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民 赵京民:我在维和任务区当司令

栏目:教育 2021-10-11 23:24:21
分享到:

赵京民向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的维和人员致敬。作者提供

从1991年到2011年,我三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其中最难忘的是我担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维和部队指挥官的经历。

2007年9月15日,我登上了从纽约飞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航班,前往西撒哈拉任务区,成为维和部队的指挥官。前一周,我紧张地被分配到联合国总部,移交工作,听取各个业务部门的情况通报。在飞机上,联合国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军事顾问的尴尬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的一番话,让我深深感受到此行的任务艰巨——

“西撒哈拉特派团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当地冲突双方经常抱怨,对特派团的维和职责不满意。维持和平部队内部也有一些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希望你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带到任务区。好好对待这个团队。”

一个半月前,我接受了北京联合国对西撒哈拉任务区指挥官候选人的远程评估。马来西亚和斯洛伐克的两名官员也参加了评估。在评估期间,联合国官员详细询问了我对履行职责和如何应对危机的想法和建议。8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蒙塔斯女士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我将担任西撒哈拉特派团的指挥官。当时她特意补充:这是联合国首次任命中国军事指挥官担任维和任务区指挥官。

在卡萨布兰卡机场,一架带有联合国标志的专机已经等候在停机坪上。当时的任务区代理参谋长中校·福克斯在飞行中向我通报了任务区的当前局势:冲突双方都对特派团的公正性、公正性和中立性抱有很大怀疑,不配合监督停火;任务区前参谋长因违反纪律被遣返;任务中军民部门矛盾较多;军事观察员对食物不满意……可以说挑战很多。

到达任务区后,我首先解决了冲突双方不配合监督停火的问题。经过调查,我发现冲突双方都有配合联合国的态度,不允许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进入其指挥所核查的原因主要是面子问题。于是,我下令改外语,把“验证”改为“参观”。同时,我要求观察员在进入指挥所参观时,向指挥人员询问核查情况,并关注营地内人员和装备的变化,以便进行实质性核查。

这种方法为联合国核查人员打开了双方各级部队指挥所的紧闭大门,限制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行动的事件从每月数百起下降到只有几起,极大缓解了任务区的紧张气氛,不断收集双方执行停火协议的情况。这一问题在联合国总部和任务区得到了冲突双方的承认,他们高度赞赏监督停火的处理方法。

我上任时,西撒哈拉特派团中有来自27个国家的230多名军事观察员。他们有不同的文化、宗教和历史背景,他们的爱好和个性也大不相同。管理这样一个团队并非易事。所以我提倡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只有这样,各国观察员才能和睦相处。正是有了这个想法,我成功地解决了任务中军政部门的矛盾。

联合国维持和平任务区的每项工作都有标准作业程序。上任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任务区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了完善和修订,特别是在行车安全和防雷方面,同时针对事故案例和征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我就职前的16年里,有16名维和人员在西撒哈拉任务区牺牲。在我近四年的任职期间,由于管理严格,任务区保持了零伤亡、无严重违纪、无事故的记录。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用“出色的表现”来评价我的工作。

对我个人来说,能够成为第一位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高级指挥官的中国军人是莫大的荣幸;对于中国军方来说,这也是一种肯定,这说明联合国对中国军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充分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