故事。比如下图,有两个地方其实很值得一去,但是都是未开放的状态。
▲故意找这个角度
抗美援朝纪念塔与位于平壤大通河上的外形相似但更高的“主思想塔”相比,只有53米高,但由于它矗立在华英山上,塔顶的视野更好。较厚的塔楼使得纪念塔内部可以布置自动扶梯,而不是“主构思塔”那种容量有限的直梯,不仅通过的人容量更强,而且自动扶梯两侧还展示了大量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老照片。用一句更常见的话来说,“游客似乎在流动的历史中”。然而,塔顶的空房间相对有限。记得每次上去五分钟就下去。
大概是因为接待能力不足,需要修扶梯,抗美援朝纪念塔停止对外开放,甚至在老抗日博物馆本身关闭之前——我都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但康观改扩建方案中的“纪念塔及地下附属建筑维护修缮”项目是否落实,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因为还是不对外开放,别说第一次来康馆的新观众,就连老康馆闭馆前夕第一次来康馆的很多人都觉得纪念塔“固若金汤”。
▲你只能在一旁吐槽:“坚固的叫纪念碑,不是塔。”
至于位于纪念塔一角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旧址”,小时候这个地方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还有额外收费。虽然比抗美援朝纪念塔关闭的早,但我现在对这个地方已经没有记忆了,但如果能把这个地道的地下指挥所“老如旧”收拾一下,还是很有参观价值的。
▲网上只找到地下指挥所走廊和了望出入口的老照片
总之,从新图书馆平面图的介绍来看,还是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旧址”位置的介绍,应该是...或者打开。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几年,康冠能够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资源,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如果说还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大概就是康观的地理位置对游客不够友好。然而,丹东广义上的“红色旅游”资源并不仅限于一个反馆。
▲比如大连海军学院的前身,安东海学堂旧址,其实就在近两年比较热的安东老街和万达广场边上,足够方便;但是,既然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军事站,暂时不可能开放参观
复制的“致远”号纪念船虽然还留在阆头港边上,但听说有计划要把船拖到鸭绿江断桥下展览,我就有了主意:等了一会儿,南方战区某护卫舰支队的543“丹东”号船退役后,也拖了回来,放在“致远”号旁边展览;这样,以致远为代表的近130年前的中日战争近代史,以鸭绿江断桥为代表的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近代史,以及以543舰为代表的人民海军守护祖国蓝色国土的当代史,都可以在这个交通相当便利的地点展示。是不是很美?
▲因为“致远”这几年本质上已经被抛弃了,所以我没有拿它的想法。这张照片是几年前拍的。当时恢复的旗帜还在,主炮罩看着还行。现在国旗没了,枪套都快生锈了。
▲服役35年的543船,仍在一线训练和外轮监测任务中,以船员出色的维护和操作水准,延续“老河湖”传奇
当然,如果你只需要提出想法,相信比我更能打开脑洞的朋友并不缺乏,但有能力付诸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令人欣慰的是,开往重庆剑川博物馆的166号船有这样一个目的地。作为“红色旅游”的一个分支,军事旅游很难做到“名利双收”。
幸运的是,近年来,一些以军舰、战机等大型武器为主题的地方军事旅游呈现出积极的一面;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康观博物馆的重新开放还有点不完善,但总体上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疫情控制的稳定和游客的反弹,短期内军队游客数量也迎来了上升趋势。我们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就像伟大的祖国一样。
欢迎使用感谢码
祝大家国庆节和中秋节快乐。节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