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诏安县四渡镇是重要的牡蛎养殖镇。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牡蛎养殖和加工。镇西樵村支部书记吴志雄这样描述蚝壳的场景:“村道两旁的蚝壳堆积成山,车开不进去,臭气熏天,污水川流不息。”早年,牡蛎壳的主流处理方法是将其烧成白灰用于粉刷墙壁。“大约20年前,村里有很多贝壳灰窑,日夜烧牡蛎壳。”吴志雄还记得,“一个篮子能多卖2元。”
然而,牡蛎壳在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空气体污染。再加上建筑行业主要原材料的扩张,牡蛎壳灰开始失去原有的市场。村里的贝壳灰窑相继关闭,大量的牡蛎壳无处可去。
事实上,回收牡蛎壳的方法不止一种。但与烧石灰相比,其他方式的消化能力是九牛一毛。以牡蛎育苗载体为例,牡蛎壳经钻孔串联后可回海育苗。“但加工过程费时费力,只能消化不到四十分之一的牡蛎壳。”吴志雄说。
诏安还尝试引进小型加工厂,通过干燥、粉碎等简单工艺,将牡蛎壳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等初级产品。然而,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这些加工厂往往难以为继。因此,挖埋、倾倒入海、随处堆放一度成为大多数牡蛎壳的最终归宿,造成海域面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绝妙的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牡蛎壳的烦恼?惠安人王永明受当地方法的启发。“在惠安,老人们习惯撒牡蛎壳粉来治土。"为了验证这一效果,从2011年开始,王永明开始访问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他发现基于牡蛎壳粉的土壤调理剂已经在这些地方广泛使用。但当时中国还没有土壤调理剂的概念,王永明认为前景看好。
“我希望打造‘牡蛎-牡蛎肉-牡蛎壳-调理剂’的海洋循环经济模式,让固体废弃物一度反哺土壤。”2011年,王永明成立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年后迁至诏安四都镇。同时,他从日本引进了基本的技术框架,并进行多年的技术研究。
近年来,王永明团队在南方10多个省份进行了田间试验,证实该产品具有明显的调酸、降镉等修复效果。2014年10月,玛塔获得农业部土壤调理肥料注册证。目前国内只有6家企业获得了这一认证,我省也只有1家。
土壤问题较为突出的长江中下游西南部和南部是这种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市场。2014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成为全国重金属耕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玛塔参与了修复工程,其产品应用于8000亩耕地。今年建瓯还引进了玛塔产品,修复土地3万多亩,农作物品质明显提升。
就牡蛎产地而言,牡蛎壳的污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玛塔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质土壤调理剂产销基地。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近8万吨成品。平均1.5吨牡蛎壳可以生产1吨土壤调理剂,这意味着全县所有牡蛎壳都有出路。
视力
王永明对牡蛎壳业务有更大的愿景。他希望能依靠它来为土壤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于不同的土壤和作物,需要调整调理剂的组成比例和施用方案。我们不仅销售产品,还销售包括土壤测试配方和田间管理技术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他说,目前,他的团队正在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在平和县开设实验基地,研究牡蛎壳产品对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吸附效果是否相同。
同时,他也在探索土壤综合修复的模式。“牡蛎壳能有效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但无法根除。”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在尝试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这些植物天然具有吸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特性,不影响自身生长。目前,马塔已引进和评价了近60种超富集植物。
根据他们的设想,将构建一套“1+1”的土壤综合治理方案——利用土壤调理剂在农作期间钝化重金属元素;休耕期种植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从根本上根治土壤重金属污染。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要落地,他认为需要先解决普及问题。他描述了最初推广土壤调理剂的困难:“扛着锄头和喷雾器,带着农民在田间做实验,一个个说服他们。”他表示,在推进过程中,官方力量不可或缺,希望政府和社会资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BOT等模式推进这项事业。
其实牡蛎壳的利用途径更多,包括化工原料、净水剂、医用碳酸钙等领域。玛尔塔也在尝试这些领域,但王永明说,环保的应用仍然是他们的重点。
西屋村的村民正在加工牡蛎。随着牡蛎壳粉土壤调理剂的推广应用,曾经无处安放的牡蛎壳终于有了一个好“家”。