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选 前赴后继 “箭杆院”会聚一时之选 北上南下 《新青年》点燃百年之光

栏目:国内 2021-09-19 01:09:41
分享到:

▲《新青年》编辑部

▲陈独秀的自白

▼陈独秀起草并分发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

▼《庆祝建党100周年寻访北京红色地理》系列第一期

▼《新青年》出版之初

▼更名为《新青年》

▼北京档案馆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党组织活动纪实》创刊于100年前的7月。为庆祝这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珍惜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情怀,北京青年报、北京档案馆联合推出系列报道,以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寻访北京红色地理,重温革命先贤救国探索的真相,追寻民族觉醒、奋进的伟大道路。

问题2

江岸胡同20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思想改变现实

办公室在南院,住在北院;院子小,影响大

江岸胡同20号是一个小院,深藏在东华门大街北侧蜿蜒幽静的胡同中。推开红色如意门,南北两排房间一目了然。院子虽小,但影响不小。100多年前,这里是陈独秀在北京的住所,也是《新青年》北京编辑部旧址。1917年1月至1919年底,这个小院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先驱,深刻影响和推动了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935年胡适再版《新青年》题词时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近20年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几乎都是从这本刊物开始的。194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小组的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现在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要讲讲他的贡献。

2001年,《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初,东城区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工程。2015年,小院退役修缮,恢复了原来的历史面貌,并设立展览,开辟了另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陈独秀为什么选择在箭头胡同定居?熟悉北京胡同的北京市档案馆专家王兰顺告诉本报记者,陈独秀是带着《新青年》从上海来到北京,受蔡元培邀请,成为北京大学文科大四学生。箭巷离北大三院和北大红楼很近,可以步行上班。

“今天的箭胡同20号,1965年以前叫9号,这个院子是孙家的。孙家从时期就住在这里。他们把东院租给了陈独秀。他们住的房子用一堵墙与院子隔开,并与墙门相连。”

陈独秀搬进箭胡同9号后,《新青年》编辑部在南房工作,他和家人住在北房。倚重北方的李大钊、钱、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沈等人,都来此院为每期主题召开编辑会议,碰撞思想,轮流当编辑。《新青年》也从以前陈独秀一个人在上海编辑的局面,变成了一个团体来运作。

“大众、阶级和社会”革命有出路

《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时,其实叫《青年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号100页左右,6号1册。第一卷出版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为《新青年》,因为它的名字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周报《上海青年杂志》相似。

《青年杂志》创刊时,中国正处于新旧思潮激烈冲突的时期。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规定“国民教育应以孔子学说为修身之本”,而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陈独秀志存高远,立志要办一本“只要十年八年就会有很大影响”的杂志。他在1915年9月15日出版的《向青年致敬》一书中,对青年寄予厚望,提出了改造青年国民性的六条标准:独立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侵略性而非倒退性;世界,不是锁国;实际上而不是错误的书写;科学的,不是想象的。”《向青年致敬》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后,陈独秀在改版的第一期就写下了《新青年》一文,号召年轻人做“新青年”,身体强壮,心理上“断绝当官发财的念头”,“内发展人格,外贡献其群”,靠自力更生创造幸福,“不以个人幸福破坏国家社会”。

陈独秀与蔡元培的交往由来已久。晚年的陈独秀在《蔡裕民先生逝世后的讲话》中提到:“我第一次与蔡先生共事是在清朝光绪末年。当时杨笃生、贺海乔、张兴艳在上海发起了一个研究炸药的组织,目的是行刺。杭燕写信招聘我,我从安徽到上海加入了这个组织。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我测试了杨笃生和钟贤的炸药。这个时候,闵先生经常来实验室练习和说话。”

后来,他们都意识到暗杀不是“科学革命运动”,“科学革命运动必须是大众的、阶级的和社会的”,于是他们彻底抛弃了这种形式。

1916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实行“教授治校”制度,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等“新派”人物到北京大学任教。其中,他还劝说陈独秀搬到《新青年》去北方。

从文学革命到马克思主义传播

被蔡元培形容为“五四深度冲锋”的《新青年》来到北京时,就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

“文学革命”的口号最早是胡适提出的,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出自他写给安徽同乡梅光迪的一首诗:中国文学慵懒已久,百年不兴。当新的浪潮来到阜康,是文学革命的时候了!我们发誓不会坐视不管,去拜访二儿子和三儿子。

这个口号引起了陈独秀的强烈共鸣。他认为“作家是人民最高精神的表达”,他也有意改进文学。胡适写信告诉陈独秀,”...为祖国创造新文学,最好从输入欧美名家的名字开始,让国内的人采取一些措施,观察他们,然后他们才能有自己的新文学。”陈独秀回信要求胡适在业余时间做作业。"...为《青春》翻译《决斗》等短篇小说的人,认为自己是改良文学的先驱。”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中率先发表《文学改良之我见》,提出从“八件事”入手进行文学革命——“第一,言必有实。第二,不要模仿古人。第三,我们必须强调语法。四曰,莫无病呻吟。第五天,你应该去坏配方。六曰,无典。七曰,不讲天子。八字语录,不避俗言俗语。”2月出版《新青年·白话诗八首》,成为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开山之作。

自1918年以来,《新青年》几乎完全是用白话文写的。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在这里出版,孔乙己和《药》也在这里出版。沈、刘半农、陈衡哲的白话诗也相继发表。五四运动后,1919年出现了400种白话报纸。1920年后,中国的几大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也逐渐口语化,文学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五四运动前,“民主与科学”是《新青年》杂志的主流话语体系。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发表《马克思主义无》1919年5月,发表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及顾孟雄、双灵、袁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然而,这一时期《新青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只是中国思想界众多思潮中的一种,并不是人们改造社会、重塑中国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继续发表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虽然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尚未发表,但歪曲、误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已不再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6期首次公开纪念五一劳动节,标志着新青年的视野从青年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同一时期,《新青年》也集中报道了国内各界对《第一个亚伯拉罕中国宣言》的回复和讨论,苏联革命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民所熟知。随着“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真正进入《新青年》的话语体系,它逐渐完成了最终方向的演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青年》与五四运动

在早期的《新青年》杂志上,可以看到“陈独秀撰文”的字样。以北大为平台,1918年1月,陈独秀召集《新青年》编辑部开会,宣布“自第四卷第一期起,取消投稿章程,一切写作、翻译均由编辑部同仁及公家同仁注明”。"采取集体讨论制,每期开一个."李大钊、鲁迅、钱、刘半农、周作人、胡适、沈加入编辑部,《新青年》开始轮番编辑,成为真正的同行杂志。

不难发现,在《新青年》的编辑人员和作者中,北大的新教授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军,他们在北京高校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学生的欢迎。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罗嘉伦、傅斯年、许德珩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虽然《新青年》杂志没有明确号召学生运动,但这些编辑们始终用自己的言行鼓励青年学生,为他们的积极奋斗提供指导和支持。

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学生运动。5月4日下午,来自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喊“誓死保卫青岛,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签订巴黎和约”“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灭国贼”等口号,要求处罚交通局长曹汝霖和货币局局长,学生们游行到曹宅,殴打张宗祥。北师大数物理系的邝祥生率先冲进曹宅,带头烧曹宅,引发了“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方和警方出面控制局势,逮捕了32名学生代表。

毛泽东为什么评价陈独秀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王兰顺告诉记者,相关史料一目了然。

5月4日,陈独秀发表《两次和会都没用》一文,号召人民站起来,不要迷信政客、外交官,自己解决问题。

5月11日,他发表了《对日外交的根本罪过》,其中指出:“现在怜悯的只是一部分学生群体,给人的心灵还活着的一线生机。只有一次机会,政府会杀了它……”

5月18日,陈独秀再次发表《暖山东问题的方方面面》一文,指出:“日本侵略我们东三省不是一件事,侵略我们山东也不是一件事。这是我们所有公民的生存问题。无论是学者、政治家、商人、劳工、警察、士兵、官员、议员、乞丐、记者等,都要发挥民族自卫精神。

5月26日,陈独秀继续发表《山东问题与民族意识》一文,提出“正义不能自己打,要大力拥护”,并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大宗旨,即大力拥护正义和以民治政”。在《尊重山东问题的方方面面》和《山东问题与民族意识》两篇文章中,他大声疾呼:“哦,还是强盗世界,还是正义输给强权的时代!”

6月3日,数千名学生涌向北京街头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170余人被军警抓获。第二天,800多名学生被捕,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抗议。

6月8日,陈独秀写了《实验室与监狱》,他在文中写道:“世界文明有两个发祥地:一个是科学实验室,一个是监狱。我们的年轻人必须下定决心,离开研究室就进监狱,离开监狱就进研究室。这是人生中最高尚、最美好的生活。”

王兰顺总结说,从5月4日到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7篇文章和33篇《随感》,为学生运动摇旗呐喊。这份周报由新青年的同事创办,主要反映当前紧迫的政治问题,并对《新青年》进行补充,后者侧重于理论。凭借其在当时的影响力,成为五四运动中最有力的助推器。

除了用文章作为武器之外,陈独秀还采取了一个更轰动的行动,那就是他起草并散发了著名的《北京市民宣言》。为实现宣言中“根本改造只需直接行动”的表述,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来到前门外新世界商场散发传单,被便衣警察跟踪逮捕,送往史静警察局。第二天,警察搜查了箭头胡同9号。

陈独秀被捕后,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北京各报第一时间报道,消息传遍全国。各界人士呼吁释放他,随后出现了保释潮。9月16日,在社会各方的压力下,被关押三个月的陈独秀终于被史静警察局释放。然而,他没有恢复完全自由,警察局长命令中区警察局“放弃”他,并每月报告他的下落。

1920年2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陈独秀秘密离开九号箭胡同,回到上海,从而结束了《新青年》在北京的发展。编辑部从北京迁到上海法租界环龙路2号李雨阳。自第八卷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正式刊物,至今仍由陈独秀主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它再次成为中共中央的刊物。

档案见证历史

据王兰顺介绍,从陈独秀被捕、出狱到他离开北京,北京档案馆保存的史静警察局相关档案均有记载。今年4月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党组织活动纪实》第一卷共11组92个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五四运动中陈独秀的被捕和释放,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北京的革命活动。

这套《中国共产党北京党组织活动纪实》中近50%的档案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已经公开发表的档案过去只被研究者关注。

王兰顺从事档案研究多年,他形容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些档案时非常激动,仿佛在和前辈们交谈。

“档案的魅力在于细节。如果没有档案记载,陈独秀散发传单、被抓、释放的过程只是一个大的总结。他当时的形象如何?如何穿衣戴帽?为什么传单在衣服里?他是如何在警方声明中编造这个故事的?如何应对世界,展示奋斗的艺术?我们谁都不会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环境、建筑形态、历史形态、社会背景都发生了变化,但看了档案之后,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似乎又重现了一次,很多东西都可以还原,感觉就像看纪录片一样。”

看到白色帽子套装的人经常上下楼梯

翻看这部“活动纪录片”,在2008年6月11日的报道中,记者记录到,今天晚上8点左右,他在新世界遇到一个穿白帽西装的人,此人经常上上下下,衣服口袋满满的,也就是后面跟着纸质文件和特工秦淑勋、李文华。10点左右,该人潜入商场五层西南方向的黑暗中,最下面是商场的出入口门。他正要用传单把它扔下去,也就是说,他被李文华逮捕了...查查他的名片名字陈独秀,又查查那封外文信,上面有三个大字,是《道子报》和一大卷传单...

陈独秀当时要散发的《北京市民宣言》也是存档的。在这份双语传单中,陈独秀对政府提出了“最后的最低要求”:对日外交,不放弃山东省的经济权利,民国四年、七年两次取消秘密协议;免去徐树铮、曹汝霖、陆、、段、的职务,开除党籍;取消步军司令和警卫司令两个机关;北京保安队改为由市民组织;人们必须有绝对的集会和言论自由。

6月12日提审时,陈独秀在口供中说:“我是安徽怀宁县人,今年41岁。现在住在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门。父母双亡,北京只有我的女人和一儿一女。我毕业于日本一所公立大学,两年前作为北大文科大四学生来到北京。两个月前,蔡校长在学校的时候,我请假回南方,因为我叔叔去世了,还没有下葬,所以我回老家处理坟墓。几天前我从南方来到北京。路过上海的时候,上海学生会的朋友徐给了我14500张传单,让我在北京散发。本月11日上午10点,我把这份传单送到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四五百份,交给不知名的高等师范学生签收。本月11日下午七点,朋友邀请我去文华春吃饭。晚饭后,90点左右,我去新世界发传单,几十张散了。当时有人在看我,传单在我口袋里,但我被警官抓住了..."

因为警察前一天从他家里搜出了一些杂志、报纸、手稿和电报,陈独秀在供状的最后解释:“……我发现《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了三年,每月一卷……去年12月,我成立了《每周评论社》,它是我的主人,我的经理是郭厚安。去年12月,我来大厅立案。

服务乞讨和俯瞰村庄落后

陈独秀被捕的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史静警察局的愤怒。档案显示,6月14日,首都公安部门向国家公报博物馆发出书面警告:“其中一人称:近期在境外发布的《公民宣言》宣传单,疑似陈发布。此外,他还说:政府认为这次学生风潮是北大引起的,是陈军鼓吹新思想引起的,所以逮捕了...之后,不要再对这些案件妄加评论,让大家听到。”

史静警察局没想到的是,全国教育界和文化界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陈独秀展开了积极的保释营救。档案显示,6月15日,北京市中等及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致函史静警察局;6月16日,北大教授刘、马玉藻、马叙伦、王兴功等数十人联名上书警察局长;6月20日,民国大学校长英、中国大学校长洪奎及数十名教职员工冯、袁敦力、马寅初、顾联名上书;6月25日,安徽省联社致函警察局长;6月26日,安徽省省长吕调元致电首都警备区指挥部和警察指挥部...

中华民国大学校长英在请愿书中说...查查陈独秀平时的言论是否恰当,但本意无非是书生爱国。盗君堂保卫地方,维护知识分子,历来为各界儒商所敬仰。你能原谅它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出的国家的宽大吗……”

安徽省省长吕调元在电报中说:“怀宁的陈独秀疯得学者都学了。然而,这个人勤奋好学,心思缜密,与激进派无关。文在北京被捕。这里的人热爱学者。请救救他们。学生潮初期,似乎不宜当推广汉字的监狱。这两个人迁就群众,敬佩群众,看不起农村就跟在他们后面,这样既保护了省里的解释,又安慰了老百姓。”

头痛、胃痛、消化不良

王兰顺告诉记者,从这些档案中不难看出,陈独秀的固执和坚决,散发传单的行为可以说是由于他的个性。但同时,他也懂得斗争的技巧,用自己的方式与当权者斗争。

《活动纪实》收录了北京首都警察厅司法厅就陈独秀病情及诊疗情况向派出所所长提交的9份档案。

1919年7月20日,“据犯人陈独秀说,伊有头痛和肚子疼。于是,总巡视员那玉京被送到药室,请宋医官到我们办公室诊断,是麻风病。把那玉京和宋医官重新送到药房,吃了六包面药,让他们一天吃三次。等待爱情。李和将报告第一次诊断和治疗。”

“据陈独秀说,1919年8月30日这个犯人,现在对伊的胃口不大。于是,总巡视员那玉京被送到药室,邀请林医生到我们办公室治疗。这是消化不良的症状。重新派出的巡逻队长刘永寿,陪着林医官回到药室,拿了三包面药给他分发。李和将报告第一次诊断和治疗。”

1919年9月6日,我局留存的一份散页《陈独秀》被秘密搜查。7月20日以后患病,在我们办公室医务室由医务人员治疗并给药。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病,但是最近好像饮食减少了,精神还没有困难。我想把陈独秀在看守所的症状反复报告和药房的处方提交审查。"

顾念商科的学生应该从宽处理

为了营救陈独秀、胡适、张和罗嘉伦写了求助信或疏通关系;面对络绎不绝的联名信,最高政府内部也存在是否“打压”的争议;此外,孙中山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终,史静警察局司法处宣布释放陈独秀,但陈独秀必须接受所辖警区的谨慎管理。

1919年9月17日,箭胡同所属的一中警备队服从了警察局长的命令,按照《于捷法》处理了陈独秀。报告显示:...按照北京大学教授刘等人的说法,民国大学校长要厚待,北京中学的学生和北京、安徽的官员马启超接连发函,安徽巡抚鲁打电话说:陈独秀是读书狂,但他渴望学习,渴望深入思考。查这种煽动群众闹事的传单,他们的言论对社会道德的损害极大。陈独秀已经传开了。虽然他被别人称为被教唆,但他不知道如何检查光束。根据联合名单,他保证没有爱情,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应该宽大处理。视力。仍应按照《戒严法》第3条第4款的规定,从而知晓戒律并避免任何越轨行为……”

对胡适斋的拜访是当天未归

所谓“余节”,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治安管理法。受到这种惩罚的人在三年内受到当地警察局的监督。如果他们搬家,他们必须向当地警察局报告。如果有游客逗留,他们也应该向当地警察局报告。

“受培训人员月度检查记录表”的月度报告中有以下记录。

实施日期:2008年9月

执行签名:白,中区警署署长

命令:第三条第四款:不懂得检查的人,经常有破坏道德、阻挠地方公益的言论行为。

籍贯:安徽省怀宁县

地址:北京市第一区北池子大街江岸胡同9号

人脸:身体和胡须都是白色的

功能:无

月份:九月

行为:安详的行为,封闭的学校。

仔细翻看每月日记,可以发现记录1920年1月行为的栏目是:几次外出拜访客人,行动至今不明。2月,线列发生变化:学生现在在上海,但不在北京。后来我还附了一份备考附录:2月9日下午1点发现陈独秀坐黄包车出门,声称要去缎面图书馆后面看胡适斋,但当天没有回来。经过几天的调查,我没有回家。我听说我确实去了上海。

因为系里的史桂轩对陈独秀离开北京不知所措,立即被中区警察局记大过。于是,刑警队总巡警王和巡警许全福奉命秘密调查陈独秀的下落。

他们从住在陈独秀斜对面的严德顺口中得知,陈独秀经常很晚才出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闫德顺这两个月没见到他,家里只有一个丫环经常去北赤子街逛街。他的妻子也经常出去,有时在房子外面买东西。

王、许全福到北京大学打听一个叫于的人。对方说陈独秀学长在学校几个月了,最近没有来...

总之,在2月14日的“陈独秀行踪报告和秘密调查”中,警方最终未能查出陈独秀的藏身之处。同一天,在“陈独秀致首都驻上海警察局长的一封信”的文件中,陈独秀说:...最近接到这里一个朋友的电报,来商量西南大学的事情,匆忙出发,却没有到大厅报到,觉得很遗憾。特此致函补充陈,希望能作为原创者。马上回北京,然后谢谢你的面子...

陈独秀真正离开箭胡同9号,是因为他回京后,北洋政府决定立即逮捕他。事先得知这一消息的李大钊等人,商议把陈独秀从车站带到北京大学教授王兴功那里,然后设法把他送离北京。由于无法坐火车或公共汽车离开北京,李大钊雇了一辆骡车,伪装成讨债人,护送陈独秀离开公路。

王兰顺说,李大钊是说北方方言的乐亭人,一路上所有的谈判都是他做的。陈独秀坐在车里不说话,因为他有南方口音,一张嘴就透露出来了。陈独秀成功到达天津后,乘外国轮船返回上海,这就是李相遇建党的故事。

本期编辑/记者闫静供图/王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