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时代的灰烬落在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方方写了无数受疫情影响的普通人的命运。有了这句话,个人的苦难将无处安放。
方方的话成为这一事件最响亮的注脚,绝非偶然。在武汉生活了60多年,她对武汉的苦难深感痛心,因为她与武汉无数人息息相关,尤其担心这座城市的命运。
她曾在武昌城内打捞城市厚重的历史,在《万箭穿心》中描绘泼辣平凡的武汉女人,在《山水》中写人生百态。武汉的每个人都能闻到她身边的烟火味,在她的小说里找到熟悉的影子。
过去,她是这座城市的文学代言人。这一次,当《我的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灾难时,她站在历史现场,通过连续不断的“封城日记”,以另一种形式为百万武汉人发声。
她的《封城日记》并不是文学创作,正如唐诺在评价劳伦斯·布洛克9.11事件三年后写的小说《小镇》时所说:面对灾难,小说从来没有如此敏感高效的思维方式,总是需要一点时间。
方方的日记既是私人的,也是公开的。当文学没有时间发挥它的作用时,那本潦草地写着当下却依然带来体温的日记,填补了空的空白。
被困在伤城的方方,只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叙述亲人朋友的经历,评论手机收到的各种消息,随着疫情暴露出的混乱世界一天天变化,他或担忧或愤怒,或悲伤或快乐。
有人说她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像一线记者那样揭露隐藏的真相,不像很多志愿者那样投身救援。然而,她的声音一再被切断,却越来越大,成为官方宣传和媒体报道之外民间叙事的代表。
很多人质疑她的思维和写作不应该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和赞扬。围绕着芳芳的日记,形成了一个两极的舆论场,她被困在漩涡中,被推上了神坛,同时也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指责。
正如我在《面对疫情,出版能做什么》中所说,相比17年前的非典,我们会为这个改变了每个人人生历程的历史事件留下更多的民间记录。尽管有“反谣言党”的围攻和打压,但仍有大量的求救信息、城市日记、回家的旅程、关于回家的故事。
在微博@肺炎患者求助谈话中,有成千上万个濒死家庭的眼泪和泪水,也有女孩在蜘蛛猴面包vlog中哭喊“我没有爸爸”,被困在高速上20多天。无处可停的“流浪司机”,年轻作者笔下疫情中奄奄一息的村庄...
微博用户@柯达
除去媒体的宏大叙事和短视频平台的“美好生活”,这些片段共同构成了疫情下最真实的人的世界,没有任何声音比其他声音更重要。
然而,只有方方的日记不断地连接着黑暗的日子,拾起并摩擦着这些碎片,试图将这场灾难从头到尾拍成一幅全景图,就像一些媒体梳理的时间线,一些豆友建立的个人叙事豆栏,一些志愿者建立的新闻档案网站。
方方的封城日记承载着这样的关注,当然离不开她的文学代言人身份,这与封城息息相关。然而,通过对比前几天文坛上“加油”的集体声音,我们可以知道,前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在发出沉底沉愁的不和谐声音时,是多么有价值。
你越是在体制内,越是享受名气,越是被束缚。拒绝加入集体合唱并不容易,你可以用孤独的声音承受这么多赞美。与无数普通的民间录音机不同,方方是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中难得的“逆行者”。正如一位朋友指出的,“只有大家都沉默了,所以只听到了她的声音”。
方方应该没有通过日记“为人民说话”的意图,但他已经被推到了这样一个风口浪尖。虽然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为自己发声,但社交媒体上的小透明度与意见领袖话语权的差距越来越深,关注的热点也越来越密集。你不能指望每个角落的每个声音都能被全网听到。我们终究会回到身边的舆论机制。
如果围城里真实声音的自由畅通无阻,如果舆论所传达的毛细血管足够畅通,如果个人的苦难能够直接推动行政治理的完善,方方就不需要在日记里自下而上的呼喊。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那些追求各方面的人不需要用她的声音去批判缺点,而是从身边的不合理开始改变。
武汉嫂的满腔怒火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无数网友的围观迫使“硬核操作”软化,但方方的日记并没有直接照进现实,因为它不是一篇压力导向的随笔,不是人们攻击的武器,而是更深层次的反思,个人情感的释放是对城市的温柔慰藉。
微博话题#武汉嫂子教科书怒不作为
毕竟,疫情留下的痕迹和心灵投下的阴影,要靠每个人去记忆、消化、反刍。最好每个人都拿一支笔,而不是只盯着演讲者。
此外,除了关注和转发远方的哭声,我们也应该关注身边的哭声和委屈,虽然这比躺在床上转身需要的勇气和力量要大得多。
被鸡汤制作者曲解误用的鲁迅那句话,在这里特别贴切——“你能做事,你能发声。如果有一点热,一点光,会让萤火虫变得一般,你也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一点光,不用等着火把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