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 “谁持彩练当空舞”:谈谈我国古人对“虹”的理解

栏目:国际 2021-11-25 15:02:54
分享到:

雨后,夕阳西下,五颜六色的彩虹环挂在天空,自然美景格外美丽。人们不禁要问:“谁是空的舞者?其实彩虹是白光色散的结果。什么是色散?最初,自发光由七种颜色组成:红色、黄绿色、蓝色、靛蓝色和紫色。所以白光在一定条件下会分散成七种颜色,这叫色散。

空的空气中有很多水滴时就会出现彩虹,太阳的白光照射在水滴上,引起折射和反射。白光中七种颜色的折射程度不同,紫色光最大,红色光最小,天空中出现七色彩虹桥空。这样,彩虹就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色散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色散的研究总是从彩虹开始。

首先,古人观察到了彩虹

为了理解彩虹,科学和迷信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迷信把彩虹涂上各种神秘的颜色,说它是美女,是恶灵,是弓,甚至是能喝水、能挡雨的动物。它的出现象征着灾难……等等。这些都是人们认识水平低,无法解释自然现象的结果。

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在观察和探索其规律,不断揭示其本质。我国殷墟甲骨文中有彩虹的记载。

周朝上半叶,也就是公元前1066年到公元前403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如果西方有彩虹,就会下雨。他们还把这段经历编成诗:“坠向西方,拜雨。”战国楚辞中记载彩虹为“五色”。东汉蔡邕在《月令章句》一书中也谈到了彩虹形成的条件及其位置规律。他说:彩虹是在与太阳相对的云层中形成的。没有云,就看不到彩虹,但阴沉的天气也不会形成彩虹。

这些说法虽然很肤浅,但基本正确。先秦时期,有人试图用当时的阴阳哲学来解释彩虹的形成。

第二,古人解释了彩虹形成的条件

《庄子》说:“阳为阴而虹。”我们知道,彩虹形成的条件是阳光和水滴。在阴阳学说中,太阳属于阳,水属于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太阳照在水滴上,是“阳炙阴”。当然,这并没有谈到分散的本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科学问题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

到了唐代,人们对彩虹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时,人们知道雨滴是由阳光形成的。孔的《礼记注》中,在“月令”中“彩虹始见”一条下记载:“云若薄,日若漏,阳光中的雨滴便会绽放。”彩虹的起源在这里已经大致揭示了。当然,与现代严格完整的解释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1300多年前提出这样的解释是自给自足的。

在欧洲,英国科学家培根最早发现彩虹是被太阳照射的雨滴反射的,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至于严格的解释,直到17世纪才提出。

第三,古代的“人造彩虹”实验

还应该提到的是,我们的祖先不仅在最早的时候就解释了彩虹的起源,还创造了“人造彩虹”的实验。我们知道,山褪去,水滴散开,阳光普照,就变得五颜六色,就像彩虹电一样,容易让人发现。初唐诗人张九龄在《望壶口庐山瀑布》一诗中有一句“阳光如虹”。受这一现象的启发,人们认为我们可以人为地创造彩虹宽度。

唐代张写的《玄真子》一书中记载:“水喷日影”。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向太阳后面的空喷水来看到彩虹现象。

这个实验真的很有意义。这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白光色散实验。它直接模拟了彩虹现象,既能验证彩虹成因的解释,又能对历史上关于彩虹的各种迷信邪说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唐朝以后,人们一直在做这个实验。比如宋代的蔡卞在《毛诗解》中记载:“从侧面看,头晕目眩如虹”。在这里,“从侧面看”确实指出了观察的要领,非常正确。

第四,古人观察到的其他弥散现象

除了彩虹,还有很多弥散现象,唐宋前后就有发现和记载。这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色散的认识,也有助于解释彩虹产生的原因。

首先,人们深刻地观察到了单个水滴的弥散现象。南宋时,程大昌在《戏紫露》中记录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说:

“凡初雨落,或露未露,馀者点缀于草木枝叶末,欲落之时,聚成点,明艳明亮,太阳入,五色满,忽明忽暗。水中着色的是白天的光,而不是雨露。”

也就是说,在雨晴或露水未干的时候,生活在树枝和植物末端的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总会形成一颗明亮的圆珠。仔细观察其中的一个小水球,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呈现出五彩斑斓,这是白光经过水滴折射和反射后的色散现象。

程大昌对这一现象的细致而深入的观察是非常难得的。更重要的是,他从中得出的结论非常科学。他说,这种颜色不是水滴本身所拥有的,而是“太阳的光在水中是有颜色的”。这就指出了阳光中有几种颜色,可以通过水滴的作用呈现出五种颜色。这可以说触及到了色散的本质。

需要指出的是,理解单个水滴的弥散现象,为解释水滴反射太阳变成彩虹的现象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显然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就发现了一些晶体的弥散现象。当时《金楼子》记载了一种透明的天然水晶,叫王盐或玉华盐,“反射阳光,看起来像琥珀”。“琥珀色”是红色、黄色和棕色,也就是说白光经过晶体折射后呈现出几种颜色。这是晶体分散的最早记录。

后来,关于这种现象的记载就更多了。各种“菩萨石”“发光石”都能看到“日华五色光”现象;有的还直接写“阳光,化为五色,如彩虹。”

但是在北宋以前,我对这种现象了解不多,所以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说法,比如北宋的杨仪记载了峨眉山的“菩萨石”,“太阳照耀,有五色”的现象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因为峨眉山有“佛光”的关系,这又错了。南宋程大昌批评了这个错误。根据“此处有五色,不能天天见自己”的事实,他指出,这绝对“不是峨眉佛祖造成的”。按照他的观点,菩萨石的作用和小水滴一样,是“把太阳的光彩化”的结果。这才是正确的解释。

从上面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我们对彩虹的色散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色散现象也有了许多发现。明代科学家方以智在《物理知识》中对这一知识做了总结性记载。他说:

“每一颗表面凸起的宝石都会变成一盏灯,如果有几条边,就会有颜色。如果把石头擦亮,六面也是,水品压纸,三面也是,烧料三面也是五色;峡射飞泉成五色;人们在后墙之间向太阳喷水,也是彩色的。因此,我知道彩虹的颜色、星星和月亮的绿色、五种颜色的云都是一样的。”

他不仅全面列举了各种分散现象,包括天然晶体的分散、人造透明体的分散、水滴的分散;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出彩虹现象和日月光环、云层等现象是一样的,都是白光的弥散。

5.明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弥散研究

现代西方科学逐渐被引进。比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棱镜来到中国,进行色散。后来,一些中国学者努力翻译外国自然科学著作,包括分散知识。然而,这些介绍往往是不正确的,甚至在清代科学家郑所著的《镜痴》中,这种分散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中国最早正确介绍现代弥散知识的是张付喜翻译的《论光》。本书阐述了棱镜的分裂、折射、光合成和色轮,并通过水滴中白光的折射和反射是色散的原因来解释彩虹的成因。书中还以彩虹为例,证明白光可以分为七种颜色。这样,人的分散知识就更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