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溪长途汽车站主站房下,安装了步行步行者推送设备,采用交替推送技术,帮助楼栋旋转平移。
随着“目的地”主站房的到来,昨天,国内最大、最重的单体建筑——后溪长途汽车站主站房平移工程最关键的平移阶段顺利完成。
后溪长途汽车站位于厦门北站西北侧,是岛外服务集美同安的一级客运站。据有关部门介绍,该站原位于规划福州至厦门高铁站正线上。为了避免拆除和重复建设,主站房通过旋转和平移的方式搬迁到新址。
该项目由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和上海尹田公司合资承建。据两家公司介绍,项目旋转平移总面积2.1万平方米,平移重量达到30180吨,旋转90度,最远平移距离288米。2月21日开始翻译,3月31日基本完成,昨天公布了翻译。翻译前,车站朝东朝西;翻译后,车站转向南向北。
业内人士表示,后溪长途汽车站翻译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在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协调经济社会因素,为今后此类项目的实施积累了重要经验,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报记者为您揭秘这一“最佳之举”。
公交车站主楼平移过程
▲初始翻译:
从高处俯瞰空,原来的主站房就像一个小飞机,朝东朝西。
▲半平移:主站房旋转45度。
▲翻译即将结束:
主站房将与预建的新基础连接。
▲翻译阶段完成:
一个多月后,主站房终于旋转了90度,坐北朝南。
秘密1
如何选择切割位置?安全和经济是前提,主站房和二层地下室一起搬迁经过多次论证和比较,后溪长途汽车站的翻译方案最终确定将主站房整栋楼连同两层地下室一起翻译。
据施工方介绍,后溪长途汽车站为矩形建筑,规模较大,首层结构柱间跨度达18米。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从正负零的标准切入平移,建筑整体稳定性会比较差,同时建筑正负零板块承载力不足,难以支撑30180吨的“体”。
“相比之下,地下二层的柱距较小,楼板下有稳定的基础。我们选择地下二层的切割位置,与二层地下室一起平移主站房的三层地上建筑。最大限度地保证翻译的安全性。”施工方介绍。
此外,从经济和实用的角度来看,地下二层切割的方案不仅可以保护建筑内的装饰,增加平移面积,还可以大大减少平移后的修复工作。
秘密2
怪物是如何旋转的?安装532个步行步行者,电脑控制“前进”后溪长途汽车站主站房重30180吨,按荷载计算相当于同时平移4个水立方。那么,如何让这个怪物安全移动呢?
据项目部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创新性地将交替行走行走器的推进设备应用到平移上——在站房下方安装了532台行走器,根据实际载荷有序分布在129个推进点,每台行走器可水平平移一个活塞长度。
之后,施工人员将这些步行步行者分为A组和B组,由电脑控制。a组被举起,b组扛着建筑平移一个活塞长度。之后,A组放下支架,B组抬起复位活塞,A组抬着建筑物平移一个活塞长度。“活塞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一步都要反复确认是否到位。因此,在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下,后溪长途汽车站每天旋转平移一二十米。”建筑工人说。
这种替代推动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在旋转和平移时随时调整方向和高度,同时也降低了传统平移对滑动精度的要求。
秘密3
如何做到不跑偏?设计一个纠偏装置,使建筑物在行走时纠偏其实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像后溪长途汽车站这样的庞然大物,横向或纵向平移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它必须旋转90度,这使得避免偏差更加困难。
“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限位校正装置,可以让建筑物在行走的同时进行校正,这样当建筑物到达最终位置时,就能与预先搭建好的新地基准确对接。”施工方介绍。
据悉,在实时纠偏中,项目部选用物联网+远程位移监测系统对平移进行实时监测,严格控制主体建筑结构变形、位移、裂缝变化,控制风险;为实现高精度同步安全旋转平移,项目部采用PLC位移计算机控制技术,精确控制各推动点的位移距离,使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环
旋转和平移的四个步骤沿平移范围开挖一个巨大的基坑,先在基坑内施工桩基;在移动范围内,铺设了26根滑轨梁和2根限位梁;
用上托梁支撑整栋楼,安装行走步行者的顶推设备等平移设备;
平移后的主站房与周边其他建筑切割分离,利用电脑控制行走步行者的推车设备,让主站房一步一步“走”到最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