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协同在全国普通高校和中职学校中遴选出101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其中高职专科院校55所,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此次入围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是按照“广泛推荐、优中选优、引领示范”的原则遴选,经院校自荐、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产生的。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己任,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课堂放在田野里,把服务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放在重要位置,构建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效显著。
全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体系
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按照体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新产业新业态融合趋势、新成果新技术应用趋势的原则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了家庭农场、农机智能制造、农村商务、农村医学等专业群,开设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园艺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8个涉农专业,涵盖种、养、游、治理、农机、电商、健康等产业链。多年的办学为地方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占据娄底乡村振兴人才的大半壁江山。现有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精品专业11个。
多元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政校融合的村干部定向培养模式。面对制约乡村振兴基层人才匮乏、领头雁作用不强的瓶颈,娄底职院主动与娄底市委、市政府衔接,与娄底市委组织部协同实施“一村一定向培养生”工程,依托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开展全日制村干部培养,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计划五年内为全市1796个村定向培养1名以上乡村振兴带头人。村干部班学生享受免学费、免教材费、免住宿费、发放生活补助的“三免一补”政策。这一做法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首开先河,构建形成了由市委组织部主导、学校主体、县市组织部配合、村级组织参与的多元联动的共育共管机制,有效破解了村干部“哪里来、怎么育、用得上、留得住”的问题,解决了乡村振兴基层人才匮乏难题。2019、2020级已招收424名学员,13名学生由于表现优秀被见习村留任挂职锻炼,其中1人担任村主任,2名学生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油溪桥村的骨干力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领导对“村干部定向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突破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不紧密的瓶颈,学校积极探索学校牵头、行业协会为中介、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创新形成了“小学期分段育人、真实岗循环进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畜牧兽医等专业与佳和农牧等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开展一体化招生招工,签订三方协议,实施“双主体”育人、“双身份”学习、“双导师”导学、“双投入”培养,开展学徒初阶、进阶、升阶“三阶”岗位培养,创新了“四双三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三教改革”的循序推进,从“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三个方面着力。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获益:一是企业获益,为企业提供了本土化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学生获益,学生在真实岗位学徒,学习热情高、内生动力足、学习效率好。三是学校获益,以畜牧兽医为核心专业的家庭农场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以动物医院、动疫病控制中心为核心基地的娄底职院农林实训基地成功立项省级星创天地项目,专业生源数量也有较大增长。
岗课证赛融通的培养模式。校企协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专业标准与岗位标准相衔接,课程与企业认证、技能竞赛相融合;将技能竞赛项目融入培养方案,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竞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推进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实一体教学,融言传身教、实物教学、实训教学、虚拟仿真、顶岗实习于一体,创新了岗课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满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3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奖项141个奖项、省级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和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合格率均为100%,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